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戰“疫” 中交集團青年勇當先
復工戰“疫” 中交集團青年勇當先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3-03
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在中交集團黨委“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復工”的整體部署下,中交集團各級團組織組建的青年突擊隊和廣大團員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匯聚起蓬勃的青春力量,為疫情防控助力、為有序復工盡責。
方艙醫院青年突擊隊:“我請戰,不論生死、不計報酬、全力以赴”
中交集團方艙醫院青年突擊隊
“72小時內,請支援建成長江方艙醫院。”2月15日16點,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一公局集團武漢地鐵項目部接到了江岸區政府緊急電話,這已是項目第5次接到防疫緊急施工任務。
請戰書
80后項目經理、黨員陳延平立即召開全體人員會議,“特殊時期,大家已連續奮戰多天,但‘前線’急需支援,項目成立青年突擊隊,自愿報名,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是黨員,我先上!”青年黨員王春宇第一個請戰,不到5分鐘,由12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青年人組成的突擊隊組建完成。出征前,突擊隊員立下《請戰書》:我自愿參加“方艙醫院”建設任務,不論生死,不計報酬、全力以赴,請戰書上12個親筆簽名和鮮紅指印,見證著隊員們的青春擔當和必勝決心。
因長江新城方艙醫院在原臨時廠房上改造建設,沒有可參考施工經驗,突擊隊作業面無法迅速展開。已參建過3所方艙醫院的隊員姬毅天主動站出來:“時間緊迫,我們幾個有經驗的隊員組建技術攻堅隊,盡快拿出解決方案。”大家不斷試驗,迅速解決問題,全員投入緊張施工中。連日來,突擊隊相繼完成7號、4號、5號、15號艙搶建,創造出兩天時間連續施工23小時,完成封閉2個倉庫的40個外窗、60余個隔離板安裝、加固180張床鋪和隔離板的施工速度,將“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作風發揮到極致。
突擊隊長陳延平說,2月2日以來,項目部已累計完成1次火神山醫院、6次方艙醫院搶建任務,包括700余個隔板、800余張床位以及水電安裝、外窗封閉等工作,好多青年突擊隊員已連續在一線奮戰了快20天。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緊急任務,作為防疫陣地的中交“守護者”,我們都想干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因為我們是為生命在爭分奪秒。為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中交青年突擊隊員必須沖鋒在前!
“火眼”實驗室青年突擊隊:“我們攻克了四個難題”
接到援建“火眼”實驗室——武漢華大病原生物安全實驗室緊急征集令后,30位青年組成的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青年突擊隊,開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攻堅戰斗。
“火眼”實驗室墻體建設
2000平方米“火眼”實驗室,具有高標準、高密封負壓的難度特點,30余個區域墻體建設、給排水工程建設及室內裝修、設備安裝等工作,要求7天內完成……施工中的難題一個個擺在了突擊隊隊長嚴海寧和隊員們面前。
第一個難題是,武漢實施封城進行防疫管控,有限的時間內第一批施工材料如何籌備到位?病原生物實驗室急需的設備大部分都是從省外進來,施工物資到位成為第一道“難關”。隊長嚴海寧爭分奪秒與各方協調采購、審批、運輸各個環節,從白天到半夜三點,打出幾百通電話,不敢放松每一個細節,順利保障江蘇運出的第一批物資在次日運達。
第二個難題是,沒有建設實驗室經驗,且技術要求高、施工條件有限怎么辦?現場技術指導黃成偉配合設計院,幾天鏖戰,用BIM成功建模,借助可視化3D空間,制定合理快速工序工藝;突擊隊員們對送風管布局、風口位設置等關鍵環節及現有各類排水管道系統等反復確認,確保了嚴格的施工標準。
第三個難題是,在疫情期間,現場的施工安全和人員安全如何保障?現場安全員衛霄緊繃著“安全”這根弦,連夜制定《疫區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處置方案》,在施工現場設置小型醫療站,每天對現場人員進行三次體溫檢測,做好安全交底、防疫交底、心理疏導等,派專人每日搜尋采購建設使用口罩、消毒液等物資,保證工程施工安全及防控良好局面。
第四個難題是,現場施工人員的餐飲保障怎么解決?疫情期間,武漢餐館無法正常營業,突擊隊員吃飯成了大問題,牛奶泡面成為現場人員營養補充的常用方案。吃好才能干好,隊員紛紛想辦法,提供采購信息,在各方共同幫助下,施工現場餐食不斷豐富,保障了一線人員健康,保證了施工順利推進。
“火眼”實驗室與施工隊伍交底
突擊隊長嚴海寧說,疫情當前,各行各業都在全力以赴共克時艱,都在想辦法“解難題”,青年突擊隊是共青團攻克難關的“先遣隊”,更要聽黨指揮,勇于擔當,拿出韌勁和真本事,堅決不辱使命!
贛榆項目航道搶險青年突擊隊:“關鍵時刻就是能打硬仗”
贛榆項目青年突擊隊
“中交天航贛榆項目,緊急求助!”2月12日19點,贛榆海事處緊急高頻電話打到了項目部副總工、青年突擊隊隊長彭勁勤所乘的起錨艇,剛完成近10小時船舶水下管線搶修的他和8名青年突擊隊員來不及吃晚飯,立即趕赴事發地。
贛榆晚間施工現場
15分鐘后,錨艇抵近搶險現場,發現原來港區航道319號燈浮位移嚴重,對船舶進出港造成極大風險,此時載有5萬噸木薯粉的“亞太3”輪驟然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而木薯粉是生產醫用酒精的重要原材料,能否盡快打通出港通道,直接關系到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供應。面對晚間寒冷及燈浮位移區域大量雜物交織的復雜作業條件,隊員們商議:“這是一條事關無數人的‘生命’通道,再難也得盡快打通!”
夜晚零下十多度刺骨凜冽的寒風,透過衣褲鉆進隊員們的身體,接連不斷的浪花拍打上甲板,澆灑在每個人的胳膊和臉龐,船舶甲板到處結冰,隊員們的安全帽、工作服上也凍結了一層透明的冰。90后突擊隊隊長彭勁勤提醒大家,必須保證好安全,盡力提高搶險效率。幾番周折,突擊隊員終于將319號燈浮精準安放到指定位置,突擊隊員李獻衛高呼“成功啦!”那一刻,已在寒風中戰斗五個小時的隊員們擊掌相慶。當晚11時許,海事處解除了對該航道的臨時封閉,一條保障防疫物資生產的進港通道被順利打通,5萬噸原料得以第一時間被運往工廠用于生產醫用酒精。
贛榆海事處高度贊賞項目青年突擊隊:“中交集團青年關鍵時刻就是能打硬仗!”
外高橋2號船塢項目青年突擊隊:“疫情當前,請讓我先上”
青年突擊隊合影
“疫情當前,項目防控工作,請讓我先上!”1月26日,春節剛過,中交三航局外高橋2號船塢項目部留守值班黨支部副書記、90后女青年突擊隊隊長崔云跑到領導辦公室主動請纓。崔云覺得作為青年黨員、青年突擊隊隊長,疫情當前要主動為項目多分擔。征得領導同意,崔云立即在突擊隊微信群中發消息,號召同志們行動起來,為項目應急物資采購、疫情防控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出力……為協助項目工作,隊員們紛紛自愿返滬投入工作。
三航局突擊隊協助做好人員出入登記工作
2月3日,項目團支部書記唐健堯發現,已連續忙碌9天、一直不喊苦不喊累的崔云躲在角落哭了。細問原因,得知崔云父親突發高燒,已被家人送往醫院檢查。崔云自責地說:“作為女兒,沒有守護好父親健康,好內疚。”萬幸父親只是患了普通感冒,崔云心里的大石頭落了地,又開始忙前忙后。
三航局突擊隊幫助做好消殺工作
現在,青年突擊隊員們正“兵分多路”,戰斗在復工戰“疫”第一線。認真細致的邱宇軒一絲不茍協助項目部做好出入人員登記、體溫測量工作;嚴謹負責的單松松擔起了項目部日常消毒、口罩發放任務;網絡高手劉小燕在項目部微信群定期推送疫情防控知識,時不時和與食堂大廚交流提升免疫力健康食譜……常常到深夜,青年突擊隊還在微信群中認真討論防控復工工作任務,抓實抓細每一個細節。
崔云說,項目抗疫和復工“兩手抓,兩不誤”,大家都立足平凡崗位一起努力,用青春擔當攜手復工戰“疫”,必會迎來春暖花開。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