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術集團哈量熱加工公司劉全文:弘揚勞模精神 勇克技術難關
通用技術集團哈量熱加工公司劉全文:弘揚勞模精神 勇克技術難關

文章來源: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03-23
疫情發生以來,防護服、口罩需求劇增,醫用防護服產能“卡脖子”環節的生產設備——壓條機一機難求,限制了防護物資生產。通用技術集團中紡院中麗制機緊急受命,火速組織壓條機技術研發生產,但為壓條機配套的關鍵件“小剪刀”需要調動跨行業的刀具制造工藝專業人員進行攻關。
針對此情況,哈爾濱市第三十七屆勞動模范、通用技術集團哈量熱加工公司真空工段工藝員劉全文主動請戰,接下了這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從“圖紙”到實物,“小剪刀”的生產要經過火前工序、淬回火加工、火后加工等多道工序,而距離為50臺壓條機提供配套“小剪刀”的時間只有6天,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接力生產戰”。
劉全文負責的淬回火加工工序是整個生產過程的中間環節,也是產品能否制造成功的關鍵一環。零部件因特殊的構造在淬火過程中極易因降溫過快導致局部開裂報廢,而特殊幾何圖形淬火開裂在當前也是一項技術難題。面對困難,劉全文迎難而上,根據二十多年的熱處理經驗,決定運用特殊材料對零件易開裂部分進行緩冷處理。但緩冷所用的材料如何用、用多少,成為考驗劉全文的又一項難題。經過對圖紙和產品生產工藝的反復推敲,“小剪刀”熱處理加工難題終于被他攻克。從零開始的加工任務,劉全文僅用了1天的時間實現了邊設計、邊攻關、邊生產、邊改進,最終比要求交付時間提前1天完成工序任務。劉全文不畏困難的勇氣和精湛的專業技能踐行了勞模精神。
通用技術集團中紡院中麗制機和各相關兄弟單位協同作戰,經過9天的連續奮戰實現了第一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機電聯調試車一次成功。隨后,第一批2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樣機正式下線,并開始首批設備量產工作,全力馳援抗擊疫情防護物資生產前線。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