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國務院國資委:7年來央企“混改”引進社會資本逾1.5萬億元
中國新聞網:國務院國資委:7年來央企“混改”引進社會資本逾1.5萬億元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0-10-14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翁杰明10月12日在北京透露,從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推進的混改事項達到了4000項,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10月1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翁杰明在會上透露,從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推進的混改事項達到了4000項,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
10月1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翁杰明在會上透露,從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推進的混改事項達到了4000項,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
翁杰明在當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有序探索電力、電信、軍工、民航等重要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統計口徑,混改企業的戶數已經超過了中央企業法人單位的70%以上。上市公司已經成為混改的主要載體,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占到了中央企業整體的68%,利潤占到了86%。
他指出,以混促改,混合所有制企業在推動形成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長期激勵機制的形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涌現出了如海康威視、萬華化學、中國巨石等一批具有示范性和標桿意義的混改企業。
同時,國有資本的影響力、帶動力提升。據統計,在中央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中,由于引進社會資本形成的少數股東權益占比由2012年底的將近27%提升到了目前的38%,進展明顯。今年1-8月,中央企業通過投資入股、并購重組、增資擴股等方式引進了超過1700億元的社會資本,同比增長28%。
同時,中央企業還通過產業鏈、供應鏈的合作,與廣大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投資入股超過6000家的非公企業,投資總額也超過了4000億元,形成了一批高精尖的“隱形冠軍”和各領域的龍頭企業。
下一步,翁杰明表示,將分層分類推動改革;合理設計和優化股權結構;深度轉換經營機制等。其中,他指出,鼓勵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引進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治理,非上市公司,相應的股比還可以再大一些。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