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⑧】中國鐵建:為“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繪新篇
【央企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⑧】中國鐵建:為“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繪新篇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07
編者按 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自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中央企業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在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市場融合等方面優勢,以實際行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深入實施。8月28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央企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設計建成了滬寧城際等長三角最早一批高鐵
橫穿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滬蘇湖鐵路已于2020年6月5日正式開工。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設計負責人陳國全介紹說,滬蘇湖鐵路的開工,將進一步拉近湖州與上海、蘇州的物理距離、心理距離。除滬蘇湖鐵路外,鐵四院設計的通滬鐵路、商合杭高鐵等多個鐵路項目今年計劃開通、開工。從“藍圖規劃”到美麗“現實畫卷”,鐵四院以設計服務大力推動實施長三角交通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讓人們再次看到了長三角鐵路發展的巨大空間: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2025年總體形成,對外運輸大通道、城際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網高效聯通,基本建成“軌道上的長三角”,鐵路密度達到507公里/萬平方公里……“軌道上的長三角”正呼嘯而來。
現階段加快鐵路建設,也是應對疫情嚴峻考驗、當好拉動經濟增長“火車頭”的題中之義。鐵路路網串聯各級城市,投資規模數以萬億元,又關聯著幾十個產業的興衰迭代,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近年來,鐵四院以服務長三角鐵路一體化發展戰略為己任,密切與上海鐵路局以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聯系,以線網規劃和技術支持,持續服務推進大規模、高標準鐵路建設,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努力打造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深耕長三角區域60余年,鐵四院設計建成了合寧、合武、京滬、寧杭、滬寧、滬杭等中國最早一批的高鐵,見證了世界最龐大的高鐵群亮相長三角。為做好方案優選,工程師們踏破“鐵鞋”,反復踏勘。據統計,鐵四院在長三角鐵路勘察設計工作中,經過現場踏勘完成方案比選長度累計為高鐵長度的2.5倍;同時,針對長三角地區特點開展了一系列理論研究、工程試驗以及大量的工程實踐,近年來立項的科研項目中,研究成果直接應用于生產的高達83%,極大地支持和保障了長三角鐵路的發展。
CRH380B駛過杭黃高鐵進賢溪大橋
作為合福高鐵、杭黃高鐵的總體設計單位,鐵四院全力配合安徽省爭取設立了長臨河、歙縣北、三陽等3座高鐵車站。其中,合福高鐵北接合蚌高鐵和京滬高鐵,實現了安徽地區與環渤海城市群和海峽西岸城市群的快速對接,線路串聯安徽省合肥、蕪湖、銅陵、宣城、黃山等地市,大大縮短了沿線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同時,線路經過巢湖、九華山、績溪、黃山等眾多旅游景點,對滿足各經濟據點間的快速客運需求,促進沿線旅游和經濟發展等方面貢獻突出。
織線成網、互聯互通、持續擴容的長三角鐵路版圖,讓長三角區域內除舟山市外的其他所有地級市實現了市市通動車,以高鐵成網運營優勢滿足沿線人民群眾出行需求,也帶動形成了0.5-3小時城際交通圈,促進了“同城化”效應不斷擴大,為推動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等作出了鐵路貢獻。截至2019年年底,長三角鐵路營業里程達11632公里,其中高鐵里程4997公里、位居全國鐵路第一。
2020年,長三角鐵路建設繼續“高歌猛進”,建設投資仍將保持高位運行,全年下達投資計劃870.33億元,計劃開通新線里程將超1000公里。
在長三角展開新一輪設計服務,鐵四院“趕考”于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沿途各市縣,從“大動脈”深入到“毛細血管”,“以人為本”的步履日漸細膩。從跨線運行的兼容性、運輸組織的模式,到地下空間的開發、城市交通綜合體的規劃,憑借豐富的從業經驗,鐵四院努力實現設計產品、技術服務與客戶個性需求的對接。
長三角區域的商合杭高鐵合湖段、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合安高鐵、衢寧鐵路、皖贛鐵路蕪宣段等8個項目中,鐵四院設計的有5項;在計劃開工建設的滬蘇湖、合新高鐵安徽段、沿江武合高鐵、沿江合寧滬高鐵等6個項目中,鐵四院設計的有4項。
7月1日通車運營的通滬鐵路一期工程,是鐵四院歷時13年規劃研究、6年勘察設計、6年配合施工的“心血之作”。通過多項技術創新,解決了項目銜接關系復雜、鄰近營運線施工線路長、工點多,施工過渡艱難頻繁等難題。
作為商合杭高鐵的總體設計單位,自項目2015年11月開工以來,鐵四院克服了淮河橋改線、特高壓電力線路防護棚洞、裕溪河無砟軌道等重大技術和協調難題,圓滿解決了沿線人民關注的淮蚌鐵路、巢馬鐵路、宣績鐵路和寧宣鐵路引入商合杭車站同步實施問題,確保了全線建成通車目標,圓了阜陽、亳州兩千萬人民企盼已久的高鐵夢。商合杭高鐵建設成就斐然,它是全路鐵路環水保工作的樣板,是全路中小站房建設的典范,是鐵路生產生活用房的標桿,還創造了裕河特大橋主跨324米時速350公里鋪設無砟軌道等多項世界第一。
點擊圖片 直達專題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