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19-07-22
在十九大勝利召開,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建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積極配合黨和政府推動基層黨建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傾力打造了“紅色物業”黨建服務品牌,不僅促進企業自身的物業服務水平更上了一個臺階,使物業服務更加貼近民生和市場;同時對完善國家基層治理結構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實踐經驗,夯實了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體現了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
創建“紅色物業”黨建服務品牌的重要意義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盡快把黨和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工作能力都提高起來,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更加有效運轉。
我們探索的“紅色物業”是利用物業平臺,結合社區工作創建的黨建品牌。體現了政府和國有企業對社會基層治理能力的提高,具有5個方面重要的實踐意義:
黨建治理。通過“紅色”的立意,高效地凝聚和調動大批黨員干部和年輕黨員投身到社區服務的工作中,使黨的基層力量迅速集中在物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業服務當中,為消除社會隱患、提升群眾服務滿意度,增加生活幸福感創造了條件。
政府治理。通過與國有企業物業管理業務的深度結合,政府的基層組織管理水平將進一步深化,不僅提高了服務的專業度,細化了服務的種類,而且借助企業的平臺和專業技能人才,提高了社區服務的質量。
市場治理。彌補了市場經濟運作的漏洞,將無人問津的小區納入國有企業管理的范疇。許多由于“臟亂差”,管理困難的老舊小區,在實行“紅色物業”的企業接管下獲得了新生。
社會治理?!凹t色物業”改變了社會基層治理黨的力量弱化導致的社會紊亂和亂象。居民的消防安全、財產安全、生命安全從源頭上得到了保護,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治理。通過“紅色”教育和紅色宣傳,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推動小區和諧治理,推促居民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
“紅色物業”的基本內涵和典型特征
“紅色物業”包括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
紅色組織。在紅色物業內部建立黨支部和黨小組,借助黨組織的凝聚力搭建工作平臺和活動中心,將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離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把物業小區建成黨的組織部和工作站。
紅色細胞。吸納青年骨干和優秀黨員加盟物業服務業務,組織和號召流動黨員和退休黨員參加對小區物業監督和業主自治,營造“法治、德治、自治”的社區服務圈。
紅色宣傳。利用活動室、宣傳欄、網絡課堂、微信群等,在居民的家門口展示黨建工作內容和黨員革命風采,積極倡導政治教育,普及民主法治。
紅色公益。與政府民生工作密切配合,與社會公益組織緊密合作,在服務上積極打造公益型社區,展現央企責任,發揮國有企業的國民擔當。
紅色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形成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
“紅色物業”與傳統物業相比,具有3個突出的特點:
政治性。紅色物業強調“紅色”,在其推動下的物業服務是黨的政治工作在物業領域的延伸,它將黨的基層單位放在國有企業物業管理內部,通過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促進企業的社會服務功能,展現國家和央企的責任。
公益性?!凹t色物業”把經濟效益放在品牌建設的次要位置,通過專項行政撥款和黨員隊伍的義務服務,增加了黨建、社區和物業服務的品種和內容,并開辟了黨群活動的專用場地,為民眾申訴和自治提供了渠道。
融合性。為了加強對基層黨建工作的管控,創新性地把國家基層服務單位和國有企業經濟單位的雙重崗位職責相結合,實行社區服務人員一崗雙責,既強化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又強化了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防止黨建工作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一線被淡化、弱化和邊緣化,促進了基層黨建對民眾日常的滲透,有利于社會的穩定。
電建地產公司創建“紅色物業”的實踐方法
一是搭建一體化黨建活動陣地。建立了物業公司、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三方聯動”的常態機制,建立了集黨建工作集成、物業管理互動、社區活動服務、社會信息轉換平臺于一體,物業、社區深度融合的服務中心。一體化黨建活動中心設有紅色黨課講授、紅色歷史展示、紅色家風傳承、紅色歌曲唱響和紅色典范學習五個特色基地,作為開展“紅色物業”活動和成果展示的陣地?;顒又行拿吭麻_展“三方聯動會議”、“黨小組會議”,把社區物業服務前站打造成黨的工作隊,在社區、物業、居民“三方聯動”的基礎之上,組織協調水電、天然氣、公安、醫院等各個職能部門和相關資源,向社區引入證照辦理、大型義診等職能,形成“多方參與、多方聯動”的管理新格局。實現“陣地共用、黨建共筑、服務共推、人才共享”的特色深度融合。
二是建立聯合黨組織。成立多方聯合黨組織。由電建地產公司下屬黨支部與社區共同組建聯合黨支部,特邀社區、小區內富有黨務工作經驗的老黨員、老干部組成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負責指導推進電建物業公司黨建工作的開展;由社區黨組成員、物業黨支部書記、黨小組長、群團組織負責人組成黨員服務群眾委員會,聯系群眾、發動群眾。由物業、居委會及社區業主共同組建社區共建協調委員會,有效整合資源。此外,還建立“創業型”、“服務型”、“文藝型”特色黨小組,吸納小區流動黨員、退休黨員加入,定期開展黨員教育活動。積極開展黨建學習、軍民聯誼、幫扶救助、志愿服務工作。
物業四川公司召開紅色物業啟動會
三是夯實基層黨建基礎。交叉任職。實行物業公司項目經理與社區居委會管理人員交叉任職,即物業公司項目經理擔任社區副主任,社區主任擔任物業公司質量監督經理。對于關系業主居民生活質量的民生問題,聯合電力、城管、街道社區不定期出臺共治措施,有效化解矛盾。黨建融合。社區居委會黨組織副書記與地產下屬物業公司黨小組組長共同成立聯合黨支部,互為支部成員,吸納和管理小區流動黨員,實行不同單位黨員之間的交叉學習,創新黨組織活動形式。網格融合。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專職網格員與物業樓棟管家身份合一,實行“紅色管家”一崗雙責、雙重管理,實現了物業服務與社區服務“雙肩挑”、“齊心管”,有效提高人才選用、志愿服務、信息共享、業主服務過程的全覆蓋。開展社區與物業公司對樓棟管家雙重考核,績效激勵,充分調動樓棟管家工作積極性。前臺融合。實行社區服務前臺與物業前臺主管共同辦公,把彼此相互獨立的社會自治組織的部分功能延伸進社區,簡便社區管理的職能,使物業服務中心員工與社區基層辦事員一道成為直接面向小區居民的綜合服務員,兩者實行交叉培訓,共同辦理社區綜合業務。
四是人才建設與黨員發動相結合。充分整合雙方人才資源,積極將踐行武漢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與“紅色物業”高素質人才引進工作相結合,健全人才的選、培、用工作機制,實施紅色基因培育。與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在高校建立定單班培養,畢業后直接向物業公司輸出專業物業管理人才。建立導師帶徒,招聘本科以上的優秀大學生擔任管培生(后備干部)。開展“雙渠培養”黨員發展工作。物業公司、社區黨組共同關注黨員發展工作,對符合發展條件的物業公司大學生,采取“雙渠”培養,加強理論教育,加快崗位培養,提供輪崗培訓,促其早日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吸納成為合格共產黨員。與社區居委會實施人才共享,把踐行“紅色物業”作為個人實現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練兵場。
五是成立紅色物業志愿者隊伍。建立黨員服務群眾長效機制,通過“黨員+N"崗位認領活動,成立社區政策宣講服務隊、義務聯防服務隊、民事調解服務隊等多支義工服務隊,其他在職黨員和居民群眾都可認領上述服務崗位,參與小區自治建設。成立分公司和項目兩級志愿者隊伍組織架構,組織小區不同人群分階段開展環保宣傳、居家養老、文化宣傳等方面活動。積極開展 “學雷鋒”、“黨員便民日”、“黨員入戶維修”等紅色便民活動;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黨員護學崗”、“定期免費義診”、“夏季送清涼”等紅色關懷活動。在街道社區的指導下,組建物業24小時志愿者服務隊,組成客服、工程、秩序、環境四個志愿服務分隊,對小區環境進行文明創建、環境整治、水電維修、結對幫扶、問題巡查等志愿者活動。實現“365天*24小時”全天候、全功能、全過程的“有求必應”服務。
六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服務工作和社區文化活動。物業公司員工簽訂“紅色物業標準承諾書”,對物業管理標準、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進行承諾并接受監督;劃分“物業專業管理責任區”,設置“物業專業示范崗”,建立健全考核評比細則,定期對照考核內容實施考評打分,予以相應獎懲措施,發放流動紅旗、設立流動評比站,公開公示接受居民群眾監督。物業專業精細度不斷提升。積極參與舉辦社區紅色活動,建立“物業+社區”社區活動工作長效機制,“共享”資源,緊緊圍繞“紅色物業”主題,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文體晚會、知識競賽、技能比賽、有獎競答、勞動大賽等活動,組建腰鼓隊、舞蹈隊或其他形式的文化宣傳隊伍,擴大社區“紅色物業”建設成果影響力。
七是突出服務群眾的價值取向,提供專業物業服務。積極參與武漢地區大風暴雨的抗洪救災工作,趕赴風華天城小區救援,共救助300余名群眾;積極參與社區物業協會參與“扶貧濟困、奉獻愛心”精準扶貧慰問活動。實行安全生產,開展高頻率高標準的產品驗收和管理檢查,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不產生安全風險,不違反安全條例,維護小區治安環境。改進社區環境,實施公共收益公示和規范使用,利用專項基金對小區進行美化和安全改造,創建小區健康、潔凈、溫馨、愉快的居住環境和規范、有序、美觀、安全的寫字樓秩序。深入走訪社區客戶,與小區居民深入交流,逢年過節開展“送溫暖、表愛心”的服務活動,通過“餃子、湯圓、粽子”傳遞真情,把傳統道德貫穿在社區工作的始終,開展精品管家服務。積極安排下崗再就業人員,吸納社會殘疾人員工作;對社會無人接管的老舊小區實行主動托管、主動幫扶,積極履行服務內容,開展了小區日常維修、樓道宣傳、清掃活動等“六?!狈?,踐行央企的社會責任。
八是實行“紅色物業”標準化,穩步推進復制推廣工作。為建立“紅色物業”長效機制,實現“紅色物業”復制推廣,電建地產公司實施“集中試點,全面推廣”的創建計劃,以15個月為創建周期,分三個階段執行。第一階段:以建立物業、社區深度融合的一體化服務中心為抓手,圍繞硬件保障和紅色氛圍營造,夯實“紅色物業”基礎。第二階段:以開展“紅色主題”、“紅色便民”、“紅色關懷”等活動為主,掀起紅色文化風暴。第三階段:總結試點經驗,根據創建實效和上級要求,研究形成了“紅色物業標準化”方案和“紅色管家服務手冊”,調整制定下一步實施方案,并在湖北區域新交付項目以及公司其他區域的交付項目中復制和推廣。
隨著“紅色物業”的探索不斷深入,社會影響在不斷提升,目前已有成都市錦江區政府、河南省南陽市物業協會、湖北省咸寧市宇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幾十家單位來參觀學習,我們的黨建品牌塑造初見成效。(中國電建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