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1-07
1月1日,新年第一天,冀北承德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所長袁輝和同事付文濤、董成蒼,驅車來到塞罕壩林場最高點——海拔1940米的大光頂子望火樓,為林場火情監測員劉軍、齊淑艷夫婦檢查樓內的供電線路。每逢節假日,供電所員工都會到望火樓上門走訪,了解用電需求。
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自2011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從黨建領航、為民服務、塑造品牌三個維度,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全面落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真誠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獲得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百千萬”工程首批示范點。
專業專注 詮釋文化內涵
供電所員工雪后巡線,保障冬季林區防火安全
2018年12月7日天剛擦黑,塞罕壩帝園大酒店因設備故障停電了。“酒店電工不在,如果不能盡快恢復供電,電采暖設備用不了,還有可能凍傷游客。”一片漆黑中,經理于海祥想到了撥打塞罕壩臺區經理付文濤的電話。
風大路滑,接到任務后,付文濤帶領隊員立即出發。緊急搶修20分鐘后,燈亮了,電采暖設備也運轉起來。室外寒風凜冽,屋內暖意融融。于海祥握著付文濤的手說:“你們的服務貼心、周到,暖了我們的心啊!”
以客戶為中心、專業專注、持續改善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在點滴中體現。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將企業文化文化建設與全能型供電所建設相結合,開展“文化+服務”活動,推進供電所營配融合、一專多能,打造“三型一化”營業廳(綜合型、智能型、服務型,線上線下一體化),實現10項業務一次都不跑,4項業務最多跑一次。他們還建立“職工書屋”,設立“流動書箱”,堅持以道德講堂、文化宣講等活動為載體,結合以“保值用電、服務熱心,增值用電、服務貼心,超值用電、服務精心”為主要內容的“三電三心”惠民行動,廣泛開展專題學習、宣講輔導等多種形式的企業文化活動,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專業精神,不斷提升專業技術能力和服務客戶水平,進一步提高團隊執行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
心中有客戶,服務無止境。2018年,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開展以走進望火樓、走進困難家庭、走進牧場機關、走進營林牧區、走進鄉村農戶為主題的“五進”活動,共提供搶修急修服務996次、設備巡視1800余次,接待客戶報裝243次,用電服務宣傳29次。
榜樣帶動 形成輻射效應
“壩上冬季風大寒冷,防火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中。”離開望火樓,袁輝和同事開始巡視塞罕壩林場的10千伏供電線路。“現在室外溫度接近零下30攝氏度,天太冷,手機電量掉得快。早晨還是滿格的,出來兩個小時手機就凍得自動關機了。”
壩上沒有不起風的時候。“這是北方特有的白毛風,風里卷著積雪。”袁輝說,冬季塞罕壩最冷的時候,氣溫能降到零下43攝氏度,巡線時眉毛、眼睛上都是霜。有的時候,巡線走出了汗,頭發都能結上一層冰渣。
壩上風越大,防火越重要。袁輝他們擔負著塞罕壩915平方千米的供電任務,及375千米長電力線路的維護工作。春、秋、冬三季是塞罕壩電力線路防火的關鍵期,也是電力線路容易出現故障的時候,大風、雷電、積雪都有可能造成電力線路故障。從1982年建設第一條35千伏線路起,壩上的線路都解掉了重合閘功能,避免重合閘時產生火花,引發森林火災。每一次線路出現故障跳閘,袁輝都要和同事趕到現場進行人工合閘。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為了保證林區防火安全,值!
對于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的17名員工而言,守護塞罕壩不僅來源于責任,也是國家電網公司企業精神在基層供電所的生動實踐。
結合壩上防火特點,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開展了“文化+安全”活動,以“一封家書”的形式倡導“安全親情寄語”,通過微課堂、微答題、微競賽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員工安全意識。他們舉辦“我身邊的榜樣”站所故事宣講,利用身邊人講身邊事,加強企業文化的人格化承載、故事化詮釋,讓企業文化建設入腦入心;開展“綠水青山我守護”主題黨日活動,建立“黨員責任區”,設立“黨員示范崗”,以“馬背電工李國軍”和“塞罕所長袁輝”為代表,發揮主題黨日“引”、黨員示范“做”、支部特色“顯”的作用,在供電所中形成輻射帶動效應。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的意識扎根在供電所每一名員工心中。
潤物無聲 文化凝聚力量
工作之余,供電所員工到所內的企業文化中心學習
巡視了一天的線路,袁輝和同事回到了供電所。食堂里的“供電所全家福”大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袁輝說,這是2018年春節前夕,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來采訪時幫他們拍攝的。去年春節期間,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的故事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晚間新聞》播出。說起這些,袁輝一臉自豪。
塞罕壩地區海拔高,地處河北省最北端。所內的員工常常一兩個月回家一次,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就像抱團取暖的兄弟,心貼得很近。為了豐富所內員工文化生活,供電所經常組織文體活動,大家在一起打籃球,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和協調力。在2018年塞罕壩林場組織的籃球比賽中,他們在16支代表隊中脫穎而出,奪得了冠軍。
“在這里工作了幾個月,我更加懂了供電員工的堅守和責任。”劉楓是2018年新入職員工。工作之余,他經常到所內的企業文化中心展廳學習。“綠色發展的背后不僅有塞罕壩三代造林人的奉獻,也凝聚著供電人的堅守。”
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結合“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建設了“塞罕傳奇、我們守護”企業文化展廳,既有塞罕壩建場初期人們對電的渴望,也有供電員工“把電送到壩上去”的錚錚誓言。展廳里的一張張圖片、一個個故事,不僅激發著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全體員工的干勁,也成為新入職員工的培訓基地。
在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的每一個角落,企業精神、企業宗旨等標語格外醒目。他們以供電所文化長廊為載體,制作新時代企業文化主題展板,將企業文化融入專業工作和日常管理,讓企業文化之花在塞罕壩綻放。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