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0-30
10月17日商務部公布,1-9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增投資 10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3%;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84.9億美元,同比增長18.4%。“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正是一個個國機人這樣的海外工程“拓荒者”的辛勤付出,換來了“一帶一路”建設的耀目成績!中工國際的張世君講述了國機集團在中白工業園的故事:
2015年3月我受公司委派來到了中白工業園項目,任職于中白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至今已經3年半有余。每每向周圍的朋友及同事講起中白工業園,之前所經歷的一切總是不由自主地浮現在眼前。
2015年3月,我第一次踏入白俄羅斯,下了飛機就直奔工業園現場。作為中國最大的海外園區項目,中白工業園受到了中白兩國政府的高度關注,開發面積91.5平方公里。那時候的我對這一切充滿了向往,在去往工業園的路上,我幻想著各種場景,我不知道工業園應該是什么樣子,也不知道91.5平方公里有多大,只覺得應該是規模宏大,氣派非凡。
但到達工業園現場下車的一剎那,我懵了,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塊高不足一米的奠基石,奠基石背后是僅有的幾間正在建設的公司項目部臨建房,周圍環繞著大片大片的樹林,沒有公路,沒有高樓,沒有宏偉的建筑……那一刻我才明白,我應該算是拓荒隊伍中的一員,未來的路還很長。
來不及感慨,來不及熟悉更多的情況,我們就接到了通知——2015年5月中白兩國元首將視察中白工業園,此后我們不足10人的團隊便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級別高,那些數不清加班至深夜的日子,是我們團結一致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的堅定信念;強忍身體不適卻需要連續翻譯六七個小時,一一敲定各種籌備細節,蹲在地上喘息的瞬間常常會淚如雨下,但片刻后仍會甩干淚水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這些游走在崩潰邊緣的瞬間,是我深深體會到的面對責任時需要擁有的堅強。最終兩國元首的視察活動圓滿結束,習主席臨走前對我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工業園建設“兩年見成效”。帶著這份沉甸甸的使命,我們來不及做半刻的停歇,開始為這一目標夜以繼日的奮斗。
中白工業園一期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起步區部分
在明斯克漫長的冬天里,其他項目都是休工狀態,但中工國際作為一期8.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總承包單位片刻不敢懈怠,我們仍在日夜趕工,氣溫低不怕,工人們一邊用火槍烤一邊施工。最終到2017年5月12日,我們全面完成了一期起步區3.5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工作,修建道路及配套管網13公里,建成首棟12500平方米的辦公樓及8000平米的標準廠房,具備了全面招商引資的條件,這樣的建設速度受到了兩國政府的高度肯定。
中白合資公司辦公樓
與基礎設施建設同樣充滿挑戰的還有招商引資。還記得招商引資最為困難的2016年,因為基礎設施不完善,形勢不明朗,投資商不敢輕易做出投資決策。2016年12月31日,公司年度總結大會上,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是沉重的,因為一年了,沒有一家入園企業進來。總結大會進行到一半時,負責招商引資的同事來電,在這一年的最后一天,終于有一家企業入園了。那一刻我們沸騰了,每個人眼里都噙滿了淚水,那時那刻的感動和興奮遠勝于任何獎勵。那時有位白俄的記者寫了一篇文章,說“巨石”中白工業園是一顆躺著的石頭,我們回應“躺著是為了積蓄力量,為了明天更穩的站立”。
2017年11月,中白工業園研發樓和標準廠房項目竣工
我們沒有食言,在同事們的努力下,到2017年年底入園企業已經增長到23家,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突破性的開局。2018年以來,招商引資工作依然順利推進,已接近完成全年目標,園區基礎設施和入園企業的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每天上班時,面對園區道路兩旁迎風飄揚的國旗,面對插滿各個工程項目外圍的“中工橙”,我明白,無論多么困難,我們都不能退縮,而應竭盡全力、勇往直前!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