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艾爾肯·買買提:情暖南疆衛(wèi)光明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fā)布時間:2019-10-14

        新疆喀什,千年絲路重鎮(zhèn)。東漢名將班超出任西域都護時,便駐節(jié)于此。

        2010年,喀什因其“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重要位置,成為最西部的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其發(fā)展進入了全新時期。

        這里跟北京有三個小時時差。盛夏之際,將近凌晨,太陽才緩緩落山。徜徉于喀什古城和新城交界處,特色民居與現(xiàn)代建筑錯落排列,霓虹閃爍、彩燈輝煌、一派繁華。

        很難想象,就在十多年前,喀什還是一座嚴重缺電、供暖質量不佳的城市。沒有電,長夜無明,工業(yè)乏力。暖氣不熱,漫漫嚴冬,老幼瑟縮。

        為喀什人送去光明和溫暖,成為電力企業(yè)的重大使命。

        1998年,新疆電力公司疆南電力公司成立,并開始建設巴楚燃氣電廠。

        艾爾肯·買買提,一位出生于阿克蘇的維吾爾族巴郎(維吾爾語:小伙子),自此開始了扎根喀什、守護光明的人生旅程。

        艾爾肯(左)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

        從巴楚燃氣電廠到如今的新疆華電喀什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從廠里第一位少數(shù)民族值長,到公司班長、值長,到發(fā)電運行部副主任、主任再到如今的副總工程師;從喀什地區(qū)十大杰出青年到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模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勞動模范,再到2018年的央企楷模——艾爾肯的單位在變,崗位在變,身份在變,職責在變。

        始終不變的,是艾爾肯的初心:“黨員就是要在各方面都起到帶頭作用的人。我個人的習慣是,無論任何崗位,都不能比別人差。”

        “低起點”的專業(yè)能手

        艾爾肯出生在阿克蘇柯坪縣。這里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普遍重視教育。他們深知,除了上學,孩子們沒有別的出路。

        艾爾肯的父母都是教師,自然更加明白這一道理。艾爾肯兄弟幾個成績優(yōu)異。中考時,哥哥考了全縣第一。1993年,艾爾肯以全縣第二的成績,考入了新疆電力學校——當時,中專比高中更受歡迎。

        入學后,艾爾肯的學習壓力驟增。在此之前,他一直學習的是維吾爾語,國語的交流和書寫基礎較差。

        艾爾肯一邊學專業(yè)技術,一邊學語言文字。后來,他通過自學,拿到了漢語言文學的大專文憑。

        “我挺佩服他的,學習能力很強!” 華電喀什熱電公司黨群工作部主任朱麗婷是艾爾肯的校友,在學校時就聽過他的大名。

        1998年,以班級第三名成績畢業(yè)的艾爾肯被分配巴楚燃氣電廠。

        這是一座由當時的國家電力公司和中國石油聯(lián)合出資建設的電廠。艾爾肯報到時,電廠尚處在基建期。宿舍等配套設施還沒有建成,艾爾肯跟同事們一起在帳篷里住了半年。

        茫茫戈壁、漫漫黃沙,天幕低垂,艾爾肯仰望星空,心里打鼓,“一只中專生菜鳥,究竟能飛多高?”

        每當這時,父母的叮囑就會浮現(xiàn)耳畔:“好好學技術,認真干工作!”

        艾爾肯愛學習。對于自己不懂的技術問題,他一定要追著老師傅們問個清楚。

        艾爾肯會學習。白天,他拿著系統(tǒng)圖圍著設備轉,弄清設備的作用、特性和基本原理,熟悉工藝整個流程。晚上,他寫學習筆記,寫事故預想和操作票。

        “這個巴郎眼里有活,一點不怕臟不怕累。” 艾爾肯執(zhí)著的學習精神深深打動了師傅、同事們,大家都愿意為這位好學的維吾爾族小伙子講解問題,傳授操作要領。

        當年12月,在艾爾肯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巴楚燃氣電廠順利投產(chǎn)發(fā)電。援建巴楚電廠的保運師傅撤回之際,拍著艾爾肯的肩膀說:“好巴郎,你的技術水平,已經(jīng)超過我們廠很多員工了。”

        21歲那年,艾爾肯成為巴楚電廠第一批值長,也是其中唯一一位少數(shù)民族值長。

        在電廠,值長是運行一線的總指揮,素有“八小時廠長”之稱,是生產(chǎn)現(xiàn)場的安全第一責任人。

        好景不長,工作剛剛步入正軌,巴楚電廠因為氣源不足被迫關停。艾爾肯被分流到了新建的喀什熱電公司。

        相比之下,喀什熱電公司的設備更多更復雜,對技術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艾爾肯只能從頭開始,跟剛畢業(yè)的學生一起學習。

        這棵好苗子,引起了師傅們的關注:

        鄭萬新師傅不僅利用工休的時間教他專業(yè)術語的國語發(fā)音,還手把手教他技術;蘭恒沛師傅在實踐中,教會了他如何冷靜地查找、處理事故;馬勇師傅時刻對他嚴格要求,督促他不斷進步。

        沒多久,艾爾肯就再次當上了值長,仍然是公司第一位少數(shù)民族值長。

        師傅們也是艾爾肯人生的領路人。

        2002年,丁克強師傅和蘭恒沛師傅不約而同地對艾爾肯提出,“你各方面都已經(jīng)比較突出,可以考慮向黨組織靠攏了。”

        當年,艾爾肯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于2004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入黨之后,艾爾肯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掌握了過硬的專業(yè)技術。

        2004年7月5日,有電氣值班員緊張地沖進集控室報告:“#1發(fā)電機電流互感器聲音不正常。”

        正在值班的艾爾肯沖到現(xiàn)場,證實確有異音后,立即下令減負荷至25MW,但是異音沒有絲毫減弱趨勢。他當機立斷,下令立即解列發(fā)電機運行。

        事后經(jīng)過檢查,異音是由于電流互感器故障造成的,幸虧及時解列發(fā)電機,才避免了電流互感器爆炸的嚴重事故。

        此后,艾爾肯先后處理過“#2導汽管漏汽”“#4機高壓給水管道刺水”等設備事故,由于及時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判斷準確,處理及時,不但防止了事態(tài)的擴大,而且保證了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消防保衛(wèi)部主任莫扎帕爾是看著艾爾肯逐步成長起來的老大哥。他說,“維吾爾族小伙子愛玩愛聚,但是艾爾肯把精力都放在了專業(yè)和工作上。”

        “愛折騰”的黑臉主任

        2008年10月,當了7年值長的艾爾肯出任發(fā)電運行部副主任。自此,艾爾肯每天上班后,都要換上工作服、拿起手電筒、戴上安全帽到生產(chǎn)現(xiàn)場轉一圈。所到之處,處處“挑刺”。

        “艾爾肯提的問題非常尖銳,不留情面。但不得不承認,他的問題往往切中要害。”發(fā)電運行部值長周建兵說,“不知不覺地,我們也養(yǎng)成了縝密思考的習慣。”

        因為長得黑,要求又嚴,員工私底下稱他黑臉主任、黑臉包公。

        不僅如此,他還根據(jù)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規(guī)范、完善了《交接班制度》《兩票制度》等制度,并不斷組織員工進行專業(yè)知識考核、培訓。有時候,員工一場考試就是三個小時。

        有一天,員工玉素普江·阿布都克熱木實在受不了了,沖進艾爾肯辦公室吵了起來:

        “8小時之外還要培訓、考試,我就一個技校生、一個值班員,你要求那么高、那么嚴干啥?差不多就行了!”

        艾爾肯說,“就是因為我們學歷低,才更要趁著年輕多學習,今后才有更多的機會。”

        后來,玉素普江成為了公司派駐的駐村干部。在這里,他逐漸理解了艾爾肯的一片苦心。“在村里,大家提到華電員工都要豎起大拇指,我覺得特有面子!感謝艾爾肯主任!”

        黃二強當年也曾抵觸過。后來,他自己帶了徒弟,不自覺地就用起了艾爾肯那套“折磨人”的管理方式。這時,他才意識到:“真正的關心,不僅是停留在口頭的噓寒問暖,還要推動大家成長。”

        發(fā)電運行部年輕員工居多,平均不到30歲,不少是90后。艾爾肯發(fā)現(xiàn),90后習慣了在相對寬松的氛圍中長大,想管好他們不容易。

        為了適應這一形勢,艾爾肯自學了心理學、管理學知識,“折騰”出了一套“五大”管理體系,包括安全生產(chǎn)保證體系、生產(chǎn)指標管控體系、員工培訓體系、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體系、部門日常工作“無紙化辦公體系”。

        其目的,是要在保證安全生產(chǎn)、經(jīng)濟運行、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將員工的日常成長與激勵機制掛起鉤來。他說,“管理年輕人,必須要用年輕人認可的方式。”

        機組指標管理是運行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艾爾肯對指標的精益化管理,運行管理水平不斷優(yōu)化。#5機組達到全國 350MW機組標桿水平,榮獲全國火電競賽同類機組一等獎。

        如今,發(fā)電運行部已有四個班組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工人先鋒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組織運行骨干參與首次研發(fā)并應用的“超臨界間冷機組高背壓循環(huán)水供熱技術”項目,獲得了國家專利。

        人力資源部主任陳抒生說,發(fā)電運行部已成為了公司的培訓基地。“公司各個崗位競聘,八成是他們部門走出來的。2008年以來,已經(jīng)走出了兩位公司副總,幾個部門主任,一堆技術骨干。”

        “大家庭”的團結紐帶

        作為中國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份,新疆是我國西北重要安全屏障,南疆尤其是喀什則是做好反恐維穩(wěn)工作的前沿陣地。

        在這里,留住優(yōu)秀人才,難度不小。

        為此,艾爾肯不僅注重嚴格管理,也注重溫情待人。他在部門推行家文化:上班是同事,公事公辦;下班了是家人,無話不談。

        2017年,6名新到崗的大學生對喀什穩(wěn)定形勢有擔憂,是走是留,拿不定主意。為了消除員工和家屬的不安,艾爾肯邀請他們到家一起過古爾邦節(jié)。

        員工一進門,發(fā)現(xiàn)桌上擺滿了馕餅、馓子、干果、水果。剛一落座,大盤的手把肉、手抓飯、拉條子又端上來了。艾爾肯和妻子娜迪熱跟大家一起舉杯共歡,唱歌跳舞。大家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維吾爾族人的熱情好客,感受到了異鄉(xiāng)人最期盼的家的溫暖。

        后來,他們才知道,幾乎發(fā)電運行部所有員工都去在艾爾肯家過過節(jié)。“我們特別期待過節(jié),好去艾主任家吃美食。”艾爾肯的徒弟魏龍說。

        魏龍跟隨艾爾肯多年。當年,他第一次參加副值班員考試時,成績不理想,情緒很不好。

        “遇到困難不可怕,要想辦法戰(zhàn)勝它,而不是被它打敗。我這個少數(shù)民族中專生都能學出來,你只要堅持學習,也一定能行!”

        艾爾肯用自己的逆襲經(jīng)歷鼓勵魏龍繼續(xù)加油。魏龍放下了心理負擔,發(fā)奮學習,先后成為了主值、安全員。

        艾爾肯長得粗獷憨厚,實際心思細膩。

        一次,他發(fā)現(xiàn)一位同事情緒低落,多方了解到,原來是跟愛人鬧離婚,年假、探親假又都用完了。艾爾肯跟人力資源部協(xié)調后,給這位同事放了事假,讓他回去處理感情問題。

        2018年11月,發(fā)電運行部副值瓦力斯突發(fā)心梗緊急搶救,艾爾肯第一時間趕往醫(yī)院幫忙。瓦力斯父母親戚都不在喀什,只有他妻子一人醫(yī)院、家里兩邊跑,還有兩個孩子沒人照顧的困難后,艾爾肯立即組織部門人員輪流排班陪床,解決了家屬的后顧之憂。

        消防保衛(wèi)部主任莫扎帕爾說,“發(fā)電運行部是少數(shù)民族職工數(shù)量最多的部門,又來自全國各地。但在艾爾肯在帶領下,大家互尊互愛。”

        “艾爾肯經(jīng)常旗幟鮮明地宣傳黨的各項政策,要求大家聽黨話、跟黨走。”莫扎帕爾說,發(fā)電廠是重要基礎設施,安保壓力大。盡管運行部人手緊缺,艾爾肯堅決服務大局,不講任何條件抽調員工值班、巡邏。

        喀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qū)之一。為了推動脫貧攻堅,維護民族團結,喀什熱電公司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統(tǒng)一安排,領導干部、一般干部要與“訪惠聚”駐村點的村民結對幫扶。

        作為副總工程師,艾爾肯與英吾斯坦鄉(xiāng)敦艾日克村兩戶居民結了親。當前,已有一戶脫貧并搬遷到喀什市區(qū)居住。剩下的一戶,是兩位七十多歲的維族老人,家里沒有勞動力,老太太又多病。

        每周,艾爾肯都要去探望一次。“他們很淳樸,有什么困難也不說,要去主動發(fā)現(xiàn)。”

        艾爾肯經(jīng)常會置辦一些米、面、油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帶給他們。還帶著孩子去認親。

        老兩口非常感激,每次艾爾肯去,都要盡其所能準備好吃的,不然就會不開心。他們說,“親生兒子對我們也沒有這么好。”

        搞好大家庭團結的同時,艾爾肯也有著一個非常幸福的小家庭。這主要得益于妻子娜迪熱的理解和支持。

        娜迪熱是一位典型的維吾爾族婦女,非常勤勞能干。記者去采訪她時,她一直忙里忙外,準備水果飯菜,幾乎沒有一刻停歇。

        娜迪熱是經(jīng)人介紹跟艾爾肯認識的。不到兩個月就結婚了。對于艾爾肯,娜迪拉非常滿意。

        “我從小在喀什長大,艾爾肯和身邊其他的維吾爾族男人不太一樣。艾爾肯不抽煙、責任感強,愛工作,雖然忙了點,但給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娜迪熱不無驕傲地說。

        盡管工作很忙,但艾爾肯并沒有放松對孩子的教育。他把激勵理念引入家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性。

        記者在他家中看到了一張“孩子行為銀行”的表格,上邊寫道:上午八點半起床加一分;舉手回答問題加一分;中午睡半個小時加一分……

        當記者采訪艾爾肯和愛人娜迪熱的時候,9歲的女兒一直依偎在爸爸身邊,默默地聽著,時不時幫著撿去桌上的果核、廢紙。

        對于寄宿的兒子,艾爾肯要求:今年要考班級前五,交五個朋友并且去他們家里過夜。

        娜迪熱說,“以前孩子不知道找爸爸。現(xiàn)在我駐村了,無特殊事項不允許回家,孩子只能跟著姥姥和爸爸,對爸爸的感情就加深了,把爸爸當做最好的朋友。”(《國資報告》記者 劉青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 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韩国中文字幕毛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