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庫  >  國資國企聚力決勝脫貧攻堅  >  先進引領 > 正文
        國家電網張雷威堅守19年扶貧路

        文章來源: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  發布時間:2019-10-16

        張雷威,1955年6月生于陜西米脂,1972年參加工作,曾任國網榆林供電公司工會主席等職務。自2000年起,連續扶貧19載,先后參加“萬名干部下農村”“千企千村”“兩聯一包”“駐村聯戶”等活動,分別在神木、吳堡、米脂等6個縣區19個鄉鎮為56個村12000多村民群眾開展扶貧工作。其中,2002年至2004年底,任榆林市神木縣芹菜溝村駐村干部;2005年至2011年底,任吳堡縣扶貧干部、掛職副縣長;2012年至2015年,任國網陜西電力扶貧隊駐米脂縣李站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等職務。2015年6月退休后他仍然堅守義務扶貧一線。他被各界稱為無怨無悔的扶貧老黃牛,先后獲得陜西省勞動模范、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堅守十九年扶貧,張雷威任勞任怨,兢兢業業,退休不退崗,退休不退責,他愛農村、愛農民、更愛從事了19年的扶貧事業。村民信任他,把他當成自家人,有鄰里糾紛、家庭不和、生活困難第一時間都會去找他,老張非常耐心的去處理這些“家務事”。他將一批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熱愛精準扶貧工作、具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勞動模范、第一書記、農業專家等社會各界精英人士組織起來,成立陜西第一個“金點子”脫貧攻堅義務咨詢服務隊,發揮團隊成員豐富的扶貧工作經驗,為農村脫貧攻堅出主意、想辦法、解疑釋惑。

        縣政府外群眾集體“請愿”老張不能走

        2017年4月6日上午,米脂縣政府突然有大批群眾集體“請愿”,手持70多戶村民聯名寫信,摁紅手印請求政府讓老張留下來,繼續幫助大家脫貧。

        按照當地政府對駐村干部的任職標準,已經退休兩年的張雷威已不符合相關要求,并擬退出扶貧工作。李站村村民聽到這一消息后十分不安,包括入股合作社的40戶貧困戶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老張就是自己村里人,更是“自家人”,平時鄰里糾紛、家庭矛盾找老張,村上獲取先進資訊找老張,謀劃產業項目找老張,老張帶領大家成立的養牛合作社已經建成并引進88頭牛犢,目前長勢都不錯,大家都已經看到了希望,作為村民心中“自家人”的張雷威更不能在這個節骨眼離開。為了能讓老張繼續留下來幫助他們脫貧致富,70多戶村民自發組織向當地政府請愿,并在聯名信上摁紅手印請求政府讓老張留下來,米脂縣政府高度重視,縣領導親自接待并答復各位村民,在征求老張本人的意見時,他毫不猶豫的說:“我熱愛農村,我喜歡和農民在一起,我更想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只要身體允許、鄉親們有需要,我會一直干下去”,最終經過溝通協商,老張留任李站村繼續進行扶貧工作,“請愿”的村民也滿意而歸。

        掛職副縣長讓小產業變成“搖錢樹”

        2005年,陜西10地市選拔“省級兩聯一包”扶貧干部,張雷威被推薦為吳堡縣掛職副縣長。

        張雷威深入田間地頭調研,精心組織脫貧項目。一次檢查水利工程,在山道意外摔倒,差點掉下懸崖,腳部三處骨折。僅僅臥床27天,他就瞞著家人,腳部帶著石膏,柱著雙拐到扶貧項目工地查看,被吳堡人民贊為柱拐扶貧的好縣長。

        吳堡縣山大溝深,是有名的守著黃河沒水吃的國定貧困縣。為解決人畜安全飲水問題,張雷威跑前跑后為岔上鄉等六個村子建起高抽站,為不具備建高抽站的劉家里等4個村子每家建起蓄水窖,解決了高山貧困村民的吃水問題。

        張雷威是研發新工藝的能手。在吳堡縣馮家墕等村,他研發了智能紅棗烤爐,一爐頂6、7個人的生產效率,徹底改變了紅棗加工傳統局面。在車家塬村,他發明了新式蠶繭烤爐,改變了村民只會賣鮮繭而不會深加工的初級生產模式,幫助村民辦起蠶絲被加工廠,拉長了產業鏈,蠶農收入從3000元增長到10000多元。在張家山鎮冉溝村等傳統手工掛面村,他改良了手工生產流水線,把以家為單位的手工作坊,變成手工掛面專業合作社,安排就業貧困村民50多人,年產值實現300多萬元。

        為解決下山畔村紅棗的病蟲害,張雷威爬山過坎調研,論證解決方案,修建15口集雨水窖,協調專業技術員教會村民防治蟲害、種植棗樹,一年時間,該村1820畝棗樹變成了村民的“搖錢樹”,被吳堡縣確定為千畝紅棗豐產示范園,被有關部門確定為“一村一品”省級示范村。

        在深砭墕村,張雷威為貧困戶改進種羊,全村養羊從不足200只發展到1200多只,養羊專業戶年收入少的達到8萬元,多的達12萬元。他研究羊糞的循環利用,聯合農業開發公司,把羊糞用于山地蘋果和核桃,增加了貧困戶收入。該村成為陜西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引起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時任省長、省委書記先后深入該村調研指導工作。

        一村一品精準扶貧催生好光景

        多年扶貧工作,張雷威成了專家。他提出“一村一品,一戶一策”扶貧理念,在國家還沒有提出精準扶貧政策時,已經超前在扶貧一線發揮作用。

        在米脂,他逐村逐戶上門調研走訪,召開村民大會,制定精準脫貧規劃和年度實施目標;手把手傳幫帶,帶著壓茬輪換的新隊員一起進村,學習三農知識,融入農村生活。沙家店鎮高家圪嶗是養雞專業村,活雞雞蛋交易,白天天熱不好操作,容易死雞;晚上交易,光線不好,容易出現數量和質量矛盾。張雷威為該村建設了40盞6米高的太陽能路燈,成為了榆林市第一個光伏點亮工程,不僅實現了養雞增收,而且又發展了美麗鄉村旅游項目。

        在橋河岔鄉七里廟村,他自費帶領5位村民去綏德縣、山西省文水縣、大同市廣靈縣、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考察香菇種植,建了2個香菇大棚,既增加村民收入渠道,又豐富米脂人菜籃子。近幾年,他自費考察就花了幾萬元。

        產業脫貧合作社“編織”致富“產業鏈”

        2014年在米脂縣李站村扶貧時,張雷威調研后提出脫貧新方法:根據不同年齡段,分類開展“適度養殖、長+短”精準扶貧。

        第一類,50至60歲,身體健康,會農村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采用舍飼養羊、適度養殖。第二類60至70歲,有一定勞動能力,但不能勝任強重體力勞動。由村民自購一頭秦川母牛,扶貧資金再購買一頭母牛。第三類病殘勞動能力不足的,選出群眾威信高、富有擔當的精明人,能人帶動,共同致富。張雷威根據分類,給貧困戶提供種羊和種牛,修建標準化的圈棚,配套鍘草機,實現了村民當年投資、次年脫貧、三年致富。

        “長+短”,短線養牛養羊,見效快;長線建立脫貧致富“產業鏈”,用牛糞和羊糞改良土壤,種植山地有機蘋果。養殖業的短,結合種植業的長,互補發展。李站村由12頭牛發展到56頭牛,26只羊發展到近300只羊,并幫扶辦起了村畜牧獸醫治療室,牲畜看病防疫不出村。

        2017年,張雷威帶領大家成立了米脂縣和富順養殖專業合作社,兩個村集體加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戰略村級經濟實體。經過2018年的不斷努力,目前,該合作社投入建設資金60多萬元,整合村民土地6.2畝,社員67戶,其中貧困戶42戶,占總成員的63%,非貧困戶25戶,占總成員37%,70歲以上的老年人14戶,占比20.9%,殘疾人14戶,占比20.9%,已經采購關中秦川牛等四個品種86頭,遠期計劃養殖120頭以上肉牛,達到中型養殖場規模。2019年3月,該合作社為42戶貧困戶頒發了股權證,貧困戶成了股東,10月將進行第一次分紅。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牛價格周期波動,張雷威提出打造富硒農業產業村的想法,并專門走訪晉陜蒙富硒產品旗艦店,考察山西晉中、陜南安康紫陽等富硒地區,不斷向中科大富硒農業方面的專家和博士學習。這種富硒農業模式,從富硒種植入手,形成富硒谷類、富硒飼草、富硒山地蘋果等富硒產品,通過養殖,形成富硒牛肉和羊肉,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人民增壽的長久產業鏈。

        2019年3月,在考察富硒產品途中,他又兼程到河北方銳青貯機生產廠,調研考察適合壩地和坡臺地生產的單行玉米收割青貯機,該機器日收割玉米20畝,能夠解決地形地貌復雜,不能使用大型農業生產機械的問題。

        由點到面“金點子”服務擴大為脫貧攻堅智囊團

        19年的扶貧工作,張雷威被群眾稱為“點子王”,他提出的適度舍飼養殖理念,能盡快實現“年初實施,年底見效;次年脫貧,三年致富”的目標,已經在榆林南部山區實踐并取得了成功,案例得到楊凌農科院黃土高原治理專家魯向平教授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2018年7月,在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牽頭成立了陜西第一個金點子脫貧攻堅義務咨詢服務隊,免費為農村脫貧攻堅出主意、想辦法、解疑釋惑,已經為佳縣尚高寨徐家西畔村、清澗縣雙廟鄉下張家山村、米脂縣桃鎮鄉前王坪村做過產業指導,制定了“合作社所有,分戶代養,利益共享”為原則的養殖專業經濟組織合作社、粉條加工合作社等,深受駐村工作隊和貧困村民歡迎。

        陜西省高度重視張雷威的扶貧工作經驗,多次在省市工作會議上,請張雷威作扶貧工作經驗介紹,在全省扶貧干部培訓班和掛職副縣長培訓班上講經傳道,在全省“第一書記”培訓班授課。雖然已正式退休,但他仍然擔任榆林市總工會精準扶貧總顧問,榆林市政協各界聯誼會農業組副組長,為榆林市脫貧攻堅工作獻計獻策。

        2016年1月,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在米脂調研精準扶貧工作時,聽了張雷威的工作匯報,高度肯定:張雷威同志是一個企業干部,已成為扶貧工作的內行,對精準扶貧有思路有辦法。

        張雷威的工作,得到了群眾、政府、各界和媒體的高度肯定,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工人日報等十多次專題報道他的事跡,他也先后榮獲“2014年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省優秀第一書記”等光榮稱號。他始終把貧困村當作自己的家、時刻牽掛貧困戶,用堅守撐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希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作為黨和國家政策的堅定執行者和堅守者。

        【責任編輯:李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一| 91天日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天堂а√在线地址中文在线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