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塔:深化共享協同 助力5G新基建高質量發展
中國鐵塔:深化共享協同 助力5G新基建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人民郵電報 發布時間:2020-05-28
5月8日,在中國鐵塔江蘇鎮江分公司與國網鎮江供電公司深化共享合作下,三家運營商5G基站成功在江蘇鎮江五峰山長江大橋兩端的跨江電力塔上架設,實現跨江大橋引橋段及周邊5G網絡良好覆蓋。僅在江蘇,鐵塔公司已共享使用超300處電力桿塔。在四川成都,市、縣兩級政府辦公區帶頭進行5G網絡覆蓋,明確均由鐵塔公司統籌建設,并且明確場租、電費、進場費“三免”開放。
隨著5G新基建提速,中國鐵塔進一步發揮統籌協調優勢,進一步深化共享協同,全力支撐5G新基建經濟、高效、規模部署,為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信息通信基礎,為數字經濟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
深化共享助力5G基站高效規模部署
中國鐵塔成立五年多來,與電信企業一起深化共建共享,新建鐵塔共享率由14%提升至80%,支撐物理站址規模增長了1.2倍,助力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動寬帶網絡,資源利用效率和基站建設速度顯著提高。
5G時代,頻率更高,站址更密集,基站設備功耗更大,投資規模十分巨大。如何快速、低成本地規模化建設5G基礎設施成為通信行業乃至全社會的熱切關注。中國鐵塔提出,進一步強化市場導向、客戶導向,以更大程度共享已有資源、更多利用社會資源、探索更靈活多樣的服務模式,著力降低5G、室分等建設運營成本,快速經濟高效推進5G新基建發展,讓信息通信發展成果更廣泛、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升人民福祉。
在西藏珠峰,中國鐵塔充分利用珠峰周邊已有的通信站址資源進行改造,支撐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珠峰短時間內建成3座5G基站,支撐中國移動實現1處5G基站快速裝載開通,并積極協調實現幾個重點站址多年未協調成的市電引入,有力保障了珠峰精準測量,最大化節約了建設成本,最大化保護了珠峰環境。
在京張高鐵,中國鐵塔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356個宏基站的鐵塔、機房等站址設施全部是2~3家運營商共享共用,還積極爭取鐵路部門支持跨行業共享利用6座鐵路通信鐵塔、37處電力箱變、150處設備洞室和83公里槽道。沿線10個車站的網絡覆蓋,天線設備完美融入環境。
在大興國際機場,中國鐵塔最大化利用已有資源,創新移動網絡綜合覆蓋方案,高質量滿足了移動、電信、聯通、首信、正通五家單位的通信公網、政務專網的覆蓋需求。在飛行區利用機場內93處高桿燈以及建筑物資源建設小微基站,在航站樓內采用新型室內覆蓋技術支撐電信企業實現信號優質覆蓋,在機場周邊重要交通道路建成宏基站95個,其中2家電信企業共享的基站達到94個,3家共享有41個,相比各家電信企業單獨建站,節約了65%的投資成本。
在另一個國際航空樞紐——正在加緊建設施工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各家電信企業的公網基礎設施和空管局、經信委、機場管理方等的信息化建設需求均由中國鐵塔統籌。中國鐵塔在實現各家電信企業充分共享的基礎上,將72個通信覆蓋點共享為監控點,239個跑道監控桿共享為室分覆蓋點,并依托優勢建設機場高速ETC備電設施項目,為各方大大減少溝通成本、施工成本、時間成本。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將于2020年內在主體工程完工前交付使用。
據了解,截至4月初,中國鐵塔累計建成5G基站站址超20萬個。超過97%的需求通過利用存量資源滿足,同時新建的1346個地面站址中,利用社會資源416個,占比31%。
協同聯動著力破解5G基建難題
針對5G建設中遇到的選址難、進場貴、電費開支大等難題,中國鐵塔一方面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努力推動政策落地轉化成生產力;另一方面,積極發揮“統一協調、統一入場”的優勢,會同各電信企業開展聯合行動,力爭“零場租、零協調費、低電價”,為電信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助力5G低成本規模部署。
中國鐵塔牽頭行業,努力推動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入規”“入法”,回歸與水電氣暖等一樣的公用基礎設施地位。多數省明確由鐵塔公司統籌5G站址規劃,吸納鐵塔分公司加入當地規委會,27個省份出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地方保護立法,25個省份193個地市將5G難點站納入站址級督辦清單,14個省份出臺建筑物通信建設規范,26個省份的218個地市鐵塔公司代表行業入駐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將圖審和驗收嵌入行政審批流程。中國鐵塔積極與鐵路、電網、房地產、市政交通、高校、醫院等合作,其中與超過10個大型房地產企業對接合作落地,面向5G發展,制定通信網絡室內外標準化、一體化覆蓋方案。
各地鐵塔公司不斷推動將爭取的政策落地,為行業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例如,中國鐵塔四川分公司依托政策獲取需求,推動成都市政府出臺37份“硬核”支持文件;成立物業聯盟,聯合三家電信企業,實現低場租和低電價進入,統籌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所有宏站、室分和微站需求。
針對5G電費負擔重問題,中國鐵塔聯合各家電信企業,積極爭取電價優惠,大力推進“轉改直”(“轉供電”改“直供電”)。在鐵塔公司的推動下,目前遼寧、山東、山西、海南、內蒙古等多省(區)出臺通信用電優惠政策,加大5G用電支持力度。在山東,省工信廳、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等17個行業主管部門聯合印發專門通知,除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基站建設運行過程中強制收取進場費、協調費、分攤費等費用,還明確由電網企業與鐵塔公司建立直供電改造推進機制,由省市場監管局、發改委對轉供電單位的電費價格加強監督檢查,嚴查涉及5G基站的價格違法案件。煙臺東山賓館是市政府重要的對外接待賓館,現已建成一處5G基站,使用的卻是高價電,很快遭到《問政山東》曝光,高價電問題有望解決。
針對5G基站建設中的一些相關技術難題,中國鐵塔聯合電信企業和設備廠家開展技術攻關,完成了電力削峰填谷、智能備電控制單元等創新試點工作,提供性價比更高的電源解決方案。結合5G室分部署需求,中國鐵塔聯合產業鏈共同研發適應5G技術特點的新型共享室分產品。一方面推進5G無源室分共享創新,豐富低成本解決方案,如引導產業鏈研發全頻段POI,實現2G/3G/4G/5G全面共享;研發5G新型漏纜,解決5G高頻段損耗大、傳輸距離過短的難題,在地鐵隧道場景實現5G與4G同覆蓋。另一方面推動5G有源微站共享產品研發,一套5G微基站實現多家共享,簡化5G室分部署,最大化降低實施難度。目前,中國鐵塔牽頭制定的5G共享無源室分產品標準,在24個城市與電信企業聯合推動34個5G室分試點項目建設,驗證廣角漏纜和無源分布系統等低成本5G室內覆蓋方案的覆蓋效果,可為電信企業提供更經濟合理的5G室內覆蓋方案,有效降低投資成本。
近日,中國鐵塔浙江省分公司聯合三家電信企業和華為公司進行技術創新,在杭州地鐵6號線一期定標站雙浦站站臺站廳和隧道區間進行5G網絡覆蓋試點,在地鐵線路站臺站廳和隧道中同時開通三家運營商5G商用信號并且實現電信、聯通5G共建共享。該覆蓋方案采用兩根新型5/4全頻段漏纜﹢5G全頻段POI實現5G雙通道組網,站臺站廳采用2G/3G/4G傳統室分﹢ 5G新型室分lampsite實現5G四通道組網,并且在區間隧道和站臺站廳都實現了電信、聯通100MHz共享載波的5G共建共享方案,成為地鐵5G商用技術方案和網絡建設模式的一大創新。
社會化共享“通信塔”為千行百業賦能
中國鐵塔因共享而生,與共享同行。隨著5G領跑新基建,中國鐵塔將深挖共享潛力,加快從行業共享邁向社會共享,為千行百業賦能。
在5月12日全國防災減災日,中國鐵塔與國家林草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依托遍布全國的通信塔桿資源及專業化能力優勢,為林草系統提供建設、維護、監測平臺等一攬子支持,共同促進林草信息化建設快速、經濟、高效發展,助力國家林草局在森林草原防火監控、病蟲害監測、沙塵暴預測預報監測、林草資源監控及應急通信保障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資源保護及防災減災治理能力。雙方合作基本建成的河北森林草原防火視頻監控項目,有力地彰顯了中國鐵塔對社會的“共享效益”。該項目利用中國鐵塔點多面廣的站址資源及塔高優勢,通過在通信鐵塔上加裝可視和紅外雙光譜云臺攝像機,實現3至10公里監控范圍內火情早發現、早處置,確保“打早、打小、打了”,從而搭建一套完整的森林草原防火視頻監控系統。自2019年11月開建以來進展迅速,短短半年多時間已建成監控點位4536個,為河北省春季森林草原火災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河北省林草局火災預防處處長孫樹堂介紹,過去采用的林火監測手段主要有地面巡護、瞭望臺監測、衛星遙感等方式,受氣象氣候條件、資金及人員投入、地形地勢、交通、林區通信條件等因素影響大。現在的林草視頻監控系統能夠比原衛星監測系統早10分鐘預警,而且不受天氣和時間影響,可全天候巡航。相比較傳統人防方式,既大幅提升了防火效率,又大幅節省了防護成本。河北省政府4月16日召開發布會介紹,今年一季度,河北共發生森林火災6起,大幅減少25起,同比下降八成。清明節期間,未發生森林草原火災,首次實現“零火情”。
今年4月,中國鐵塔參與申報的國家重點專項項目“城市大規模建筑群地震災害風險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在科技部正式立項。該項目屬于科技部“重點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重點研發計劃,將重點在監測系統研發、災害評估體系建立、工程應用驗證等方面開展專項課題研究。
另外,在環保方面,中國鐵塔積極協助環保部門治理霧霾,利用點多面廣的通信鐵塔掛載優勢,實施了“2﹢26”空氣質量網格化監管項目,一周內在兩個直轄市和26個城市完成超過1000臺PM2.5設備的部署;在天津、河北、安徽等地,依托鐵塔資源高效建成的“秸稈焚燒”高架視頻監控環保項目,可實現全方位、全天候對轄區內涉農區域破壞大氣環境質量的秸稈焚燒情況進行監控,精準提升監控效用,有效解決了環保監管難題。在地震監測方面,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依托中國鐵塔資源能力優勢,在全國部署超10000個點位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一般站項目,進展也很迅速,并在部分已經建成的地方開始發揮重要作用。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全國分鐘級儀器地震烈度速報與重點地區秒級地震預警。在氣象預警方面,中國鐵塔發揮資源優勢,與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攜手,在綜合氣象觀測網建設、觀測載體共建共享應用、數據信息服務和基礎設施維護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高質量推動國家氣象觀測事業發展。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但一只一只放,還是一群一群放,效益大不一樣;一鍋水煮餃子,一個餃子也是煮,一笸籮餃子也是煮,但平均火耗大不同,效率也大大不同。”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副會長武鎖寧以比喻的方式生動形象地表示,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業監控管理需求越來越廣,監控的對象也越來越多,是一個系統建一套網,還是通過資源的共建共享來監管,不同的思路效果大不一樣。國家林草局與中國鐵塔合作,通過在通信鐵塔上加掛特用終端的方式,進行草原防火、沙塵暴、病蟲害、林草資源監控監測,是高效、綜合利用社會資源的好辦法。其實,無論火警還是蟲災,無論是沙塵動向還是動物活動軌跡,通過不同感應系統得到的信息,都可以轉化成以0和1表示的數據。而點多面廣的通信鐵塔,為科學的抽樣和結構化分析提供了理想載體。中國鐵塔利用優勢資源,支撐政府相關單位對監測的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挖掘,將進一步提升數據的意義和價值,更加值得鼓勵和提倡。
新基建,新使命,新擔當。中國鐵塔將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牢記共享初心,在供給側深化共享集約,全力支撐5G網絡經濟高效規模部署,并積極推動“通信塔”與“社會塔”相互轉換,把海量站址資源打造為新基建發展的堅實基礎,為不同行業客戶提供站址資源服務及綜合信息服務,支撐萬物互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