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8-26
半個月亮滑過午夜的渤海,正是萬籟俱寂之時,連波濤洶涌的大海也似進了夢鄉。
8月6日,剛下鉆臺的21歲鉆工李佳明,有些疲憊地坐在長凳上。他干的是白班。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是他的“青春子午線”。連續28天,每天有12小時穿著4公斤的工鞋和濕漉漉的工服,每隔2分鐘操作一次100多斤的振動篩。這讓他的手有點兒抖。
工人們把鉆桿一根根接長,通過鉆頭向海底鉆進,將鉆桿帶入地層。
21個月前,南征北戰的中國海油“海洋石油932”鉆井平臺開赴渤中19-6所在探區。當時,該探區已揭開勘探序幕,但日后的千億方大氣田還尚未“誕生”。此時,渤中19-6前兩口井已有所斬獲,可一口井動輒100多天的鉆井周期、上億元的高成本令人坐困愁城,提速提效迫在眉睫。
“海洋石油932”鉆井平臺在茫茫大海上為祖國打井找油。
對設備進行大幅改造,使用大馬達表層深鉆,垂直導向配合大參數,開展“黨建+中深探井提速提效”活動……自開鉆以來,“海洋石油932”用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大力度的手段,持續和復雜井況“掰手腕”。
大年三十那天,測井儀器突然卡住了。那晚,鉆井隊長張廣平頂著寒風帶隊出擊,時而爬到48米高的井架上安裝天車滑輪,時而站在27米高 的“猴臺”上投放配重桿……奮戰30小時,終于完成“穿心撈”的大家,累得東倒西歪,十分狼狽。
工人將鉆具從鉆臺轉移至生產支持船。
累計完成6口探井,進尺超3萬米,實現中深探井綜合提效43%,其中一口井進尺提速達178%……這是“海洋石油932”為渤中19-6書寫的“成績單”。當然,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少。“這兩年我們每人每年出海都在兩百天以上。大氣田越來越近,兒子卻疏遠了。每次打電話,他都不肯接,他媽說,他正邊聽聲邊哭呢。”張廣平苦笑。
早上6點52分,晨光灑在泥濘的甲板上,奮戰了一夜的工人迎著朝陽繼續忙碌著。
午夜12點整,更年輕的鉆井隊長秦邈,帶隊接替了張廣平等人的崗位。
又一輪“青春子午線”,開始了。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