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40年 央企共奮進⑧】南方電網:“電”亮珠海四十載 供電可靠性邁向世界一流
【特區40年 央企共奮進⑧】南方電網:“電”亮珠海四十載 供電可靠性邁向世界一流

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08-26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走在蜿蜒的情侶路上,沿線的樓宇建筑流光溢彩,周邊的居民住宅燈火通明,企業園區則是機器轟鳴。電力,讓珠海這座海濱城市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四十年來,珠海市經濟特區經濟總量從2.0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435.89億元,年供電量從0.79億千瓦時增長到2019年的234億千瓦時(含供澳門)。在今年國家能源局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電力可靠性年度報告》顯示,珠海以全口徑平均供電可靠率99.9938%的成績,成為全國326個地級行政區中的第一,蟬聯全國第一,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片充滿生機的沃土上,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將堅持構建“以可靠電網為根本、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精益管理為抓手”的供電可靠性管理體系,通過“可靠供電+優質服務”雙輪驅動,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用電獲得感,為珠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敢為人先 率先進行供電可靠性管理
20世紀80年代末,珠海電源緊張問題初步得到解決。但是,隨著珠海酒店業和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大家對供電的需求從“用上電”逐步提升到“用好電”。當時成為特區的珠海,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前來尋求商機,珠海賓館等一批涉外酒店陸續投入使用,以加工業為主的企業數量以及訂單量也迅速增加。對于企業而言,停電就意味著沒法開工,無法按期交貨;對于海關、口岸、賓館等對外窗口來說,停電甚至會影響珠海的對外形象。改革發展的現實壓力‘倒逼’珠海供電局必須提高供電質量。
80年代農網改造后,一定程度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為此,珠海供電局主動向成立更早的港澳電力公司學習成熟的電力管理經驗。了解到港澳電力公司將供電可靠性作為電力企業管理的核心指標之一。此后,珠海供電局從設備、技術、管理流程等方面尋找提升方法,全局圍繞提升供電可靠性不斷尋找優化工作的方法。為了解決線路故障或檢修時需要停電的問題,90年代初,珠海率先斥巨資購置帶電作業車和小型發電車,減少企業及用戶受到停電影響。通過引進先進設備,提升供電可靠性的舉動,在當時國內同行中也是領先之舉。
學習先進經驗,引進先進設備,只是“外功”。要想從根本上提高供電可靠性,如何修煉“內力”更為重要。當時德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其電網建設以及管理水平已非常成熟,特別是在沿海大城市推行“電纜環網供電”技術,更是極大提高了供電可靠性,為此珠海供電局專門派出技術團隊前往學習和借鑒,并在90年代逐步在珠海開展電纜環網供電改造,建成國內首個220千伏電纜環網供電。1996年,珠海供電局又派專人前往西班牙學習配網自動化技術。之后又從河北石家莊請來會帶電作業的退休師傅過來培訓帶電作業等。事實證明,配網自動化、不停電作業等這些技術手段,如今都已成為業內提升供電可靠率的有效方式。
“敢為人先”4個字,無疑是珠海供電局供電可靠性排名全國第一的重要法寶。
主配并重 打造灣區可靠用電
2017年臺風“天鴿”肆虐,珠海電網遭遇重創,為了提高珠海電網在極端惡劣天氣下的供電安全保障水平和快速復電能力,珠海供電局啟動了保底電網工程計劃。據了解,珠海保底電網于2018、2019、2020年分三個階段完成,項目共計28項,截至目前已完成80%以上進度。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珠海電網和對澳供電的網架結構,實現“力爭在極端惡劣天氣情況下,對澳門供電通道不中斷、供電能力不減少,珠海市中心城區不全黑”的目標。
2018年7月,500千伏加林變電站迎來智能巡視機器人,這也是珠海第二座500千伏電壓等級的變電站。
主網更加堅強,配網更加靈活,電網更加智能。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這一定位,對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的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南方電網公司“打造珠海橫琴新區高可靠性供電示范區”的部署下,珠海供電局在橫琴全區規劃建設了220千伏直降20千伏的電網網架結構,創新采用“雙鏈環網格”接線,通過環網轉電恢復用戶供電,故障“自愈”能力達到毫秒級復電,讓用戶幾乎感覺不到停電。
香洲、吉大作為珠海的市中心,區域內人口密集,聚集了重要的政府機構、商業場所。為了保障重要用戶和人口密集區域的用電質量,該區域電纜化率高達100%,可轉供線路99.2%。2019年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分別為6.2分鐘及6.6分鐘,達世界一流水平,有力推動世界一流電力營商環境建設。通過電能質量實時監控的手段,該區域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9.999%。
全業務流程發力,讓電力供應更可靠
作為保健品生產商,湯臣倍健工廠對供電質量要求極高,一旦發生停電或是供電質量不穩定都會影響車間控溫系統,可能造成生產線上的產品整批報廢,日均損失高達百萬元。
“供電局不僅提前了解我們的用電需求適時增容用電需求,而且經常協助我們測量電能質量,防止出現因負荷過重導致跳閘的情況,細致周到的服務為我們車間生產的可靠用電上了“雙保險”。”湯臣倍健負責電力保障的工作人員楊粵東對珠海供電局提供的服務贊不絕口。
電無所不在,電力服務同樣如影隨行。這一事例,只是珠海供電局實施“可靠供電+優質服務”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國率先開展供電可靠性管理的城市,珠海供電局構建了以智能電網為根本、以精益管理為抓手、以技術創新為支撐的“可靠供電+優質服務”雙輪驅動供電可靠性管理體系,并將可靠性要求融入電網規劃建設、系統設備運行、安全生產、客戶服務全業務流程的工作體系內,打破業務間的溝通壁壘,推動供電可靠性穩步提升。
在此基礎上,珠海供電局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充分考慮不同用戶、不同時間段對電力可靠性的要求,深入挖掘信息系統數據,市場營銷部門負責分析歷年停電投訴的客戶類型、時間段,而生產部門負責分析各類應急保供電的重要線路,進一步提高帶電作業及發電車保電的精準度。通過加強生產、市場兩個業務領域的有效聯動,大大降低了客戶投訴,客戶服務質量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圖為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運維人員在珠海地標建筑物——珠海大劇院的燈光秀現場開展保供電工作。
幾乎每年,珠海供電局都要與臺風賽跑。而近年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盡管有多個臺風襲擊珠海,珠海電網的全年供電可靠性仍居于全國前列,這也是珠海供電可靠性的一個可靠見證。
“少停電,甚至不停電,讓用戶感受不到停電”,這是衡量供電可靠性管理最核心的指標,也正是珠海供電局不懈的追求——2019年,在全國326個地級行政區供電可靠性排名中,珠海以全口徑平均供電可靠率99.9938%(全年停電33分鐘)的成績,斬獲全國第一。
面向灣區,讓粵澳電力合作更上一層樓
今年是廣東對澳門供電的第36個年頭。 廣東對澳門供電始于1984年7月,當時珠海電網以110千伏珠澳AB線向澳門供電,年供電量僅有0.47億千瓦時。
珠澳兩岸,萬家燈火,映射出粵澳港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接連邁出堅實的腳步,美好愿景正變成生動現實。牢記囑托,灣區追夢,正轉化成珠海全市上下前行的不竭動力,也是珠海供電局的扛在肩上的灣區使命。
珠海橫琴島是對澳供電的最前沿,目前已投運總長約22公里的電力隧道,電力隧道內的智能機器人巡檢系統,開啟了國內電纜隧道“機巡+人巡”的新模式。島上的琴韻變電站,是全國首個220千伏電壓等級的3C綠色變電站,除為橫琴新區提供電力供應外,也是南方電網對澳門供電電網結構的重要一環。
距離橫琴供電局10公里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下首個落地項目。為滿足產業園的用電需求,珠海橫琴供電局配套延伸建設了一座開關站,為其節省投資327萬元,減少項目接電時間約45天。
如今,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向澳門輸送電量累計突破500億千瓦時,實現對澳供電量的歷史新突破。面向未來,珠海供電局還將提供更加智能、可靠的供電服務保障,以更高標準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助力打造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
點擊圖片 直達專題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