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混改駛入"快車道" 下一階段瞄準充分競爭領域
證券日報:混改駛入"快車道" 下一階段瞄準充分競爭領域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20-09-29
9月27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及全國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國有企業要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國有企業首先必須發揮經濟功能,創造市場價值,更好為黨和人民服務。要加強黨的領導,落實董事會職權,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淑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前的提法大多是“穩妥推進”,“積極”二字凸顯了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任務和做強國有企業的緊迫性,預計新一階段的國企混改可能會就此進入“快車道”。
鄧淑斌還預計,針對“國有企業首先必須發揮經濟功能,創造市場價值”的微觀經營機制優化、微觀主體活力釋放等相關措施將加快落地,以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和效率,使其在當前經濟處于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攻堅階段和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
今年以來,無論央企還是地方國企,都持續不斷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上發力,在電力、軍工、石油、航空貨運、裝備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紛紛展開。
比如,9月8日,國家電網公司旗下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引資85.7億元。本次增資擴股是國家電網首次實現主導產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迄今為止引入資本規模最大的混改項目。
9月9日,南方航空公告稱,下屬全資子公司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擬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進行公開掛牌,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公開征集1名至15名戰略投資者,釋放股權比例不超過49.5%。
9月22日,徐工機械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有限)及實際控制人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集團)通知,徐工集團已與3家國有控股企業簽訂總額為54億元的股權轉讓協議,徐工有限與12家戰略投資者和員工持股平臺簽訂總額為156.56億元的增資協議。這標志著徐工向混改邁出堅實一步,也將成為今年全國混改的第一大單。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國企混改的看點是,員工持股等激勵措施力度加大、國字頭基金戰略入股等。如,深耕制造業領域的國家級大基金——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以下簡稱:制造業大基金)最新動作就是參與徐工機械大股東的混改。制造業大基金出資9.56億元,獲得徐工有限3%股權。該基金由財政部聯合19家企業發起,總金額1472億元,主要扶持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工程機械等高端裝備,新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制造業基礎領域的龍頭公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企混改引入關鍵的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計劃將會強化員工主人翁意識,并激勵員工創造價值的熱情,是混改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下一步,國企混改將圍繞充分競爭的領域展開,比如工程機械、家電消費品等。
盤和林認為,國企混改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引入民資混改,并非僅僅是引入資本,還有引入技術和管理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目的。制造業大基金以基礎制造和新型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等領域為投資方向,這進一步明確了混改后企業的發展方向。所以,制造業大基金參與混改,對混改后的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有導向引領作用。
“未來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在于公共服務、醫療衛生、能源、食品、交通、國防、水利等關系到國家經濟運行安全領域,并對國有企業的公益性作用進行量化考核,強化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角色,提升整體國民經濟安全系數;同時國有企業還將致力于前沿科技創新與核心技術攻關等環節,以自主技術研發提升抵御外部沖擊能力,并推動國內經濟循環發展,承擔起更多的基礎性職責。”鄧淑斌說。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