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國資報告  >  重磅信息  >  2018·10·總第46期 > 正文
        深耕文化旅游 華僑城以精準扶貧帶動鄉村振興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18-12-11

        以元陽蓮霧種植為抓手,使當地群眾通過種植世界優質熱帶水果脫貧;圍繞冰酒核心產業,通過種植冰葡萄,努力幫扶16萬群眾脫貧致富……

        2018年7月22日,華僑城集團在昆明海埂會堂開啟“云南大會戰”,與云南省深度合作布局全域旅游,當天簽約金額逾千億,其中包含云南省“美麗鄉村”示范項目、元陽蓮霧種植基地扶貧項目、迪慶州維西縣高原冰酒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等多個精準扶貧項目。

        華僑城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段先念表示,這次大會戰聚全集團之力,既是全面啟動云南全域旅游的誓師大會,也為華僑城打贏脫貧攻堅戰吹響了集結號。

        近年來,華僑城集團結合自身在文化旅游產業方面的優勢,強力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更加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以深耕文化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為重要抓手,探索出了“文化+美麗鄉村”“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等扶貧新路子,助力貧困地區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全域旅游為軸,推動產業扶貧

        華僑城扶貧辦主任、集團辦公室總經理賀國鋒表示,華僑城近日啟動的“云南大會戰”上,一大批新的項目簽約落地,涵蓋基礎設施提升、文化旅游和精準扶貧等多方面,實現了以全域旅游為軸,以產業帶動云南精準扶貧協同發展。

        以云南省的重點扶貧項目元陽蓮霧種植基地為例。華僑城旗下文投集團在元陽南沙鎮水塘村選址規劃荒山荒地5000多畝作為扶貧基地,結合當地特色農業,引進世界各地優質熱帶水果品種進行培肓和示范種植,并圍繞此項目進行周邊產業拓展,著力打造“熱帶水果+文化旅游”的百果公園田園綜合體,通過產業扶貧促進建檔立卡戶勞動力就業穩定收入,由“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進行轉變。

        目前,蓮霧基地搭建的勞務輸出平臺為解決當地就業需求開辟了渠道,并建設了生產和安置用房,成功轉移建檔立卡貧困戶到百果園務工創收脫貧。

        賀國鋒說,未來華僑城將繼續追加投入,在促使產業扶貧基地帶動紅河干熱河谷地帶水果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實現掛鉤貧困戶收入持續增加,從根本上增強扶貧的“造血”功能。

        再如迪慶州維西縣高原冰酒小鎮葡萄種植基地項目,充分利用維西縣的地理氣候優勢及種植冰葡萄的悠久歷史,圍繞冰酒核心產業,規劃建設冰葡萄品種及苗木繁育基地、冰葡萄種植基地、酒莊、冰酒加工基地、國際冰酒文化交流中心、冰酒科研中心、冰酒技術培訓中心、冰酒博物館、冰酒產業孵化基地、產業發展平臺等,未來還將依托旅游、農業、特色小鎮整合的力量,打造集種植、釀造、倉儲、交易等為一體的世界最大的冰酒產業集群基地,從而幫助維西16萬各族群眾真正脫貧致富。

        實施美麗鄉村計劃,探索鄉村振興新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與華僑城探索實施的新型城鎮化及全域旅游發展模式高度契合。

        賀國鋒說,華僑城堅持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為支撐,以人民為中心,共筑“100個美麗鄉村計劃”,致力于為人們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圖景。

        華僑城自2017年“央地混改”重組云南世博集團、云南文投集團以來,積極推進云南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先保護后開發、規劃先行、生態優先、民生優先”等原則,倡導生態農業發展、投入脫貧攻堅戰,建設元陽哈尼梯田、昆明轎子山、祿豐世界恐龍谷等一系列自然人文景區。

        華僑城扶貧辦成員、黨委宣傳部部長畢大松介紹說,華僑城未來將在云南建設1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如大理古城茶馬古道上的鳳陽邑、潘曲村、慶洞村、古生村、周城村、三陽村,西雙版納西雙版納老班章村、基諾山寨、冰島村以及香格里拉巴拉格宗大峽谷巴拉村等等。

        畢大松表示,云南之外,華僑城近年在全國“美麗鄉村”探索與實踐也取得了良好進展。

        例如,華僑城集團旗下海南集團2017年與三亞中廖村正式結下聯姻之誼,響應“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把美麗鄉村建設與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結合起來,開啟中廖美麗鄉村多元產業融合的景區化發展之路,邁出了三亞“十鎮百村”新農村建設的新步伐。

        畢大松透露,華僑城進入中廖村后,堅守村民是建設美麗鄉村“主角”的原則,在保留村中好水好景的基礎上,對花海、村民民房等進行了改造,對村莊公共設施進行升級,在村中湖打造黎族歌舞表演,將村民日常生產生活舞臺化和藝術化;結合本地生態種植了多種特色蔬果打造黎夫彩園,配套增加星空帳篷和花瓣咖啡屋;打造原汁原味黎家小院、裝配式花心島別墅酒店以及供游人休憩的阿爸茶社、村上書屋,農旅融合、特色彰顯。

        此外,通過房屋合作出租、村民優先安排務工、深度合作股權分成等形式,不僅給予村民施展才藝的舞臺,還讓他們真真切切地吃上了家門口的“旅游飯”,村企共建和諧共贏助力村民實現美好生活。升級版的中廖村面貌煥然一新,具備吃、住、行、娛一站式接待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收獲廣泛好評。2018年5月,在由海南省旅游委員會組織的全省鄉村旅游點(區)等級評定中,中廖村獲評“五椰級鄉村旅游點”榮譽稱號。

        把建設美麗鄉村與推進精準扶貧結合起來,是華僑城扶貧的重要手段和特征。圖為華僑城參與投資建設的云南元陽梯田。

        在廣東汕尾,華僑城集團與深圳市坪山區、汕尾市陸河縣三方共同打造以精準扶貧為核心導向的鄉村田園文化旅游綜合體華僑城·螺溪谷項目今年6月落成正式開放迎客。

        陸河是深圳市坪山區的對口幫扶縣。2017年6月,深圳市坪山區政府、汕尾市陸河縣政府與華僑城集團三方聯動,選址陸河縣螺溪鎮歐田村硁子里打造新型的鄉村文旅產業。三方全力貫徹黨中央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精準扶貧政策,通過華僑城的文化旅游產業運作優勢,采用貧困村以租賃土地及房屋的方式,整合提煉本地鄉村文化資源、客家風情、農產品等30多個產業鏈條資源,以螺溪谷文化旅游綜合項目為平臺踐行社會責任,探索出一條以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路徑。

        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實現精準脫貧的路徑,讓曾經農田荒蕪、校舍廢棄、雜草叢生的螺溪谷變成了山水靜美的客家原鄉。通過對當地的調研以及結合華僑城集團實際,將旅游發展與扶貧攻堅精準對接,以景區建設和旅游發展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著力于鄉村環境提升、鄉村設施完善、鄉村文化構建、村民就業培訓、特色農產品開放五大方面,探索形成全新的旅游扶貧措施體系。在運營模式上,設置“農耕體驗”、“民俗產品工坊”等文創項目,同時建設服務當地留守婦女、兒童等公益項目,打造出主客融合、恬靜休閑、回歸鄉間為主題的山水靜美客家原鄉。本地貧困戶通過入股分工、農產品加工貿易、旅游相關行業勞動輸出等方式刺激自身生產就業,從而增加實質收入、實現脫貧致富。未來,華僑城·螺溪谷項目將以陸河縣的客家文化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為本色,以華僑城深東集團和坪山區的資金、品牌及人才的導入為發展契機,以發展“美麗鄉村”為導向,以鄉村振興為首要目標,集生態休閑、文化旅游、體育運動、綠色生活等業態于一體,打造具有國際水準、有影響力和示范性的客家文化生態旅游縣。

        在西藏林芝,華僑城集團與深圳市南山區政府、林芝市政府聯合落實察隅縣產業扶貧,打造林芝華僑城國際汽車營地項目,以該項目為切入點,以點帶面推動林芝全域旅游及經濟發展。該項目是促進中央企業與西藏自治區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推動西藏自治區“十三五”戰略規劃實施的重要舉措。目前,汽車營地項目建設正在推進中。項目建成后,將集酒店、餐飲、運動休閑、房車營地、醫療保障等服務功能為一體,不僅能給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更能以點帶面,優化當地旅游設施和資源,成為林芝新的旅游名片和產業扶貧典范。

        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對口幫扶成效明顯

        貴州省黔東南州的天柱縣、三穗縣處于滇桂黔石漠化地區,是國家新一輪定點扶貧攻堅戰的主戰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組織經濟較發達地區與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扶貧協作的決定,華僑城集團從2003年開始就與天柱、三穗兩縣結成了對口定點幫扶關系。在10多年的對口幫扶工作中,集團與兩縣一起攜手并肩,為當地的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工作注入了新動能。

        賀國鋒介紹說,截至2017年底,華僑城集團在天柱、三穗兩縣投入定點幫扶資金累計3800多萬元,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傳播等方面先后援建幫扶項目共85項。其中援建教學樓、學生食堂和學生宿舍14座;建設鄉鎮衛生院醫技樓20座;捐贈救護車21輛;資助貧困學生5000余人次;捐贈村級文化室彩電300余臺;捐贈自然災害救助款共90萬元。為兩縣的人民群眾解決了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促進當地的和諧發展和繁榮穩定。

        為保障對口扶貧的各項措施到位,華僑城集團成立了由領導班子牽頭的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對定點幫扶一貫堅持高度重視,堅持一流的標準,切實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幫扶項目在當地得到高效推進和落實,得到當地的一致好評。

        “三穗縣經過華僑城集團的長期幫扶,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設施建設得到有效改善,有效解決了偏遠鄉鎮民眾看病難、讀書難的民生熱點問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貧困人口逐年減少,扶貧工作也取得了較好成績。”三穗縣委書記黃瑜對華僑城集團的對口幫扶表示深深感謝。

        當前是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是第一民生要務。段先念提出,扶貧、脫貧幫扶工作不僅要幫助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解決生活困難,更要致力于幫助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幫助當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的美好道路。他要求,結合文化旅游央企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注重挖掘天柱、三穗當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準扶貧新路徑。

        近來,華僑城集團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多次深入天柱、三穗縣當地調研考察,尋求創新扶貧的突破口。在實地深入了解情況后,明確了從人才扶貧、基金扶貧、旅游扶貧、產業扶貧、短板扶貧和文化扶貧等六個方面為重點,深入研究對口幫扶新思路、新方法,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無論采用何種幫扶形式,重點還是要聚焦兩縣近10萬人的貧困人口,立足貧困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著力完成全面脫貧的目標。精準扶貧一定不能走樣,所有扶貧合作項目都必須附帶解決當地貧困人口就業數量的條件,不能讓‘扶貧’變成‘扶富’,要讓華僑城的幫扶工作真正惠及貧困人口,解決根本問題。”段先念表示。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干勁。華僑城集團2015年來先后選派了5名優秀干部,分別掛職黔東南州常委、副州長,天柱縣副縣長、三穗縣副縣長以及三穗縣臺烈鎮寨頭村第一書記。

        華僑城旅行社副總經理、華僑城定點扶貧縣貴州省天柱縣掛職副縣長王日新表示,掛職干部肩負重要使命,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搭建好信息溝通渠道,便于將集團的先進管理、技術、經驗以及資源、理念等帶到幫扶地區,實現“輸血式”向“造血式”幫扶的跨越。

        2017年起,天柱、三穗兩縣的基層干部分批到華僑城集團旗下景區進行掛職鍛煉,并計劃聯合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組織鎮基層干部到深圳系統學習旅游管理專業知識,為開發地方旅游產業培育人才。

        畢大松說,除了集團層面積極實施貧困地區對口幫扶外,華僑城旗下各單位也紛紛響應號召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比如,成都華僑城深入四川石渠縣開展幫扶,自2015年以來為當地捐贈了價值150萬的暖冬物資和新牧民計劃幫扶物資;華僑城資產管理分公司牽頭聯合多個兄弟單位持續7年對清遠英德市望埠鎮第二小學開展“一雙手、一份情”愛心樂助活動,累計捐贈了價值21萬余元的學習和生活物資;北京華僑城認真響應朝陽區南磨房鄉政府,向對口幫扶的河北省張家口陽泉縣辛堡鄉捐贈扶貧資金,幫助村民解決長期無生活飲用水問題;重慶華僑城積極推進重慶巫溪縣紅池壩旅游項目,以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助推紅池鎮脫貧攻堅。形成多方有效聯動,將關愛延伸到基層,以實際行動詮釋央企踐行社會責任的初心。

        段先念表示,華僑城集團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場攻堅戰中,繼續踐行央企的擔當精神。在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地過程中,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走保護和開發并重、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助力幫扶地區早日啃下脫貧這塊“硬骨頭”,向社會交出一份滿意的扶貧工作答卷。(特約通訊員 羅云和)

        打印

         

        關閉窗口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资源官网|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 最近2018中文字幕在线高清下载|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а√天堂中文官网8|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