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19-04-03
以“大國資”理念引領國資監管升級,是福建結合實際的一次自主探索。經歷一年來的變革,福建省國資國企改革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資監管職能轉變、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已初步呈現協同發展、抱團發力的良好態勢。
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動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福建國資國企改革的主旋律和牽引力。如何進一步將福建國資監管升級中形成的制度優勢和機制優勢充分融入當前改革全局?對此,福建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邵玉龍有著更多的思考和建議。
上下聯動 縱向延伸
國資報告:回望2018年,福建“大國資”生態構建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
邵玉龍: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福建實施趕超戰略的關鍵一年。
這一年,福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任務重、要求高、頭緒多,正處在涉深水灘,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完成中央和省委部署的目標任務絕非輕而易舉。福建省國資委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按照年初提出的“大國資”戰略,不斷強化“大國資、一盤棋、一系統、一家人”意識,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開展。
一是集中展示“大國資”形象。首次牽頭組織17戶所出資企業參加第十六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牽頭17家所出資企業及設區市國資委一把手赴深圳華為,深入學習華為的優秀企業文化和先進管理理念、模式。組織省屬企業赴新疆昌吉開展產業援疆工作,又組織部分省屬企業赴寧夏固原隆德縣和永寧縣閩寧鎮開展東西部協作產業扶貧調研等。
二是統籌使用資金資源。福建省國資委牽頭設立200億元的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優化國資預算支出方式,集中力量辦大事,持續增強省屬企業資本實力。
三是強化企業經濟運行分析。建立健全經濟運行分析監測預警機制,完善財務異常情況管理分析,核定重要子企業名單。每月編寫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對企業財務數據、企業投資項目進展情況,以及各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行分析。每季度召開所出資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會,分析研判經濟形勢,交流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經驗,部署階段工作任務。
四是服務企業抱團發展。著力助推上市培育,募集發展資金,對涉及企業的重大決策事項、政策措施開展法律風險分析論證,積極幫助企業協調重大法律糾紛案件,涉及金額5.4億元。多措并舉,協調多家省屬企業共同推進船舶集團戰略性重組福建船政,促進去庫存、加快創新轉型。協調推進省石化集團重組騰龍翔鷺項目事宜,協調各方股東理順云度新能源汽車項目股權問題,推進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入股晉華公司事宜。
國資報告:您多次明確“大國資”是“一盤棋、一系統、一家人”,要同向發力。在上下級國資委之間,大國資是如何縱向延伸的?
邵玉龍:中央巡視對國資國企提出了四個意見,監督缺位,風險頻發,腐敗等問題突出,這多因國資監管體制未理順導致。
2017年以來,我先后帶隊到泉州、漳州等市縣進行調研,調研中發現市縣一級國有企業停留在政企不分的階段,國資監管體制未完全理順、監管制度不完善、企業內部管理不到位、黨建工作有待加強等問題還非常突出,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目前,福建九區加一平臺的國有資產規模已超2萬億元,比省屬國有企業的總量還要大。這些“冷資產”一定要按照企業化運作,做強做優做大國資,監管體系逐步完善。如果這個管理體制沒有理順,省屬企業再向下延伸就非常困難。
2018年,我們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設區市國資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已經下發至市一級,2019年將在更多縣市進一步推動。
國資報告:那么,福建市縣一級“大國資”監管格局將如何推動?
邵玉龍:為盡快推動福建理順設區市一級國資監管體制,構建起“縱向+橫向”的大國資監管格局,我們在《關于加強設區市國資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五點加強設區市國資監管工作的舉措和建議:
一是協調理順市、縣國資監管體制。明確設區市國資委作為本級政府的直屬特設機構,專司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不行使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確定縣級國有資產監管責任主體,推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指定由一個部門或者機構作為監管主體,規范基礎管理工作。
二是完善國資監管制度體系。堅持問題導向,倒查制度漏洞,盡快形成科學規范、上下統一的監管體系。同時加大對企業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力度,定期開展督促評價工作,確保制度落實到位。
三是推動企業強化管理防控風險。推動市屬企業和國內外先進企業對標試點,建立管理創新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集團管控和資源配置能力。特別關注地方融資平臺公司風險防范問題,實行政府性項目與自營性項目分類管理,加強對其經營模式、治理結構、融資規模和償債能力的跟蹤監管。
四是不斷加強國企黨的建設。抓好黨組織治理主體地位和前置研究重大事項要求的持續落實,確保企業黨組織按期完成換屆工作。層層落實黨建責任,切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向基層延伸。緊盯“關鍵少數”以及企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嚴厲查處侵害企業和職工群眾利益、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的腐敗問題。
五是構建指導監督工作聯系機制。建議出臺加強設區市國資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理順對設區市國資監管機構的指導監督關系。探索創新指導監督工作方式,堅持綜合指導與專業指導相結合,注重幫助設區市解決國資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升指導監督效果。
找準方向狠抓落實
國資報告:2018年10月9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首次提出“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推進改革。對照部署要求,福建省國資國企改革面臨哪些重點工作和突出問題?
邵玉龍: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劉鶴副總理關于“中心地位”的提法鮮明、力度很強,“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表明改革不可回避當前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咬緊牙關往前推進,務求改革實質性突破。會議還提出了六項要“突出抓好”的任務,又呼應了目前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的核心命題。
為深入落實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部署要求,研究推進福建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工作,2018年11月12日全省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召開。大會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指出當前福建國企改革發展中除了存在全國國企改革座談會上講到的六個共性問題之外,還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在轉型升級方面,主要是企業規模不大,主業不突出、行業的集中度不高,產業層次不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低;缺乏大項目好項目等。
在推進改革方面,改革內生動力不足,政策落實不到位,地區之間、企業之間推進改革不平衡,國企現代企業制度不完善;一些企業對推進混改積極性不高;有些改革試點工作進展緩慢。
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方面,主要是企業杠桿率比較高,目前留存的“僵尸企業”“殼公司”普遍存在債權債務、稅款負擔、訴訟案件、退休人員管理等問題,責任單位不愿找麻煩,使得處置工作開展困難。
在國資監管方式轉變方面,主要是各級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轉變職能行動不夠快。監管制度和能力薄弱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和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
在干部隊伍建設方面,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部分二級以下企業班子不健全;缺乏有效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機制,管理和技能型人才隊伍普遍缺失。
在國企黨建方面,個別地方、一些企業認識不到位,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不夠落實,措施不夠有力,敢管敢嚴、真管真嚴、長管長嚴的制度體系和運行落實機制還不夠健全,不夠有效。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國資報告:立足實際,下一階段福建國資國企改革將如何推進?
邵玉龍: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要求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點難點問題上來,找準方向,抓住機遇,狠下功夫,全面推進省國有企業改革。
一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抓好創新驅動,抓好項目帶動,抓好人才支撐,抓好資金保障。二是堅持市場化導向深化國企改革,激發企業活力。加快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企業黨組織和法人治理結構。深化各項改革試點。三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輕企業負擔。穩妥解決國企債務率過高的問題,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四是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的激勵機制,創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五是加快監管職能轉變,提升監管能力。突出監管重點,服務企業發展。六是全面加強國企黨的建設,努力開創福建國企黨建工作新局面。堅決用新思想鑄魂,不斷加強國企黨的建設,持續保持治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國資國企改革新的責任新使命。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增強“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韌勁,“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斗志,下非常之力,抓緊抓好重點任務的落實落地,推動國企國資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國資報告記者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