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的屋脊”架起電力“鐵山羊”
在“世界屋脊的屋脊”架起電力“鐵山羊”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12-09
12月8日15時,阿里與藏中聯網工程線路包13段施工負責人黃小洪緊張地盯著起重設備將羊頭形狀的塔頭吊至30米高空,并緩慢與塔身對齊。早已等候在塔上的國網西藏電建施工人員將二者固定拼合。不到30分鐘,阿里聯網工程220千伏首基日土白絨山羊塔正式組立完畢。黃小洪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這里地處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離縣城100多千米,海拔超過4600米。這座鐵塔是阿里聯網工程220千伏線路包13段2號塔,高約34.6米,總重14.4噸。與普通直線塔相比,這座塔在塔頭的左右兩側分別多出了一根向上的“鋼鐵羊角”,使塔頭整體看起來形似阿里地區日土縣特有的白絨山羊頭。這一型的塔也因此被命名為日土白絨山羊塔。
阿里聯網工程全線共有143基專門設計的鐵塔,除了日土白絨山羊塔外,還有另外一種崗巴羊頭塔。兩種鐵塔除了電壓等級不同,另一處明顯區別是塔頭“山羊角”的朝向不同——白絨山羊塔的羊角向上,而崗巴羊頭塔的羊角向下。
讓鐵塔與當地的自然景觀和諧交融是阿里聯網工程設立這類塔的初衷。為了提升鐵塔與西藏人文、自然景觀的適配度,設計單位細致地研究分析了線路可研路徑和沿線景觀敏感點,并派專人前往阿里地區現場調研,還與四川大學合作,開展美學優化概念設計,利用西藏文化中的代表性形象對鐵塔進行藝術化加工。
羊頭在藏語中讀“魯古”,與藏語中“年初”的讀音相似,寓意著藏歷新年的第一天吉祥如意,有一個好的開始。在崗巴羊頭、日土白絨山羊、牦牛、轉經筒、勝利幢、吉祥八寶等多個設計方案中,崗巴羊頭塔和日土白絨山羊塔的設計方案最終被采用。
鐵塔的設計方案確定后,基礎澆筑工作在天氣還不太冷的9月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基建工作于10月基本完成。
在經歷近一個月的基礎工程自然養護后,基礎混凝土達到組塔強度要求,鐵塔進入組立階段。線路包13段“山羊”塔的塔材來自重慶。它們先“坐”火車來到日喀則,再經由1200千米的公路運輸來到現場。從發貨到抵達至少用了11天。
組塔的速度相對要快很多。各類塔材先在施工現場進行地面組裝,完成后將各個部件用吊車進行拼接。盡管當地一天的有效施工時段只有四五個小時,但組塔總過程一般只需兩三天。
“今天的天氣很給力,地面溫度在零下1攝氏度,風也不大,比較適合吊裝施工作業。盡管這樣,塔上由于風大的緣故,溫度也要比地面低5攝氏度。為了應對這邊的極寒天氣,我們為施工人員配發了冬季安全帽和統一的棉衣。這些鐵塔的組立方式與普通鐵塔大體相同,唯一區別在于塔頭的橫擔也就是‘羊角’部分。施工人員需要先熟悉一下組裝圖紙。”黃小洪說。
線路包13段共有9基“山羊”塔,預計月底前可全部完成組立。其他線路包段的塔也將于明年5月前陸續組立完畢。屆時,將會有一座座電力“山羊”立在世界屋脊之上,將大網電源源不斷地送往阿里地區的居民家中。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