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47天建起18個防疫設施——中交二航局以工匠智慧助力疫情防控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47天建起18個防疫設施——中交二航局以工匠智慧助力疫情防控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1-09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漢央企中交集團所屬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二航局)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履行央企責任,發揮建筑企業主業優勢,火速馳援“火眼”實驗室、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醫療設施搶建工作,廣泛動員和組織黨員干部職工下沉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簿記發行了2.3億元的全國首單疫情防控資產支持證券,幫扶小微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中交二航局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貢獻了央企力量,用實際行動奏響了新時代的凱歌。
關鍵詞:中交集團 中交二航局 方艙醫院 “火眼”實驗室 資產支持證券 下沉社區工作隊
背景
2019年12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截至6月2日,國內累計確診已達84597人,全球確診人數6292519。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醫療資源一度告急。一是疫情暴發初期醫用口罩、N95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嚴重匱乏。1月26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介紹,醫用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物資,現在特別緊缺,盡管通過各方面努力,緊缺有所緩解,但仍然是當前面臨的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之一。二是核酸檢測能力亟待提升。據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1月29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時湖北省單日樣本檢測能力約4000份,而等待檢測的疑似病人和追蹤人群以數萬計。三是床位缺口較大。為此,武漢市決定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兩座專門醫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建造方艙醫院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輕癥患者。
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響了一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交二航局作為深處疫情中心武漢的央企,積極響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要求,深度參與防疫醫療設施建設等工作。目前,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已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責任行動
中交二航局作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大型央企,將多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設備優勢等轉化為支持疫情防控醫療設施建設的優勢。
(一)以技術爭時間,4天4夜建起“火眼”實驗室
根據1月29日官方通報的數據,當時整個湖北省單日樣本檢測能力僅僅只有約4000份,這對于數以萬計的疑似病人和追蹤人群無異于杯水車薪。此時,中交二航局主動請戰,承接了設計日監測量10000份的“火眼”實驗室的建設任務。
通常情況下,完成這樣的實驗室建設最快也要45至60天。但在無情的病魔面前,每一分每一秒都尤為珍貴。為加快推進實驗室建設,中交二航局緊急調集人員近300名,各類車輛和設備20余臺套參與施工,從晨光熹微到皓月當空,建設團隊把一天二十四個小時1440分鐘都精確安排,高效組織,全力推進。
“火眼”實驗室建筑體量雖然不大,但局部工藝復雜,建設標準非常高。除了傳統的建筑結構、機電設備外,還有錯綜復雜的工藝設備及管網系統,建模工作量非常大。面對這樣嚴峻的挑戰,中交二航局創新采用BIM技術進行虛擬建造,運用視頻監控系統等數字化技術監控現場進度,配合設計合理規劃和優化暖通管道布置,輔助現場施工交底,避免結構碰撞和返工,為施工節約出寶貴時間。
2月5日,“火眼”實驗室順利交付使用。中交二航局僅用了4天4夜就嚴格按照P2標準完成了平時60天才能完成的“火眼”實驗室建設任務,為“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等眾多抗疫堡壘搭起了“前哨”,為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贏得了寶貴時間。
中交二航局馳援武漢火眼實驗室建設
(二)以匠心解難題,緊急馳援多座方艙醫院建設
央視網在報道中指出,采用大規模的方艙醫院來防控疫情,是我國公共衛生防控與醫療的一個重大創舉。建設方艙醫院,能夠快速實現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是響應黨中央“應收盡收、不漏一個”號召的重要舉措。
為把方艙醫院建在疫情擴散前面,讓所有確診患者盡快得到收治,中交二航局盡銳出征,以二航速度同時間賽跑,以工匠之智破解設計難、材料緊缺等問題,順利完成武漢床位數量最多的中國光谷日海方艙醫院等5所方艙醫院建設。
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建設期間,因零星材料供應商早已停業,中交二航局黨委統一部署,直接從在漢單位和項目部的辦公室、臨時建筑里面拆卸搬運,在極短時間內將急需的材料全部籌集到位。經過200名一線員工近38小時的艱苦努力,方艙醫院順利建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超過400個床位。
在中國光谷日海廠區方艙醫院建設期間,由于建設環境是地面已硬化的廠房,如果要暗埋管道,必須得破壞地面,影響工期。經多方討論研究,中交二航局決定將醫護站地面進行整體抬高,并對原有工藝進行大膽創新,先在地面墊碎石,將下水管埋入碎石中,再進行混凝土硬化,省去鋼桁架安裝這一工序既確保了醫護區的密封性,又不影響施工進度,為醫院交付搶出寶貴時間。
(三)以熱心履責任,捐款捐物支援抗疫一線
1.積極組織捐款捐物,全球采購緊缺醫療物資
疫情暴發后,二航局向湖北省捐款500萬元,二航局職工自發在44小時內募捐逾200萬元,黨員捐款超過40萬元。面對疫情暴發初期醫療物資緊缺的困難,中交二航局充分發揮海外優勢,動員塞爾維亞、埃及、孟加拉等多國資源,從海外緊急采購醫療物資支援武漢。疫情期間,累計捐贈醫用口罩4.3萬余只、N95口罩3.6萬余只、防護服近7000件、護目鏡2000余個,為緩解疫情初期醫療物資緊張的局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交二航局馳援光谷日海方艙醫院建設
2.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工作
中交二航局黨委先后研究印發了《關于積極與所在社區取得聯系并幫助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積極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下沉社區(村)要求工作的通知》,切實發揮政治引領優勢,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選派精干力量組建工作隊下沉社區(村)幫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共組建11個下沉社區(村)工作隊,成立9個臨時黨支部;先后組織228名職工,其中黨員181名,參與到社區(村)疫情排查、照護服務等工作中。在疫情防控期間,中交二航局積極主動承擔央企社會責任,共成立援建先鋒隊、援建醫療設施工作組、職工幫扶小組、志愿服務小組、應急工作小組等72個臨時組織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受到各方一致好評。
中交二航局志愿者為居民采買生活物資
3.發行全市場首單疫情防控資產支持證券,幫扶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2月14日,中交二航局簿記發行了2.3億元的全市場首單疫情防控資產支持證券“雷火”ABS,主要用于支持相關企業參與疫區醫院、科研實驗室等疫情防控項目建設投入;并于6月2日再次簿記發行516億元資產支持證券ABS,為上游合作中小微企業助力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使資金“直達” 實體經濟。
履責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交二航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部署,在戰“疫”中履行央企責任,貢獻央企力量,47天內完成“火眼”實驗室、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18個基礎醫療設施搶建工作,總建筑施工面積達60000余平方米。同時,捐贈醫用口罩4.3萬余只、N95口罩3.6萬余只、防護服近7000件、護目鏡2000余個,捐款740萬余元,組建援建先鋒隊、援建醫療設施工作組等72個臨時組織深入一線參與抗疫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積極貢獻。中交二航局被評為武漢建筑業抗擊疫情“標桿單位”,收到來自地方政府疫情防控指揮機構、社區(村)、志愿者協會等單位送來的錦旗、感謝信、榮譽證書、表揚文件等超過80次。
展望
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疫”,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中交二航局將切實把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其他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以“更嚴、更實、更細、更快”的標準,加快研究部署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推進境外組織支援當地防疫工作,在抗擊疫情中進一步發揮企業優勢,為推動疫情防控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