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科創板】投資科創板項目的做法和體會
【特別策劃——科創板】投資科創板項目的做法和體會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20-12-28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設立科創板,對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深化注冊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科創板在引導集聚資本要素、推動自主科技創新、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形成新發展格局方面正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時,有效促進了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健康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企業的快速成長,也為國新系基金投資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2020年7月17日,中國國新旗下的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所投資的孚能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
前瞻布局
中國國新始終將開展資本運營和落實國家戰略相結合,國家戰略明確的方向任務是什么,中國國新就從運營公司專業平臺的角度去推動落實。中國國新將基金投資作為資本運營的主要抓手,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央企國企改革、服務實體經濟,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的“卡脖子”環節進行投資,逐步打造形成系列化布局、差異化定位、協同化發展、市場化運作的國新系基金,首期認繳規模280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3.4倍、約2000多億元。目前,國新系基金已決策近150個項目,金額1300多億元,直投項目90%以上投入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科技創新企業。
科創板精準定位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個定位方向與國新系基金的定位投向十分契合。可以說,正是由于科創板、中國國新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發展”這一使命定位上的高度一致,使得國新系基金在這些領域的前瞻性投資布局通過科創板實現了“厚積薄發”。
通過開展市場化、專業化的基金投資,國新系基金實現了國資主導下的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產業資本的有機融合、高效運作。目前,國新系基金已投資項目實現上市15個,其中,科創板上市項目11個,包括孚能科技、中芯國際、寒武紀、瀾起科技、華峰測控、容百科技、國盾量子、江航裝備等一批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發展潛力,同時也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優質項目。以上11個科創板上市項目合計投資金額76億元,目前浮盈100多億元。后續,國新系基金隨著更多投資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退出,在增強國有資本流動性的同時,也提升了國有資本的配置和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探索實踐
國新系基金投資科創板項目取得的成效,得益于幾年來始終緊緊圍繞運營公司定位,堅持“實踐-創新-總結-再實踐”的發展大邏輯,聚焦“募投管退”以及生態圈建設打造核心競爭力、構筑護城河,圍繞央企資源稟賦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逐步探索形成一套符合運營公司定位、具有中國國新特色的基金投資模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投資能力建設。國新系基金高度重視行業研究工作,通過多種方式,推動投資團隊梳理投資邏輯、編制投資圖譜、打造投資組合。我們在篩選投資項目時,不會盲目追求短期市場熱點,避免投資上的機會主義,“寧可錯過一個好項目,也不錯投一個壞項目”已根植于團隊的投資理念中。目前,國新系基金形成了由關鍵產業、關鍵行業,到關鍵核心技術,再到關鍵企業及其產業鏈上下游,層層聚焦、系統布局的投資體系。
二是運營能力建設。圍繞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運營管理,國新系基金在市場化機制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逐步建立起以近30個運營管理指引為基礎的專業化制度體系,一些創新做法很具實踐推廣價值。比如,“五個捆綁”機制(即股權捆綁、運營捆綁、跟投捆綁、超額收益遞延捆綁、退出收益捆綁)”,實現了市場化團隊與國有出資人按照行業規則在風險和收益方面的合理有效匹配;再比如,覆蓋基金全周期的業績評價和分類指標體系,從基金設立到存續期結束按年度提前設置好包括募資額、投資額、IRR、DPI等不同組合、不同權重的業績指標,等等。推行這些機制的最大價值在于,將團隊和個人近十年的職業生涯、職業發展(基金存續期通常為十年)與國新系基金的長期愿景高度綁定、利益統一,從而激發了團隊的活力和價值創造力,也有效提升了運營能力。
三是賦能能力建設。領先的投資機構不僅能夠從市場機會、行業趨勢中獲取利潤,更重要的是通過為被投重點企業全方位賦能增值,獲取其他機構獲取不到的利潤。國新系基金按照“分類賦能、靠前賦能、精準賦能、跟蹤賦能”的工作思路,通過賦能工具圖譜、賦能工作手冊等,不斷提升投后賦能的價值創造能力。比如,孚能科技項目,從開拓市場、擴大產能、融資授信、產業鏈協同等多方面,助力孚能科技快速成長,從最初產能不到2GWh,提升到目前的13GWh,三元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全國第一、世界前三,并順利實現科創板上市。
四是風控能力建設?;鹜顿Y是高風險行業,如何控好邊界、守好底線是風險防控首要考慮的因素。我們將“投前把三關(即技術關、財務關、戰略關)”、“四不投(即看不懂的不投、管不住的不投、夠不著的不投、吃不下的不投)”、“五個守?。词刈≥p資產運營模式、守住財務性投資為主、守住國新投資生態圈、守住產業鏈高端、守住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等作為對每一只國新系基金風控的基本要求。目前,已建立覆蓋基金項目投資全流程、基金運營全周期以及業務職能全條線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五是黨的建設和文化建設。國新系基金始終堅持把為企業發展服務作為開展黨建工作的出發點,通過黨建引領、文化塑造,增強市場化團隊對央企人、國新人的認同感、使命感,激發團隊的“正氣、大氣、勇氣、豪氣”,進而主動為國家進步、為企業創新發展出力盡力。
六是品牌形象建設。提升品牌競爭力,本質上就是在培育公司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高門檻”和“護城河”。國新系基金在基金運作、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得到了上級部門和業界同行的積極肯定,多次獲得清科、投中、中國證券報等行業權威機構評選的重要獎項,市場影響力初步彰顯。
投資展望
推動資本與創新的融合,是中國國新始終將基金業務作為國有資本運營重要抓手的初衷之一。設立科創板并進行一系列制度創新突破,本質上增強了市場對資本與創新融合的包容性,有利于進一步暢通資本、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之間的循環聯系。從這個角度講,科創板對于國新系基金持續加大科技創新企業投資力度,從而有效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具有特殊價值和意義。
展望未來,國新系基金將始終堅守運營公司定位,繼續堅持“資本+人才+技術”的輕資產運營模式,進一步完善基金戰略布局,優化投資策略,將自身優勢與科創板創新機制結合起來,力爭在推動落實國家戰略、服務央企國企改革、支持實體企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首先,堅持把準投資方向。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的要求,通過基金投資等多種方式,圍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數字化發展等方面,繼續深入聚焦關鍵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增強沿產業鏈高端的垂直化、縱深化投資。
其次,堅持優化投資體系。完善基金布局,將項目直投與母基金策略更好地結合起來,適當增加早期項目覆蓋比例,為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創新類項目提供支持。同時,依據產業投資圖譜,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雙向邏輯,篩選開發一批產業新銳企業、頭部企業和“隱形冠軍”。
第三,堅持培育業務生態,持續打造“投資人(LP)、管理人(GP)、行業研究、投后賦能、項目退出”五大生態圈。投資人生態圈主要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管理人生態圈主要促進錢更好地投到哪里的問題。行業研究貫穿投資全流程,投后賦能、項目退出聚焦價值創造和獲取增值,重點通過對被投企業與中央企業的產品、技術需求做雙向對接,培育孵化被投企業成長,服務中央企業發展,將被投企業所處的各個產業鏈環節銜接起來,形成協同發展“軟”集群。
專業創見未來,做好當下即是未來。國新系基金將不斷深化創新市場化機制與國資監管的有機結合,立足當下提升專業投資運營能力,著眼未來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國資基金。(中國國新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 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