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資小新 發布時間:2020-08-20
開播3分鐘同時在線10萬人,5分鐘2000份牛肉干售罄,30分鐘銷售額達到70萬,40分鐘銷售額180萬,2小時銷售額696萬。
短短2個小時的直播,累計觀看人數1074萬+,獲贊1.2億,最高同時在線202萬+,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快手等各平臺聯動售出訂單3.5萬多單,銷售金額696萬元。
直播間發生了什么?一舉刷新#小新帶貨#多項紀錄
8月15日,“百縣百品央字號”暨“小新帶貨”第二十一場直播走進通用技術集團定點扶貧縣——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帶貨武川草地羊及武川綠色健康特產。
為愛帶貨!“央地”干部攜手直播推薦
呼和浩特市市委常委、武川縣委書記云海,現身直播間介紹武川當地情況,向網友推廣武川“品牌農產品”。
通用技術集團黨群工作部部長、扶貧辦主任錢新榮,詳細介紹了集團近20年對內蒙古的定點幫扶工作。
通用技術集團派駐武川的幫扶干部、武川縣常務副縣長袁波(右),作為直播帶貨人與主播一起,熱情講解、真誠品嘗,向網友推薦燕麥、莜面、草地羊等武川特產。
為愛下單!呼麥、馬頭琴、蒙古族舞蹈助力直播
在內蒙古草原,有這樣的神奇歌曲,沒有歌詞,但獨一無二。它就是內蒙古的“天籟之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呼麥。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牧民們在直播間演奏馬頭琴樂曲,展現了蒙古民族直爽豪邁的性格。
直播現場連線武川哈達門國家森林公園,美麗的烏蘭牧騎姑娘們歡歌起舞,象征著歡迎遠道而來的八方來賓。
為愛代言!蒙古族大咖驚喜連線為武川特產點贊
作為一個地道的蒙古族歌手,烏蘭圖雅在視頻連線時興致勃勃地為家鄉父老鄉親傾情演唱了《我站在草原望北京》。
蒙古族青年歌唱家烏蘭圖雅視頻連線直播間,與主播暢聊武川特色美食,為武川草地羊代言,號召網友用行動支持當地脫貧增收。
買得放心!親眼見證原生態“草原溜達羊”
主播帶網友云參觀“草原溜達羊”,在遼闊的大草原,武川草地羊奔跑撒歡兒,網友紛紛打call。
吃得健康!現場烹飪感受地道的草原美味
為了給網友更直觀的體驗,直播間特意安排現場烹飪,烤羊腿、燉羊排湯、燕麥粥,涼拌莜麥速食面等草原美味,主播夸贊“好吃得停不下來”!
18年扶貧路 攜手同行
武川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北麓,是首府呼和浩特最北端的一個縣。縣域經濟以農牧業為主,是首府呼和浩特市唯一的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從2002年起,通用技術集團定點幫扶武川縣以來,通用技術集團累計向武川投入幫扶資金4676.58萬元,先后選派3名優秀青年干部赴武川掛職扶貧。此外,按中組部要求,通用技術集團還向呼和浩特市選派了1名市委常委、副市長。通用技術集團掛職干部吃在當地,住在當地,干在當地,迅速融入工作,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務實工作,給當地政府帶去了新思路、新闖勁、新變化,受到了一致好評。
在幫扶過程中,通用技術集團結合自身實際和武川客觀需要,創新幫扶工作方式方法,精準對焦,靶向施策,久久為功,多渠道多途徑調動激發各單位參與扶貧的積極性,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2016年以來,進一步加大了幫扶力度,累計投入資金3825萬元,為武川縣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巨大支持。2019年4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公告,宣布武川縣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產業扶貧,讓“正北芪之鄉”再放異彩
通用技術團種收產銷全產業鏈支持之下,武川黃芪種植合作農戶每人每天能掙到100~150元。
通用技術集團所屬中國醫藥,充分發揮自身在天然藥物領域的傳統優勢,深入挖掘武川“正北芪之鄉”資源優勢,積極推進中藥材產業扶貧。
2018年2月,中國醫藥與當地陰山藥材合作社共同注冊投資設立了內蒙古通用中藥有限公司。2019年5月,內蒙古通用中藥正式取得中藥飲片凈制、切制GMP證書,成為武川縣第一家規范化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黃芪種植合作戶,在中草藥加工車間分揀黃芪。
2018年,中國醫藥以訂單農業方式委托當地合作社試種了赤芍、甘草、黃芪、紅花、茴香5個高品質藥材近2100畝,流轉了6個自然村82戶農民土地,使當地農民通過土地流轉戶均獲益2560元。2019年在原有藥材種植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打造中藥材產業園種植基地建設,實現集中、規模化種植甘草、黃芪、黃芩、防風等中藥材3700余畝(含一處武川道地藥材樣本展示田),并以此帶動得勝溝鄉及周邊合作社、農民種植中藥材總面積近8000畝、帶動武川縣種植面積2.5萬畝。根據武川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武川縣預計推動中藥材種植將接近5萬畝。
2018-2020年,通用技術集團累計投入中藥材產業領域幫扶資金達1470萬元,集中用于產業園區建設、社會化種植機械服務隊建設、中藥材種植水利配套、育苗基地建設以及購買中藥材種植保險等產業扶持方面。通用技術集團中藥材產業扶貧成效明顯,已經成為縣域產業扶貧工作中的一個亮點。
教育點亮扶貧路,智力扶貧斷窮根
2007年起,通用技術集團與武川縣共建通用技術職業中學,資助貧困學生。
通用技術集團抓住教育扶貧和智力扶貧這個關鍵,推動扶貧不斷向縱深發展。從2007年開始就持續支持通用技術職業中學(武川二中)辦學,十多年來,累計向通用技術職業中學投入資金562萬元,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增添教學設備,設立“通用技術獎學金”“通用技術教學標兵獎”,資助教師進修培訓,推動提升了教學質量,目前,學校規模已達2000多人,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職業高中,辦學成果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2002-2018年,共救助貧困大中小學生3475名,慰問貧困家庭100多戶,為解決貧困家庭生產生活和學生上學難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2017年集團還投入100萬元支持武川縣設立了貧困學生專項救助基金,助力教育扶貧。
民生無小事,讓群眾獲得幸福感
2020年7月,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于旭波前往武川縣振興元行政村興合玉自然村,走訪慰問貧困戶。
抓住民生保障這個重點,通用技術集團夯實脫貧攻堅基礎保障。緊扣“兩不愁,三保障”下功夫,2018年投入45萬元,支持武川縣大青山鄉新建及維修飲水工程,建設護井壩6座,維修水井2眼,新打井1眼,自來水配套設施工程一處,覆蓋5個自然村1處幸福院,解決了224戶484人(貧困戶38戶64人,五保戶4戶,低保戶41戶70人,殘疾人8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通用技術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陸益民(右二)在武川慰問貧困戶。
2016年起,通用技術集團堅持每年投入資金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醫療保險(120元/人,每人最高可獲得7.5萬元保險賠付),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病返貧提供防護,2016-2019年累計投入資金535萬元。2018年投入720萬元,援建了武川縣102套幸福互助院,其中54套位于二份子鄉,可安置藺家圪卜、五份子兩個行政村9個自然村54戶、97人貧困人口,48套位于哈樂鎮,能解決48戶貧困戶的住房保障問題。同時,修建護村壩、通村水泥村、產業發展路、建洗澡堂、文化衛生室,有力地支持了武川基礎設施建設,在精準上狠下功夫,瞄準民生保障大力推進扶貧工作。
精準扶貧渠道,為定點幫扶注入新活力
通用技術集團抓住“攜手扶貧”這個渠道,為定點幫扶注入新活力。積極對接中科院微生物所與武川縣食用菌合作項目,推動中科院微生物所與武川縣在互訪、考察的基礎上,就合作方式達成了一致意見,雙方簽署了《技術開發協議》,協議中明確中科院微生物所將在核心產品品質提升、新菌種培育、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知識產權保護等給予全力支持。
通用技術集團在武川的食用菌項目,幫助當地貧困戶通過務工每年能獲得人均5-6萬收入。
2019年-2020年,通用技術集團累計引入幫扶資金80余萬。先后與央企產業扶貧基金、北京市文資辦,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聯盟等單位進行了深入接觸,多次邀請有關資本機構、企業家到武川縣考察投資工作;邀請全聯環保有限公司到武川考察調研,與武川縣就污水處理改造初步達成意向;攜手中央團校、北京睦友社工,結合民政部“牽手計劃”,深入探討困境兒童幫助服務;主動對接自治區團委,爭取全國西部志愿者名額,在聯合開展青春扶貧協力脫貧方面形成合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通用技術集團將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繼續助力武川脫貧攻堅,攜手武川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