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海外戰“疫“故事:帶所有人安全回家
中國電子海外戰“疫“故事:帶所有人安全回家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3-31
在全球各地奮斗著的海外中國電子人,在國內疫情嚴峻之時,他們感同身受、捐款購物,漂洋過海的物資是他們對國內同事和祖國最深的眷戀。如今,海外疫情不斷升級,他們的安全和生活保障也成了同事和祖國最大的牽掛。
王茵和“漂洋過海”的14萬多個口罩
中電進出口外籍員工為中國疫情防控加油打氣
從2018年第二次踏上厄瓜多爾的土地至今,中國電子旗下中電進出口的王茵已經600多天沒回家了。
今年春節,因行政和后勤留守厄瓜多爾的她,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里,工作主題變成了——戰“疫”。1月底,眼看著國內疫情升級,王茵和同事們決定舉平臺之力,在厄瓜采購防疫物資發回國內,為防疫盡一份力。
但事情并不簡單,尋找貨源就難住了作為采購和發運負責人的王茵。厄瓜多爾制造業不發達,大部分醫療用品都依賴于進口,王茵打出的幾十個咨詢電話,都石沉大海。“要么沒貨,要么貴得離譜,或者根本沒有經營資質。”在電話咨詢的同時,她開始逐家尋訪基多的連鎖藥房,并發動外籍員工一同尋找,終于聯系上了兩家有可靠口罩貨源的供應商。
為爭取到最優價格,王茵多番與供應商溝通。在王茵說明了中國疫情的嚴峻形勢和口罩用途后,供應商選擇將能夠協調到的十四萬五千個口罩全都供應給他們。
分秒必爭體現在了每一個環節。意向達成后,厄瓜平臺的負責人申肖明緊急制定了防疫物資采購“簡化審批、優先采購”的方案,迅速完成了采購。接下來,把所有口罩盡快送到祖國同胞手里,成了王茵和所有同事當時唯一的信念。
回國航班停飛、海關包裹要求復雜、國際快遞郵費高昂……一個個環節不斷協商,一個個難關一點點闖過。最終所有口罩被分成了28個快遞,共七批發回了國內,化作了戰疫一線復工復產同事們最溫暖的保障。
中電進出口外籍員工正在清點采購到的口罩
“人與人的心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彼此的家人。”王茵說,自己永遠不會忘記從1月29日采購物資到2月28日發貨回國那整一個月的“戰斗”。“我們發運第二批物資時,遇到了傾盆大雨。幾位外籍員工只是簡單地套著塑料袋,而撐起的傘則一直嚴嚴實實地遮擋在每一箱口罩上。”最終,貨箱順利送達倉庫,每個人身上都濕透了,但裝口罩的箱子都完好無損。
除了為國內采購防疫口罩,王茵還未雨綢繆,為厄瓜平臺儲備了口罩、消毒水、酒精、防護手套等防疫物資。在厄瓜當地出現確診病例后,她第一時間采購了2個月儲量的米面鹽油、方便食品以及速凍品,以備不時之需。
來自地球最南端的一封信
巴西費拉茲南極站已于今年1月舉行落成典禮
3月23日早上7點,中國電子旗下中電進出口黨委書記朱以明收到了一封郵件:“書記,請您放心,我已經取消了回國機票并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向組織保證,一定保障滯留人員安全撤離!”
寫信的人是張震,中電進出口拉美南地區部員工,他與另一位來自工程中心的同事王巖正在世界最南城市——蓬塔,負責公司南極站項目74名參建人員的撤離工作。目標只有一個:帶所有人安全回家。
滯留智利蓬塔人員的居住地
3月初,中電進出口承建的巴西費拉茲南極科學考察站建設項目已完成第五個上島周期的建設任務。因南極地處極端位置,3月份逐步進入越冬階段,物資供應非常有限,只能偶爾空投物資,建設人員無法留在島上越冬,必須及時撤出。同時,作為項目臨時支撐點的智利蓬塔小鎮也將進入極夜周期,因此,中電進出口啟動了74名參建人員撤島回國的工作。
但大家回家的腳步,被迅速擴散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暫停鍵。為了完成撤離任務,無奈之下,公司給張震和王巖二人下達“斷后”的命令。收到命令后,二人立刻取消了回國機票,帶領滯留人員回到蓬塔確保食宿安全。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朱以明給二人發去信息,叮囑他們在保護好自身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完成使命,同時送去了組織的關心和慰問,于是才有了張震和王巖在文章開頭的那樣一封回信。
為滯留蓬塔的人員準備充足的物資供應
牽掛著74名參建人員的不只是張震、王巖兩個人。讓所有同事盡快安全撤回國內,已成為近期中國電子黨組、中電進出口黨委最為重視的工作之一,不僅多次召開視頻會議部署相關工作,更是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實時跟進情況,反復調整解決方案,協調解決訂票、訂房、轉運等各種困難,以確保所有回國人員安全到達目的地并完成隔離。
整項工作在艱難中不斷推進。目前,第一組25人已于3月20日抵達國內,部分已經安全進入隔離狀態,部分還在轉運途中。第二組42人因航班取消已全部轉移回蓬塔,在安全獨立小院中隔離防護,目前身體和精神狀態良好。第三組7人經圣地亞哥、迪拜、亞的斯亞貝巴等地轉機,目前已抵達上海。
項目人員有序撤離
這條歸鄉之路,遙遠而奔波,祖國和所有中國電子人是他們堅實的后盾。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