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藏族姑娘上網課,不用爬2小時雪山追“信號”了
新華每日電訊:藏族姑娘上網課,不用爬2小時雪山追“信號”了

文章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發布時間:2020-05-28
從2月下旬起,21歲的藏族姑娘索巴桑姆每天會拿著手機,走兩個小時山路,一路爬到家鄉附近的一座高山上,一邊放牧一邊聽網課。陪伴她的,是雪山上的陽光,還有成群的牛羊。
索巴桑姆是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消防救援技術專業的學生。“上大學前,在家鄉講藏語,外出求學語言交流障礙給學習帶來了困難。”索巴桑姆學習非常認真,疫情期間,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開展“停課不停學”網絡授課,她每天按時學習。
“雖然村里網絡信號不好,但我覺得這不能成為放松學習的借口。”電話里,索巴桑姆這樣告訴記者。
尹莉在《應用文寫作》在線課程中與同學們互動。
索巴桑姆的學習情況,被千里之外、屏幕之后的老師尹莉發現了。
“她選了我的《應用文寫作》在線課程,我發現她的進度比別的同學慢。”尹莉說,她主動聯絡索巴桑姆,把加快學習進度的建議發給了她,“來自西藏的同學漢語基礎相對弱一點,進度慢一點也是正常的。”
不久后,尹莉卻發現,索巴桑姆基本能跟上教學節奏了。直到2月24日,尹莉的課程開啟了線上直播課堂,她才了解到,跟上學習進度背后,這個女孩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第一天開直播時,索巴桑姆沒能在線簽到。不久后,尹莉收到她從在線課程平臺發來的信息。桑姆說,因為防疫原因,自己不能前往鄉鎮和縣里上網,家在牧區,由于天氣嚴寒、冰雪覆蓋,網絡信號不太穩定。“我去山上信號好一點,但去山上離我家很遠,要走兩個小時才能到。”
索巴桑姆向老師講述網絡信號不好。
索巴桑姆口中“信號好一點”的山,是海拔4500多米、氣溫可低至零下十余度的雪山。在她發來的照片里,尹莉看到,這個姑娘蜷著身子、戴著手套,在雪山明晃晃的陽光下,用手遮擋著手機屏幕,聚精會神聽課、寫筆記……
“一群黑色的那些是牦牛,黑白都有的是羊。”一張照片里有成群的牛羊,索巴桑姆告訴尹莉,她就是這樣一邊放牧,一邊學習。
這樣懂事的索巴桑姆,讓尹莉淚目。“那一瞬間,我非常自責。作為老師,我知道得太晚了。我一想到她拿著手機爬兩個小時山,找到信號聽課,就覺得孩子太不容易了。”
尹莉問索巴桑姆,條件這么艱苦,為什么還堅持想學習?“孩子跟我說,自己漢語基礎比同學弱一些,如果不好好學,可能會掉隊,所以想抓住一切機會。”
于是,尹莉把每次直播的內容錄制成視頻發給索巴桑姆,還把她家中網絡信號不好的情況發在朋友圈求助。很快,尹莉收到了朋友們的回復,“網絡信號不好,可以在微博上求助”。
尹莉將這個辦法轉告索巴桑姆,可她卻沒有微博。
3月2號,尹莉注冊了微博賬號,發了一條微博:“我有一個學生,叫索巴桑姆,家在西藏地區,她那的網絡信號很不好,沒有辦法開展線上學習,每天要走兩個小時爬到山上才能信號好一點……”
尹莉的求助微博截圖。
大約半小時后,中國鐵塔官方微博通過私信聯系尹莉:“我們通知分公司及時跟進了解情況。”“咱們一起努力,希望早點幫助學生解決信號問題。”
負責運營官微的“小編”蔣水林甚至給尹莉發來了自己的個人微信號和手機號。他說,“我本人去過西藏五次……如果孩子今后上學有困難,我愿意盡我所能幫助。”
這條信息,讓尹莉再次眼眶濕潤。“覺得很溫暖,這么多人都愿意伸出援手。”
3月2日,工作人員和村干部來到索巴桑姆家中,幫助她解決網絡信號的問題。
溫暖還在繼續傳遞——當天下午,工作人員和村干部就來到了索巴桑姆家中,幫助她順利解決了網絡信號的問題,索巴桑姆不用再爬上雪山聽課,在家里就能接收網課直播。
“他們還給我帶來了鉛筆盒、鋼筆、筆記本等,真的很感謝。”索巴桑姆說。
網絡信號的問題解決了,尹莉又有新的擔心:孩子上網課的流量夠嗎?于是,她又給孩子的手機號充值了流量包。
記者了解到,在索巴桑姆的困難解決后,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受到啟發,已經開展了摸底調查,希望盡力找到所有面臨類似困難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安排幫扶措施。
如今,在雪山上一邊放牧一邊聽課的索巴桑姆,可以坐在家里聽網課了。“網絡很好,實時互動也不會卡頓。”漢語說得還不太流利的索巴桑姆,向老師表達了質樸的感謝:“心里有很多感動,很難用言語表達出來。老師,你對我的關心,我會記在心里一輩子。”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