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創新幫扶思路,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創新幫扶思路,助力脫貧攻堅

文章來源: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1-12
摘要:根據國務院扶貧辦有關文件精神,自2013年起與陜西省白水縣結對幫扶以來,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材)始終將定點扶貧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政治使命,堅持從貧困縣脫貧攻堅實際出發,從定點縣所急所需出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幫助貧困群眾切實實現脫貧致富,中國航材將產業扶貧作為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不斷創新幫扶思路,加大扶貧力度,從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引入、扶貧培訓、產業項目支持等方面分步實施、精準持續幫扶,有效激發了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促進定點縣扶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對推動定點縣扶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建立穩固持續“造血”機能產生積極的作用和成效。
關鍵詞:脫貧攻堅 產業幫扶 造血增收
背景PART 01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中國航材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扶貧辦及國資委關于定點扶貧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以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強化幫扶舉措,針對定點縣陜西省白水縣扶貧產業不足的問題,將產業發展作為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幫扶措施,筑牢脫貧根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責任行動PART 02
2019年,脫貧攻堅已進入到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鞏固和拓展產業扶貧成果。中國航材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項目作為定點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精準、長效、創新”的三大原則,不斷創新產業幫扶模式和方式方法,助力貧困地區建立穩固持續“造血”機能,進一步筑牢脫貧根基,獲得當地干部群眾的好評。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扶貧責任
集團公司黨委始終將定點扶貧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成立了集團公司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擔任組長,親自研究部署和統籌推進扶貧工作,下設辦公室負責定點扶貧工作具體執行。同時,集團總部先后選派5名優秀干部到定點縣掛職扶貧、駐村開展幫扶工作。
集團公司將定點扶貧工作納入集團三年滾動規劃同安排、同部署,每年均多次召開扶貧工作專題會議,制定計劃、明確重點任務目標、推動定點扶貧工作落實。集團扶貧領導小組統籌謀劃具體扶貧項目和幫扶措施,扶貧項目組負責組織落實并協調解決相關問題;集團紀委書記親自帶隊赴縣檢查督導扶貧領域作風情況,從而建立起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推進定點扶貧的工作機制,保障扶貧工作高質高效落實并取得實效。
(二)注重扶貧調研,找準致貧問題癥結
精準扶貧的要義在于瞄準問題對癥下藥。在與白水縣結對幫扶這些年,中國航材堅持問題導向,實施精準把脈、靶向施策。為找準貧困癥結,確保精準滴灌、藥到病除,建立了集團公司定期調研機制,集團領導每年均多次到縣調研扶貧工作。
在深入村鎮、貧困戶家庭和當地企業走訪座談過程中了解到,白水縣由于地處關中平原向陜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全縣遍布著1200多條毛支溝,因此土地零散、干旱缺水,蘋果種植是當地群眾賴以生存的主要產業,沒有工業基礎、自然稟賦差、環境條件惡劣,導致扶貧產業不足且品種單一,從而嚴重影響了貧困村的發展,阻礙了脫貧攻堅進程。
中國航材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研究,確定幫扶思路和幫扶策略,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從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引入、培訓致富帶頭人、扶持合作社、指導項目管理及品牌建設等方面分步實施、精準持續幫扶,取得顯著成效。
(三)對癥精準施策,推動扶貧產業進步
1.完善基礎設施,破除貧困村產業發展的制約
白水縣的許多貧困村都坐落在深深的溝壑之中,交通不便、缺少水源、電路設施陳舊嚴重影響了村級經濟發展和群眾的生活質量。中國航材經過與地方政府反復對接,為助力補齊產業發展所需基礎設施短板、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先后投入資金440余萬元,幫助多個偏遠貧困村完善基礎設施,尋找水源建設滾水壩、凈化池及輸水管網到戶工程,貧困村138戶群眾645人徹底告別水窖,喝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建設通村路及巷道、架設高低壓電路設施、建設農田灌溉50“U”型渠,解決貧困群眾出行難、灌溉難問題,貧困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實質性改善,群眾日常下地耕作、運輸更為便捷,大大減少了蘋果運輸中的損耗,有效破除了制約貧困村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2.加強扶貧培訓,以“富腦袋”促進扶貧產業發展
扶貧必扶智,中國航材深刻認識到扶貧產業發展中“人”的關鍵作用,將提升幫扶對象自我發展能力、激發脫貧內生動力作為推動扶貧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對接內部、外部資源,通過集中授課、學習觀摩先進、現場示范指導等多種形式,累計培訓白水縣基層干部及合作社管理人員756人、農業技術人員63人、致富帶頭人20人。本著實用原則,傳授農村集體產業制度改革和經營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組織規范運作和管理、航天育種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蘋果種植和管護技術等各方面知識,有效提升了基層干部扶貧工作能力和水平,使貧困村原有的陳舊發展理念得到轉變,對提高當地農業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領頭雁”作用起到良好效果,為推動扶貧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3.創新幫扶模式,確保扶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為保障扶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中國航材結合白水縣實際情況,建立了扶貧產業長效幫扶機制,充分發掘、發揮當地優勢資源,因地制宜,立足長遠謀劃施策,一是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協調整合內部、外部資源,從“建強優勢產業、發展短期產業、打造特色產業”三方面重點持續幫扶,集中力量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二是采取“縣農投公司+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統籌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和產業扶貧項目實施。三是結合當地土地零散特點,建成小型示范園項目,易于復制和推廣,起到以點帶面作用。同時,通過集團公司與當地部門共同嚴管和督導,確保每個項目均達到依托當地企業規范實施與管理、持續帶動脫貧致富的目標,從而真正實現持續“造血”。
履責成效PART 03
(一)注重現代化管理,助力做強蘋果種植優勢產業。
中國航材以白水縣蘋果實驗站為技術支撐,已連續建成4個百畝蘋果產業扶貧示范園,為周邊群眾提供務工機會,為貧困群眾分紅增收,并將其作為縣里蘋果產業學習觀摩基地開展果業技術常態化培訓,以點帶面,從現代化管理、科學種植技術應用、扶貧模式等方面進行示范帶動,幫助貧困村、貧困戶提高蘋果產量和品質,推動定點縣蘋果種植現代化進程,使之真正成為百姓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中國航材白水蘋果產業扶貧示范園項目
(二)強化科技引入,補足蔬菜種植短期產業不足。
中國航材積極踐行科技扶貧,通過調研發掘白水縣設施農業基礎優勢,利用相關資源,引入航天育種科技為白水縣蔬果種植產業發展注入動能,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種苗提供+技術培訓+品牌建設指導等措施,市場價格比當地品種提高30%多,促使當地設施農業重新煥發新的生機。目前,當地種植戶及企業已開始自發購買航天蔬果種苗,種植范圍、面積和品種不斷擴大,激發了群眾開展產業脫貧的信心,真正起到幫扶帶動效果,并逐步補齊短期產業短板,推動當地扶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起到與蘋果種植長期產業互補的作用。
2019年中國航材支持古槐村,村民在蘋果幼園中露天套種的航天品種圣女果喜獲豐收
(三)發揮企業管理優勢,指導發展花卉培育特色產業。
為幫助貧困村解決扶貧產業不足、種類單一的問題,為貧困群眾創造更多收入來源,中國航材投入資金幫助和家卓村利用閑置的玻璃大棚建設花卉盆景培育基地,并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其現有銷售渠道進行市場化運作,實行種植、管理、銷售一體化經營,從而減少運營風險、節約運營成本,項目當年即獲得良好收益。同時,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航天蔬果種植采摘、當地特色美食開展鄉村游,使和家卓村從單一蘋果種植的貧困村變成周邊聞名的鄉村休閑游好去處。
上述項目先后投入扶貧資金800余萬元,通過長短期產業結合、特色產業補充,為助力當地建立穩固持續“造血”機能起到促進作用。2年時間,已累計帶動白水縣21個村集體經濟組織、5個當地龍頭企業,為周邊群眾提供就近就業,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06戶實現產業增收脫貧,每年每戶分紅3000元,受到當地政府及群眾的一致肯定。
展望PART 04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中國航材將一如既往支持白水縣的脫貧與發展,堅持“四個不摘”要求,繼續持續產業扶貧不放松,助力白水縣鞏固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向著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邁進。
【責任編輯:李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