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3-26
作為“三區三州”脫貧攻堅的重難點地區,四川涼山州承載了太多的期待和關注,與涼山彝族自治州毗鄰的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成昆鐵路建設者情系大涼山,把貧困區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幾年來,他們進學校、串農戶、走村莊,用滿身“泥土味”譜寫路地共建的和諧樂章。
為希望小學送去關愛
“爺爺好!叔叔好!”少先隊長拉馬阿珍與小伙伴們鄭重地向成昆鐵路項目部慰問人員敬少先隊禮。日前,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螺髻山鐵道兵希望小學讀書的彝族少年們,再次迎來他們心中“尊貴”的客人。
中國鐵建的前身是鐵道兵,鐵道兵希望小學坐落在大涼山中的螺髻山,由曾參加過成昆鐵路施工的老鐵道兵官兵捐款修建,校名于2006年6月,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華清題寫。該校占地80多畝,在校師生2000多人,為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重點小學。
在這里就讀的均為普格縣貧困山區的彝族少年,每天上學都要走兩三公里的山路,生活條件艱苦。
從2016年4月項目進場起,中鐵十四局成昆鐵路項目部員工就接過了鐵道兵希望小學愛心傳遞的“接力棒”,經常與學校溝通,關注孩子的需求,及時奉獻一片“愛心”。
早上5點,項目書記宗恒寶與原鐵道兵老同志一起,帶著學習和生活用品,前往鐵道兵希望小學看望孩子們。
捧著爺爺、叔叔送來的書包、文具、床單、被罩等慰問品,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燦爛幸福的笑容。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孩子們載歌載舞,看到了“親人”,他們倍加歡欣。
接力傳遞愛心,愛心點燃希望。據豐貴寶校長介紹,鐵道兵希望小學自建立后,山里的彝族孩子們從這里起航,近幾年,升入州級中學的學生占畢業生的20%,升入縣級重點中學的占80%。
為彝族小伙送去信心
“感謝十四局,教我學文化,給了我工作,讓我們全家擺脫了貧困,有了生活的希望。”在成昆鐵路前家山隧道洞口,擦著自己的“愛車”,米易縣白馬鎮棕樹灣村彝族村民鄧付紅一臉幸福。
38歲的鄧付紅,10年前父親因病去世后,他既要照顧年邁的母親、撫養一雙年幼的兒女,還要償還父親治病欠下的6萬多元債務。
得知鄧付紅一家的困難情況后,宗恒寶通過鄉政府聯系到他本人,主動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一個月后,有汽車駕照的鄧付紅在施工現場開起了隧道出渣車。
“現在每個月能掙6000元,除去兩個孩子1000多的讀書費,房租費、老人看病和生活開支等費用,還能剩好幾千哩?!编嚫都t細數到中鐵十四局前后的變化,眼里滿是感激的淚花。
鄧付紅老家在棕樹灣山上,距離白馬鎮20多公里。如今,為了方便孩子上學,他們一家又從山上搬入鎮上的租賃房。
“有幾次家里老人看病急用錢,但工資還沒發,我們的董仕昱隊長就自掏腰包,幫我墊付了醫藥費?!闭f到這,鄧付紅眼角有些濕潤,哽咽道,“感謝十四局的親人哇……”
彝族村民鄧付紅和他的“愛車”
為當地百姓送去希望
在成昆鐵路建設60周年之際,再次見證并參與新成昆鐵路建設的鄧定友百感交集。
“1966年,鐵道兵把老成昆線修到四川省米易縣沙壩鄉時,那時我才17歲?!蹦晟贂r,鄧定友就見證了鐵道兵這支隊伍“艱苦奮斗,志在四方”的精神。
轉業后,鄧定友返回攀枝花務農,生活卻也不盡如人意,“因為交通不便,運費高,果農們常常任由水果爛在地里……”
原來,隨著當地經濟發展,老成昆鐵路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地運輸需要,這才有了新成昆鐵路的規劃建設。
在成昆鐵路復線附近,老鄧盼望著農副產品盡快遠銷大城市
新成昆鐵路投入建設以來,老鐵道兵出身的鄧定友除了務農,還當起了項目部棄土場的聯絡員。
“不光收入翻了倍,還能整天與鐵道兵的后輩們打交道?!痹诘首油壬锨昧饲脽煷?,鄧定友愜意地將煙口袋裝滿碎煙葉,劃火點,吧嗒吧嗒吸了起來。
“有正規軍給我們建設扶貧路、民生路、幸福路,百姓就更有盼頭了”,看到村民辛苦種植的西紅柿、土豆、芒果即將快速遠銷大城市,老鄧和村民們充滿期待。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