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際華集團所屬際華集團:把“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
新興際華集團所屬際華集團:把“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

文章來源: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09
新興際華集團所屬二級公司際華集團作為制造產業完全市場競爭型企業,在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大背景下,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把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完善頂層設計,為際華量身定制改革方案,破除改革路上的“攔路虎”,掃除發展路上的“絆腳石”。公司黨委認真貫徹落實國資委黨委、新興際華集團黨委要求,以改革激活力,向創新要效益,各項工作破題上路、蹄疾步穩。
“快”行動止住“出血點”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不改革只有死路,要自我加壓,加快速度,不能讓企業再“失血”。年度任務、各類清單全部向解決問題聚焦。
公司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豐富職能、細化分工,系統化推進際華三年改革行動。圍繞“著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體制、國企改革專項、推動企業依法合規參與市場競爭、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8大領域,制定了48項具體改革任務,其中,牽頭任務19項,參與任務29項,截至9月底,際華集團全部109項改革工作舉措,完成率100%,成功擺脫歷史遺留問題,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出清各類不良資產,實現了改革發展的輕裝上陣,為實現“十四五”目標畫好了起跑線。
“活”機制砸掉“大鍋飯”
去年年底,際華集團成功打破“大鍋飯、鐵飯碗、死工資”,打通管理、技術、技能三個通道,建立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管理機制,先后編制崗位說明書,定崗定編,制定績效考核方案和運行管理辦法,讓有能力的人有面子、有里子、更有票子,崗位績效考核在際華集團全面鋪開。
實施三項制度改革以來,公司聘任國務院政府津貼12人,全系統科技研發人才1909人。總部通過公開競聘調整黨委管理干部105人,占比61.76%,管理層年齡學歷進一步優化,干事創業精氣神得到進一步激發,大家普遍認為,“現在政策好了,只要有本事就不愁多拿錢?!?
這次總部改革,機關人員全體起立,挪開椅子,競爭坐下,許多年輕干部通過競聘獲得崗位晉升。際華總部機構改革“一子落”,帶動了際華所屬企業“全盤活”,成為撬動改革、激發動能的有力杠桿,機制活了,職工的干勁兒自然就上來了。際華集團正在刀刃向內,創新機制,讓“人”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更大價值。下一步,還將用好改革工具包,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靈活開展中長期激勵,把職工的潛能充分釋放出來。
“提”質量抓牢“常青藤”
質量線就是生命線。開展快速提升產品質量活動,提出“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要用生命捍衛質量”的理念,在總部成立質量管理部,確定了質量提升目標,突出管理團隊、制度建設、考核問責“三項重點”,重構質量管理體系,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上下聯動、全域管理、多點發力,嚴格質量過程控制,確保產品出廠零缺陷、合格率100%、用戶滿意度100%。
質量是干出來的,而不是檢出來的。人是決定產品質量的最關鍵因素。職工的質量意識高、技術能力強,產品質量自然就有保障。一方面通過開展“質量月”、“質量活動日”、專題討論、主題宣講、主題征文、“我為質量提升獻一策”、質量提升合理化建議征集等特色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職工質量意識,消除認識誤區,嚴守質量紅線。另一方面嚴格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分析考核,建立形成了“人、機、料、法、環、測”多層次、多角度質量綜合管控機制,實行全面質量績效考核,促進職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不惜一切代價提升產品質量。
立足源頭設計,公司聚智發力,建立“1+4”研發體系,聚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破題”,穩住質量“基本盤”,握住核心“效益源”,抓牢發展“常青藤”,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唯有改革才有出路。當前際華集團改革“含金量”不斷顯現,際華將堅持把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努力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堅定不移完成全年各項改革攻堅任務!
【責任編輯:王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