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3-05
大陳島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東南52千米的東海上,素有“東海明珠”之稱。
從上世紀50年代擁有第一臺發電機,到2009年與大陸聯網,到如今建成足以抵御16級臺風的堅強電網……椒江區供電公司大陳供電所見證了大陳島的發展。如今,大陳供電所的14名員工,擔負著大陳島6個行政村11.48平方千米1500余戶客戶的供電服務任務。
憑著“釘子”般的鉆勁 為大陳島打造堅強電網
大陳供電所員工們在海島上巡線
夏秋季節,肆虐的臺風經常光顧大陳島。2012年,強臺風“海葵”直撲浙江,大陳島最大風力16級,導致全島停電。2014年,臺風“鳳凰”正面襲擊大陳島,島上發生山體滑坡,嚴重影響輸電線路安全……每次臺風來襲,大陳供電所的員工們都頂風冒雨加班搶修,第一時間恢復供電。打造一張足以抵抗臺風的堅強海島電網,成了這群人的“執念”。
大陳供電所所長兼支部書記王海強對大陳島電網的細枝末節都了然于胸。2013年以來,借著大陳島新農村改造的機遇,王海強帶領大陳供電所開啟了“重造”大陳島電網計劃。
大陳島電網基礎薄弱,被低電壓問題困擾多時。大陳供電所員工走遍每一處角落,認真分析,歸納總結了13種配網低電壓故障原理,模擬制作了“配網低電壓培訓裝置”。該成果也獲得了全國QC成果優勝獎和國家發明專利。同時,該所開展定期培訓和講解,大大提高了員工低電壓排故能力,全面消除居民用電低電壓現象。
大陳島上的藤蔓生長繁殖特別快,一度被供電員工戲稱為島上高壓線路的“隱形殺手”。藤蔓一旦順著拉線纏繞到高壓線路上,很容易造成電路接地跳閘,甚至直接燒斷電纜線造成大面積停電。2015年,大陳供電所充分利用島上豐富的風力資源,設計了“風趨式防纏繞裝置”,解決了島上藤蔓纏繞線路的安全隱患,提高了線路的安全可靠性。該項目還獲得了浙江省QC成果一等獎,并取得國家發明專利。
不僅要解決日常運維問題,還要通過建設和改造讓電網更堅強。大陳供電所員工們憑著“釘子”般的鉆勁,經過6年改造,目前大陳島已有10千伏輸電線路3條,總長22.5千米。他們還把23千米的鋁電纜全部換成了銅電纜,將566根電桿都做了防風拉線,更換了1071個高絕緣性絕緣子以消除鹽霧造成的污閃。如今以大陳島的電網水平,即便出現16級臺風,也不會影響到島上居民安全用電。
努力為客戶創造便利 讓居民不離島就能辦電
供電所員工在碼頭檢修路燈
大陳島分為上大陳、下大陳雙島,常住居民不到1000人,其中五分之一是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以前,島上居民辦理用電業務必須渡海到大陸,光坐輪渡就要一個半小時,十分不便。
讓島上居民辦電更便利,讓島上居民生活更美好,成了大陳供電所全體員工的努力方向。
2018年,電力自助營業廳在島上設立。老人們學會了在島上的自助營業廳交納電費,而年輕人則更青睞“掌上電力”APP。這種“線上+線下”聯動服務新模式,讓海島年輕居民辦電更便捷,也讓老人家能不出島辦電。
服務更主動,是大陳供電所對自己的要求。在大陳供電所,有一張24節氣“愛心”服務表。
谷雨時節,大陳供電所組織夏季安全用電大檢查,進村入戶開展安全用電宣傳教育活動;立夏時節,旅游旺季到了,大陳供電所主動上門檢查島上“漁家樂”、賓館線路,確保用電安全;處暑時節,是東海開漁的重要日子,大陳供電所專門組織開展漁民海上安全用電集中教育活動……
2018年,大陳供電所還完成了“一戶一檔”建制工作,為1500余戶客戶建立用電檔案,并設立“臺區經理制”,打造了一座“海上移動營業廳”,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供電服務。
十年供電服務零投訴 客戶滿意度100%
聶夏萱是個活潑開朗的小朋友,跟隨在臺州務工的父母住在大陳島上,在大陳中心小學讀一年級。學校的“陽光書屋”是聶夏萱最喜歡的地方。一到閱讀課,她就會迫不及待地跑進這間書屋,看到喜歡的書籍還會借回家看。這個“陽光書屋”,就是大陳供電所助建的。
早在1999年,大陳供電所就成立了志愿服務隊,為島上居民提供愛心服務。2013年,大陳供電所在志愿服務隊基礎上,成立了國家電網浙江電力(大陳墾荒)共產黨員服務隊。
開學季、兒童節,大陳供電所員工總會為島上的留守兒童送去課外讀物,開展安全用電主題班會。十年來,他們開展主題班會課50多次,播放電影100多部,贈送書籍上千本。
大陳供電所員工還惦記著島上留守老人。他們上門與老人聊天,幫他們查看線路安全、更換節能燈,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多年來,服務隊已累計慰問服務300多人次,自發籌集愛心慰問品價值兩萬余元。
為駐島雷達部隊檢查用電設備,培訓電力知識;為大陳漁業、旅游業用戶開展電力優化指導,定期檢查電路安全……大陳島上,隨處可見供電所員工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發揚新時代雷鋒精神,全力為島上居民提供用電保障,不僅實現了20年安全生產無事故,更是連續10年實現客戶滿意度100%。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