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0-22
10月1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執行“一箭雙星”發射任務,將兩顆北斗全球導航衛星發射升空。
運載火箭運抵發射場
北斗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北斗三號工程)發射組網在2018年迎來了高潮。短短10個多月的時間里,已成功發射7次,且次次任務完美、顆顆衛星精湛。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試驗隊的辛勤付出。
每次成功之后的“從頭再來”
分析2018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記錄不難發現,迄今為止,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已進行了10次發射,平均每月發射1次,成功率100%。
在試驗隊進駐發射場的動員會上,提起如何抓質量、確保發射成功時,火箭“兩總”認識高度一致:沒有任何捷徑,總結起來只有兩個字——嚴格,即認真工作,嚴格落實。
在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型號副總設計師葉成敏看來,每一次火箭發射都要確保成功,每一發火箭成功發射之后又都要從頭再來,各項工作都要事無巨細地一步一步踏實推進。
火箭發射試驗隊每一階段都在跟時間賽跑,無論是執行“保守動作”還是“創新花樣”,都緊緊圍繞著如何在高強密度發射形勢下保證100%成功。
運載火箭在廠房內吊裝
“一方面,在火箭的生產設計源頭把好質量關;另一方面,在發射場試驗隊嚴格質量管理,創新質量控制辦法。”葉成敏說,“試驗隊梳理了火箭在發射場的全流程工序,細化到每一道工序和每一個崗位,動態管理,科學優化試驗隊人員結構。”
通過這些措施,試驗隊不僅實現了人員的精簡與高效工作,保證了火箭成功發射,還大大縮短了試驗隊進駐發射場的工作時間。
火箭發射試驗隊豐富了很多工作內容,也完善了很多工作環節。在發射前的質量與技安工作布置會上,進一步明確了“一個目標”和“六項工作原則”,策劃了三大類23項專題質量工作項目,對遠征一號上面級明確了19項專題質量工作項目。
“每天工作完成后,我們都會按質量與技安工作布置會的要求及時完成試驗數據的結果分析工作;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盡快查找原因,逐一記錄‘拉條掛賬’,檢查確認,確保措施落實到位。”試驗隊控制系統指揮張亦樸介紹道。
正是這些嚴苛的質量管理措施,確保了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助推“北斗”的完美騰飛。
部分試驗隊員合影
創新就在點滴之間
從內陸衛星發射場起飛的火箭必須飛越陸地才能進入軌道,這就意味著,火箭的助推器在分離時會落在陸地上。每次發射前,相關部門都會根據發射地點和運行地點的不同,對火箭飛行軌跡沿線地區進行提示,有時還會根據需要疏散一些城鎮人群。
“針對這種情況,此次發射的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搭載了助推器傘降測控系統,并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火箭助推器分離后通過降落傘歸航到指定的落區,以實現對地面不可預測損失的最小化。”張亦樸說。
此外,試驗隊還對本次任務的上面級進行了改進。據上面級副主任設計師周佑君介紹,“此次發射的火箭上面級已經實現了發射前2小時無人值守,比以前的45分鐘大大提高,這樣相關人員可以提前撤離,大大提高了測發的安全性。”
“大家可能還記得2016年SpaceX公司獵鷹9火箭在發射臺測試時爆炸的事故吧,正是由于采用無人值守技術,才使得那次事故沒有人員損失。”副主任設計師魏遠明補充道,“目前,我國已經在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新一代運載火箭上采用了這種技術。而對于長三甲系列比較成熟的運載火箭,我們先在此次發射任務中實現上面級的發射前2小時無人值守,繼而后續發射任務中實現運載火箭的提前無人值守。”
對于上面級的改進并不僅限于此,葉成敏說,“我們還首次將上面級中的電池更換為可反復在線充電的鋰電池,比以往使用的鋅銀電池重量輕了不少。這些改進不僅使上面級的任務適應性更強,發射場總裝操作簡化,還提高了運載能力。”
“此外,本次任務的上面級測控也創新性地使用了中繼星,不僅緩解了地面測控系統的壓力,減少測量船的數量,還為重要參數提供了一種備份手段。”周佑君接著說。
“臨時”黨建工作不“臨時”
“試驗隊臨時黨委稱謂上雖有‘臨時’二字,但工作上不能有‘臨時’思想。”試驗隊臨時黨委副書記劉亞杰介紹道。
針對試驗隊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試驗隊臨時黨委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抓好試驗隊思想、組織、作風和紀律建設,強化臨時黨委的領導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強化隊員的緊迫意識和責任意識。
該試驗隊從入場起,無論是領導、專家,還是調度、總裝、測試、質量管理等崗位上的員工,都按照黨員的嚴格要求開展工作。
此次試驗隊進駐發射場正好趕上中秋、國慶雙節,面對緊迫的任務,火箭“兩總”帶頭加班加點工作,老黨員率先垂范、新隊員兢兢業業,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在繼承傳統中創新,在共享經驗中創新。試驗隊臨時黨委黨建工作從形式到內容、從方式到方法再到手段,都在不斷地實現著融入型號任務的創新,黨建工作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
“星級團隊”“星級人物”評選等一系列扎實有效而富有型號特色的主題活動,為圓滿完成發射試驗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與此同時,作為臨時黨委副書記,劉亞杰認為,“不能讓發射試驗隊員們時刻都處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之中,即使是機器尚且要維護、保養,更何況是人。所以,我們非常看重隊員們在工作之余的生活調節。”
試驗隊臨時黨委組織了多種活動,從豐富的文娛體育活動到人氣頗旺的“喜迎國慶 走向勝利”健步走比賽,還有難得的“參觀彝海結盟紀念館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活動,試驗隊隊員都能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和團隊的活力。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