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地質總局:穩步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冶金地質總局:穩步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發布時間:2020-04-02
近年來,中國冶金地質總局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決策部署,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務院國資委黨委關于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產業扶貧、科技扶貧、教育扶貧、地質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方面集中發力,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對口幫扶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分別于2018年9月、2019年4月脫貧摘帽。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扎實精準的幫扶,不僅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也持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著“冶金地質”力量。
合力奏響脫貧攻堅“大合唱”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主要負責人到定點扶貧縣項目調研、慰問少數民族貧困群眾
2016年至2019年,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在兩個定點扶貧縣直接投入幫扶資金近2000萬元;引進幫扶資金174萬元;實施精準扶貧項目30余個,惠及數十萬貧困人口;選派掛職干部12人,其中掛職副州長1人,掛職副縣長4人,駐村第一書記7人;累計資助200名貧困家庭子女,包括40名大學生、80名高中生和80名初中生;培訓基層干部和技術人員2000余人次;直接購買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近200萬元。除此之外,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所屬單位在地方共有25個扶貧點,46個幫扶項目,扶貧總投入360余萬元。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冶金地質舉全局之力,扎實穩步加大幫扶力度,合力奏響全系統扶貧幫扶“大合唱”。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在定點扶貧縣幫扶項目
穩步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注重發揮“一流綠色資源環境服務商”的特色優勢,因地制宜,“對癥下藥”,不斷探索新模式,打出組合拳,全力打造立體化扶貧新模式,切實提升幫扶成效。
一是聚焦穩定增收,強化產業扶貧。重點幫扶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增加造血功能。圍繞高原特色養殖業和高原特色種植業,幫扶實施了巍山縣鞏固脫貧成果云嶺牛養殖項目、巍山縣廟街火龍果基地建設和綜合開發項目、巍山縣廟街鎮鞏固脫貧成效生態毛驢養殖示范村建設項目、巍山縣廟街鎮潤澤村鞏固脫貧成果青貯玉米基地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漾濞縣龍潭鄉己路河村肉牛養殖場建設項目、漾濞縣富恒鄉長壽村產業發展示范點建設項目、漾濞縣龍潭鄉己路河村食用辣椒種植項目、漾濞縣蒼山西鎮石鐘村肉牛養殖項目、漾濞縣瓦廠鄉瓦泥午村特色養殖項目、漾濞縣產業合作社電商扶貧項目。為充實村級產業發展互助資金池規模,推動實施了漾濞縣順濞鎮順濞村產業扶貧互助資金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了穩定收益,有效解決了村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同時就近解決了貧困人口就業問題,增加了貧困家庭收入,惠及貧困人口數萬人,。
二是注重精準施策,推進科技扶貧。投入幫扶資金實施2個科技精準扶貧項目,建成1處科技扶貧示范基地,推動產學研合作,帶動農民脫貧致富。聯合漾濞核桃研究院、漾濞縣科協和林業局,啟動實施了核桃古樹樹齡測定方法研究及應用項目,為漾濞貧困群眾賴以脫貧致富的核桃林果尋找樹齡科學依據,惠及漾濞縣1.5萬貧困群眾,該技術的推廣還有效助推了云南省以及部分南方核桃種植省份核桃產業提質增效。
三是阻斷代際傳遞,加強教育扶貧。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和兩個定點扶貧縣共同發起設立“國冶勵志獎學金”,幫助扶貧縣內品學兼優、自強自立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高中生(含職校生)、初中生,為其提供學習生活費用的資助,改善學生學習、生活條件,幫助他們完成相應階段的學業。自項目于2017年實施以來,已累計資助200名貧困家庭子女,包括40名大學生、80名高中生和80名初中生,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貢獻了力量。同時資助開辦中國冶勘漾濞教師進修友誼學校,持續幫扶開展面向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貧困勞動力、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產業扶貧項目人員的扶貧培訓。聯合大理技師學院對漾濞和巍山籍學生開展專項培訓,提升就業能力。
四是發揮專業優勢,實施地質扶貧。發揮冶金地質經驗技術裝備優勢,針對云南省地質災害多發、地質環境脆弱、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和生態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積極參與扶貧縣地質災害治理相關項目,成功實施了“云南省巍山縣五印鄉青樹營小學不穩定斜坡治理工程”等項目;參與扶貧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項目規劃建設,近3年來共編制大理州劍川縣、祥云縣、巍山縣和鶴慶縣,楚雄市雙柏縣,文山市硯山縣,紅河州金平縣共5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在智慧城市建設、市政設施建設、地下公共安全等領域發揮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理信息產業優勢,策劃推動巍山古城特色小鎮項目,助推巍山縣打造國際級特色小鎮。
巍山古鎮特色項目
精心澆灌脫貧攻堅“民族花”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扎實鞏固民族團結與脫貧攻堅“雙推進”工作,在對口扶貧地區傾心傾力澆灌民族團結進步之花,不斷營造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團結良好氛圍,大力提升民族地區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度。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在對口扶貧地區通過強化項目實施、發展特色產業、堅持教育引導、加強基層黨建等措施,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和共同繁榮發展。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對口扶貧縣巍山縣、漾濞縣是以彝族、白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自治縣,都曾經是集山區、多民族、以農業為主等特色為一身的國家級貧困縣。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在巍山縣和漾濞縣以電商平臺為紐帶,幫扶實施電商扶貧助農增收項目,有效促進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因地制宜,幫扶實施的核桃、火龍果、魔芋、馬鈴薯和肉牛養殖等高原特色種植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對貧困戶增收具有非常明顯的帶動作用;結合扶貧縣區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造民俗特色村落、特色小鎮項目,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在巍山縣幫扶新建水廠一座,解決了當地農村群眾安全飲水問題;設立“國冶勵志獎學金”,保障了貧困少數民族家庭青少年義務教育;幫助推進村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有效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此外,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所屬單位正元國際礦業公司在對口幫扶的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通過幫助建設公共設施、開展就業扶貧、走訪慰問等方式,切實幫扶當地哈薩克族貧困村加快發展步伐。
漾濞向武漢捐贈抗疫愛心物資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的幫扶行動不僅為對口扶貧地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凝聚了強大合力,增強了貧困地區的發展活力,加快了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步伐,也培養了幫扶地區各族群眾親如一家、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意識。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定點扶貧縣云南省漾濞縣在脫貧摘帽后不忘黨的恩情和全國人民的關懷,在舉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向武漢市捐贈8.15噸核桃、12噸核桃乳、100套核桃油,價值42.05萬元,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不忘報黨恩的動人故事。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