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辦公廳 發布時間:2016-03-14
[本報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依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有資產監督管理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編制。本報告主要包括:概述、國資監管信息主動公開工作情況、依申請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其他情況、2016年工作措施等五部分。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一、概述
2015年,國資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歷次全會精神,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依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監管信息公開暫行辦法》,完善信息公開工作機制,規范信息公開工作程序,積極開展信息公開相關研究,國資監管信息公開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二、國資監管信息主動公開工作情況
(一)充分發揮門戶網站信息公開主渠道作用。
2015年,我委網站共編發信息6588條,其中委內信息300條,央企信息3470條,地方國資信息1968條,各類專題信息850余條。一是做好熱點專題信息發布。制作并發布“國資委‘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一帶一路”、“中央企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央企業全力維護股票市場穩定”、“2014年國資監管工作回顧”、“走進新國企系列”、“圖說新國企系列”、“中央企業校園招聘”、“央企勞模先進事跡”、“國企敬業好員工”等熱點專題29個。二是組織做好《要點》的落實工作。繼續做好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工作,公開發布2015年度部門預算(含“三公”經費預算)、2014年度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支出情況。推進國資監管信息和中央企業相關信息公開,及時公開中央企業總體經濟運行情況、2014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中央企業改革重組、重要人事變動、外派監事會對中央企業2014年度監督檢查情況、中央企業校園招聘、國資委巡視組進駐中央企業開展巡視工作等信息。開展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問題的研究,明確了指導思想、總體原則和推進思路。三是積極推進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答復的主動公開工作,在國資委門戶網站開設專欄,公開建議和提案復文23件。
(二)積極拓寬平臺載體,創新信息公開形式。一是利用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發布信息。發布微博4384條,發布微信343期1800余條,通過今日頭條、搜狐新聞客戶端發布信息1144條。發起17次微直播、1次微訪談活動以及網絡直播發布活動。跟蹤發布“一度電的旅程”、“一粒米的前世今生”等7次“走進新國企”活動,開展6期“對話新國企”活動。二是編輯出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4期,并贈閱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中央檔案館等。
(三)加強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對《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等多個重要文件及時進行政策解讀。一是就《指導意見》及中央企業提質增效有關情況參加國新辦例行政策吹風會2次,組織開展“創新驅動發展”專題新聞通氣會1次。二是《指導意見》出臺后,在新華網刊發答記者問,在人民日報、求是雜志發表了國資委黨委、黨委中心組文章,組織10家中央企業、10個地方國資委撰寫貫徹落實《指導意見》解讀文章,通過《新聞聯播》等傳遞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權威聲音,組織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接受新聞媒體集中采訪2次。三是組織《國資報告》發布“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全解讀”特刊。
三、依申請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2015年,國務院國資委共受理依申請信息公開申請84件,辦結率100%。應訴國資監管信息公開行政訴訟案件6件,其中勝訴3件、部分勝訴1件、原告撤訴1件、在審1件。收到行政復議申請5件。
四、其他情況
2015年,國務院國資委沒有收取任何關于國資監管信息公開方面的費用。
五、2016年工作措施
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歷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國資監管和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制度,扎實推進國資監管和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