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履行強軍首責,打造成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骨干力量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履行強軍首責,打造成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骨干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2-25
摘要: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積極履行強軍首責,突破和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高質量完成了一批重大工程建設任務,為滿足我軍武器裝備發展需求、提升部隊戰斗力、增強國防實力、維護國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骨干力量。
關鍵詞:強軍首責 中美戰略博弈 武器裝備供給
一、背景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我軍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裝備發展的骨干,全軍毀傷打擊的核心支撐,現代化新型陸軍體系作戰能力科研制造的主體,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軍民融合發展的主力。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演化、全面展開,世界格局正經歷一段不穩定、充滿矛盾斗爭的調整過程。美國將我國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持續加大對我國打壓遏制圍堵和積極施壓力度,中美戰略博弈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明確了軍事斗爭準備的基點是打贏一場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戰爭,維護祖國統一、建設“一帶一路”、與強敵對抗的戰略指向進一步明確。黨的十九大作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部署,提出“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提高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等要求,我軍裝備建設發展的戰略、模式和前沿技術攻關方向均發生重大變化。
二、責任行動
集團公司始終牢牢把握強軍首責,把優質高效完成軍品任務、保障武器裝備供給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核心內容。近年來,集團公司通過自主創新、追趕超越,大幅提升三軍常規高效毀傷能力,武器裝備研發向體系建設跨越發展,技術創新向信息化、網絡化轉型升級,有力捍衛了作為國家國防安全基石的戰略基礎地位。
(一)深入推動科技強軍
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積極落實集團公司“科技創新20條”,促進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創新動力活力。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以10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5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8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5家國防科技工業創新中心及12家集團公司創新中心和8家集團公司重點實驗室為骨干的集團公司科技開發體系,成為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全面推進創新型科技人才體系建設,實施中國兵器科學家培養計劃。2019年,集團公司國家級領軍科技人才取得突破,1名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當選并成為集團公司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實現“0”的突破;1名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引進雙跨院士1名、特聘院士3名,形成了一支由國家領軍科技人才領銜的兵器科技創新之師。
(二)全面實施裝備質量綜合整治及提升工程
牢固樹立“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勝算”的重要理念,全面開展質量問題分析排查整改,體系化推進10個方面內容45項整治任務的裝備質量綜合整治及提升工程。建立健全質量問題督辦例會機制、質量簡報通報機制、軍地聯合辦公機制、質量信息報送機制、質量監督檢查機制、兩級拉條掛賬問題管理機制等工作機制。初步形成一套具有兵器特色的質量工作方法,即“堅持一條工作主線、實施質量誠信雙承諾、員工操作三自一控、科研轉產四查四對接、外購外協五查五整治、交付驗收六查六確認”。全系統員工質量意識明顯提升,質量損失率等主要質量指標平穩可控,質量問題歸零時間明顯縮短、歸零效率大幅提升,質量提升工作氛圍逐漸濃厚,高質量保障了建國七十周年閱兵、國際軍事比賽、重點裝備建設等任務順利完成。
(三)有力保證部隊裝備需求
近年來,集團公司重大專項與重點型號科研項目取得重大進展,遠程箱式火箭炮等“硬核”裝備列裝部隊,為促進全軍新質戰斗力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撐。遠程箱式火箭炮是我國最新型模塊化炮兵武器,集遠程壓制精確打擊和信息化作戰于一體,射擊精度高、火力反應快、信息化水平高,并可兼容多口徑遠程火箭彈藥,能對作戰地域實施全縱深火力打擊,也可完成聯合火力打擊任務,是我軍未來地面作戰的支柱裝備。
遠程箱式火箭炮亮相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
(四)圓滿完成國慶閱兵裝備保障任務
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并檢閱部隊。集團公司研制生產的16型裝備接受了黨和人民檢閱,分布在受閱裝備方隊7個模塊中的陸上作戰、防空反導、信息作戰、無人作戰、后裝保障5個模塊,32個裝備方隊中的12個方隊,集中展示了集團公司履行強軍首責、自主創新的最新成果。集團公司高度重視閱兵保障工作,成立了由黨組書記、董事長焦開河為組長的閱兵裝備保障指揮領導小組,將閱兵保障當作頭等大事、列為重大專項任務。牽頭組建閱兵裝備方隊工廠技術服務大隊,以“守閱兵初心、擔強軍使命、找保障差距、抓技術落實”為工作主線,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技術牽引,精細精準筑牢現場伴隨保障和預防性預測維修兩條防線,實現了“零故障、零隱患、零拋錨”。
自行火炮方隊
坦克方隊
(五)精心保障“國際軍事比賽-2019”
在“國際軍事比賽-2019”中,集團公司研制生產的86A步戰車、92A輪式車、506空降車、96B坦克等8型裝備參加9項賽事。集團公司在備訓和比賽期間共派出20多家單位300余名保障隊員全程伴隨保障,克服時間緊、任務重、條件苦等困難,統籌組織、精心保障,助力我軍包攬國內四項賽事的全部金牌,國外比賽也取得較滿意成績,獲得了部隊官兵的一致好評。
“蘇沃洛夫突擊”賽
“睛空”賽
三、履責成效
集團公司通過加強裝備研制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武器裝備研發水平,以體系建設、自主創新為基點,兵器科技加快向戰略層面推進,為滿足武器裝備發展需求、提升部隊戰斗力、增強國防實力、維護國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多年來,重要裝備一次交驗合格率完成率保持100%。
2019年,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58項,其中一等獎5項(科技進步獎5項),二等獎17項(科技進步獎16項、技術發明獎1項),三等獎36項(科技進步獎31項、技術發明獎5項)。另有10個參與完成項目獲獎;獲得軍隊科學技術獎科學技術類二等獎2項。
2019年10月1日,習主席通令嘉獎國慶全體閱兵人員,對參與保障人員提出了“密切協作、默默付出”的嘉獎。集團公司閱兵保障工作得到了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中部戰區、陸軍、海軍、武警等各級領導和首長的一致好評,閱兵聯合指揮部領導親赴集團公司致謝、贈送“聚力閱兵、共鑄輝煌”錦旗,并給予了“沒有兵器工業、就沒有閱兵精彩”的高度評價。
贈送錦旗
四、展望
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為履行好新形勢下的強軍使命任務,集團公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履行好強軍首責、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工作主線,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轉型升級,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供強大的裝備技術保障支撐。
【責任編輯:李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