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生:“四試一加強” 向改革要效益
王會生:“四試一加強” 向改革要效益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9-03-15
3月8日,全國政協常委,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會生做客“對話新國企?智造高質量”系列訪談。在提到下一步國投的改革將如何推進時,王會生表示,國投形成了“四試一加強”的改革試點經驗,始終在調整結構、改革創新。
國投作為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百城百縣百企之一。王會生提到,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來,國投進行了許多大膽嘗試,形成了“四試一加強”的改革試點經驗。
“第一是試方向,國投提出發展的方向就是兩句話,一個叫做命脈,一個叫做民生。第二是試機制,國投采取了大膽的授權,對作為真正市場主體的二級企業充分授權,達到改革最終的目的——市場化、有活力。第三是試管理,過去國投總部職能較多,權力下放以后,重塑總部職能,形成“小總部、大產業”,總部僅管住幾個主要的方向即可。第四是試監督,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和企業發展的健康問題,在這種大環境下,要做到既能權力放得下,又能接得住,還能行得穩,需要加強監督,構建一個大監督體系,保證改革和發展的健康。第五是加強黨的建設,國投創造了“卓越黨建”模式,從上到下,特別包括到基層黨組織都能夠把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出來,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出來。”王會生介紹說。
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有些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存有疑慮,有的國有企業擔心影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而有的民營企業則擔心沒有話語權。對此,王會生的觀點是,要建立有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目前設立的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是一種制衡,但只是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制衡,沒有形成股權制衡。有效制衡不僅要體現在體制安排上,更應體現在股權比例上。兩個不同所有制的企業,應該更好地結合起來,讓大家向著打造中國民族品牌的共同目標邁進,克服包括制度安排、法律定位、監督約束等方面的問題,在公平的前提下合作,實現真正的混合所有制,而不是簡單的民企和國企往一起湊。”王會生表示,“混改推進得好的,都是雙方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下,按照各自的需求走到一起,真正達到了市場化、有活力的目標。”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