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報告:建設科技集團2018年歷史性突破如何取得
國資報告:建設科技集團2018年歷史性突破如何取得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 發布時間:2020-08-04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對于央企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建設科技集團)來說,同樣如此。
在艱難的大環境之下,建設科技集團2018年到賬收入超100億元,實現歷史性突破。
突破歷史的背后
2019年1月17日,建設科技集團召開2018總結表彰大會。總裁文兵透露,2018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10.78億元,同比增長32.63%,創歷史最好水平。
歷史性突破的背后來自于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取得明顯成效。
一年來,建設科技集團堅持“六個者”的戰略定位,為國家發展和行業進步作出重要貢獻。作為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踐行者,集團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振興、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堅決走在前列,爭當表率。作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承載者,在污染防治攻堅戰、精準脫貧攻堅戰和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上主動作為;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者,承擔了國家重大文化項目16項,“一帶一路”沿線遺址保護項目18項,其中,良渚古城申遺項目順利通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國際專家的現場審核;作為行業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以標準戰略引領集團發展和行業進步;作為行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引領者,以行業科技創新為使命,以綠色化為核心,融合信息化、工業化,在科技研發領域取得大量成果;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創辦“雄安講壇”,致力探索中國城市建設模式轉型升級的“雄安模式”。
一年來,深化改革成為建設科技集團的鮮明基調?,F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深化,“雙百行動”開局良好。比如,2018年3月,集團所屬中國院與清華紫光組建“中設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運營,技術優勢逐步發揮,企業治理機制探索出初步成果。
一年來,建設科技集團圍繞“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與國際先進企業對標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聚焦戰略、制度、風控、效率等方面,增強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诩瘓F幾十年來積聚的核心競爭力,公司提出了“以設計為核心的世界一流城鄉建設綜合服務商”的戰略目標。著眼提升運行效率,公司還開展集團信息化規劃工作,聘請IBM公司為咨詢單位,組成了集團信息化規劃團隊,加快推進以數字化時代建設科技企業轉型發展為重點的信息化項目系統建設。
圍繞戰略目標,過去的一年,建設科技集團做了許多探索和嘗試。比如,以技術為引領,發揮中國院、城建院等多家子公司合力優勢,為江門潮連“人才島”提供了一攬子整體開發建設方案,開辟了集團利用全產業鏈優勢參與片區建設、提升品牌技術附加值的新商業模式。聚焦打造綠色智慧運維的載體和平臺,集團聯合各子公司組建了建科運營公司,立足一流產業運維商的定位,在業務模式上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科研央企,科技創新尤為重要。2018年,建設科技集團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不斷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加大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力度,驅動企業轉型升級。
不忘初心,守正守望
建設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修龍在大會上指出,集團在2018年取得優異的成績,主要是因為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和發展站位,順國家戰略推進之勢而為、順國企改革深化之勢而為、順生態環保燎原之勢而為、順國家影響攀升之勢而為、順平臺經濟崛起之勢而為、順創新驅動蓬勃之勢而為。
修龍表示,2018年的成績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取得的,同時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乜礆v史,行業對標從被人看不上到讓人對不上,集團無論是體制機制、綜合實力還是行業影響力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要為取得的成績自豪,更應該為我們選擇的定位自豪。中國有很多家進入世界500強的施工企業,但不能缺少像建設科技集團這樣一家處于價值鏈上游的智慧型研究設計企業。只有特色才是價值所在,才是立足的優勢。
不忘初心,才明白應該堅守什么,發展動力來自哪里。面對沉甸甸的成績單,修龍說,集團領導班子也在思考:我們靠什么取得這樣的成績?我們今后又靠什么不斷前行、基業長青?
修龍表示,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我們取得優異成績的決定性因素。縱覽歷史、系統思考,集團發展壯大也得益于三個“策略性因素”,即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在完成轉企改制后,建設科技集團內部就發展方向問題,曾經產生了思想分歧。通過長期思考和討論,最終統一思想,將傳承“以德為先”“以國家興亡、民族興衰、文化興衰為己任”等遺傳信息的文化基因外化為企業發展理念,樹立“守正”的核心價值觀,并使之成為企業和員工的共同信仰,成為興企之“道”。作為行業引領者,建設科技集團始終堅持“走一步,看三步,收獲幾年”。2018年,在行業企業積極向產業鏈前端、價值鏈高端延伸,爭做“甲方”的潮流中,集團逆“流”而動,設立公共設施運營公司。
多年來,建設科技集團踐行“固本、創新”,圍繞鞏固、拓展、延伸集團歷史積淀優勢、文化傳承優勢、傳統主業優勢,不斷推進思維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企業內生動力源源不絕。一是思維創新,經過長時期的戰略思考,結合集團的歷史地位和價值,與新時代新理念相適應,最終概括成“六者”定位,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管理創新,將中華傳統文化管理理念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巧妙結合,“中魂西制”剛柔并濟,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人的“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為激勵,全面激發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三是科技創新,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人才是科研央企的優勢之一,修龍認為,66年來建設科技集團之所以能一再打破中國勘察設計行業記錄,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袖,最關鍵的因素在于有一支特別過硬的干部員工隊伍。
發揮更大的央企價值
經過2000年的合并組建、2007年的深化改革、2012年的國際化拓展、2014年的股份制改造,建設科技集團的體制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整體實力、綜合競爭力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應對挑戰、戰勝風險的能力明顯增強。
成為第一之后怎么辦?修龍表示,目前集團“市場英雄、行業領袖”的地位已經牢牢不可撼動,進入發展新時代,要以“國家的行業管理智囊”為追求,要在落實“六個者”戰略定位中追求更高質量、作出更精彩表現、發揮出更大的央企價值。要在政策研究上下苦功夫,要以“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為建設智慧社會提供支撐”等為創新目標,在強化自主創新上下苦功夫。
做好2019年工作,文兵在工作報告中指出,關鍵要做到“六個堅持”:堅持抓好“六個者”作用發揮,鞏固企業發展良好態勢;堅持推進企業改革,不斷增強發展的活力動力;堅持練好發展內功,不斷提升現代企業治理水平;堅持“一橫兩縱”戰略路徑,推動集團高質量融合發展;堅持科技創新戰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堅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
有理由相信,根植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保持著高度的戰略定位、擁有著清晰的自我認知,追求著堅定的實干精神,未來的建設科技集團必將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正如他們的企業精神——“守正守望,致高致遠”。
【責任編輯: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