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機場集團: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機場集團
廣東機場集團: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機場集團

文章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科創局 發布時間:2020-12-15
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克儉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涌現,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數字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是從時代浪潮,從行業趨勢,還是從自身發展戰略出發,廣東機場集團都將搭上數字化時代的列車,積極投入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化的機場集團,迎接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與理解
一是數字化時代,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當今是數字化時代,一切都在被數字化。萬物互聯、信息共享,是未來的必然趨勢。5G時代的到來,在萬物互聯場景下,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將被徹底改變,將開啟一個全移動、萬物互聯、充滿想象的智慧社會。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代表了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必將成為引領企業深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去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占GDP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未來5-10年,人類必將進入數字社會,以數字技術為核心,一體化、數字化是必然趨勢。
伴隨著數字化浪潮,“數字企業”將是企業發展的趨勢。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成為數字化企業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發展戰略、業務結構、治理體系、隊伍建設等進行全方位創新,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先機,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民航智慧化浪潮,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民航業日新月異、飛速發展,數字化已經成為國際民航業界公認的新價值增長點,成為機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民航局大力推進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的“四型機場”建設,催生了中國民航的智慧化浪潮。“四型機場”要求以智慧為引領,通過智慧化手段加快推動平安、綠色、人文目標的實現。智慧機場是生產要素全面物聯、數據共享、協同高效、智能運行的機場,通過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據共享協同與融合應用,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
智慧機場建設將成為機場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傳統機場的數字化轉型必將通過智慧機場建設來實現。中國民航?在智慧出行方面已處于全球領先位置,行業的智慧化浪潮在推動我們數字化轉型。同時,航空公司、空管、城市等生態伙伴都在向高度智慧化進化,生態也成為推動我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力。順應行業發展要求和生態鏈條趨勢,廣東機場集團要在數字化轉型中更努力前進。
三是世界一流機場集團,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近年來,廣東機場集團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目標和路徑,要在六個方面走在前列:一是一流的機場布局和航空產業集群;二是一流的航空樞紐和機場群;三是一流的安全服務品質和美譽度;四是一流的標準和管理成效;五是一流的創新思想和改革發展能力;六是一流的黨組織和人才隊伍。
數字化轉型是廣東機場集團“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發展、真情服務、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等工作都需要依靠數字化手段,促進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廣東機場集團要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建設四型機場,實現“六個一流”,數字化必須走在前列,要在智慧機場建設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萬物互聯、信息共享,全面梳理、全面檢視、全面創新,推動生產模式、運行模式、管理模式數字化轉型,提升機場生產、運行、服務、管理水平,通過數字化轉型加快向世界一流機場集團邁進。
廣東機場集團數字化轉型探索與實踐
自2017年開始,廣東機場集團就全面啟動了“智慧機場”的頂層設計和探索實踐,圍繞“以旅客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信息資源協同共享和平臺搭建方面先行先試,通過建設智慧機場,探索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賦能機場運行、安全、服務等全面創新。白云機場成為民航局“智慧機場”建設首批示范單位,智慧機場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一是A-CDM“最強大腦”,推進運行數字化創新。
廣東機場集團加快推進數字化技術在生產運行方面的創新應用,提高運行效率。白云機場打造“最強大腦”,建立了機場AOC核心系統,通過智慧化指揮體系,將資源使用管理同航班運行態勢相結合,準確把控航班進程和運行態勢;通過機場協同決策A-CDM系統整合航班保障、運營管理等業務,實現生產可視化、調度智慧化。“最強大腦”使白云機場運控從原來的分鐘級轉向了秒級運控,整體運行效率明顯提升,為航班正常提供有力保障。2019年,白云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平均達89%,特別是2019年11月更是創下了亞太大型機場出港準點率第一名、全球大型機場第四名的佳績。目前,廣東機場集團下屬所有機場已全面建成A-CDM系統,不斷提高航班運行協同水平和運行效率。
二是集團各機場一體化平臺,推進安全數字化創新。
廣東機場集團加快推進數字化技術在安全監管方面的創新應用,提高安全監管能力。運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建成全省機場一體化綜合運行指揮平臺,實現集團下屬所有機場可視化智慧監管和協同運營,對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和應急指揮協調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發揮運行指揮平臺作用,生產可視化系統統計各機場每日進出港架次、旅客人數、生產運行保障情況等。二是發揮疫情防控指揮平臺作用,視頻會商系統提供高清視頻會議,上級文件及時傳達到位并進行工作部署,不良情況及時通報,各機場疫情防控情況隨時上報。三是發揮疫情防控信息平臺作用,匯集集團下屬所有機場高清監控視頻,隨時調閱各地機場檢查防疫布控情況、航班保障情況,對重點關注航班在集團可全流程監控,實現疫情防控數據實時可視化。
三是首家One ID全流程自助,推進服務數字化創新。
廣東機場集團加快推進數字化技術在旅客服務方面的創新應用,提升服務體驗。今年8月,廣州白云機場在全國機場首家推出旅客出行全流程“One ID”服務,實現“一張臉”通行機場。從自助值機、自助托運到自助登機,從“易安檢”到“行李全流程跟蹤”,從“二維碼登機”、“一證通關”到“One ID人臉識別”,白云機場不斷完善旅客全流程自助服務,提升旅客出行體驗。下一步白云機場還將持續深化“One ID”應用,將覆蓋范圍擴大至智慧航顯、航站樓服務機器人、遠機位登機復核、貴賓服務等。未來,還將推動實現機場與機場、機場與航空公司、機場與政府部門間的協同,逐步探索實現國際“One ID”服務。
四是數字技術助力“科技抗疫”。
作為中國內地三大機場之一和廣東外防境外疫情輸入的主戰場,廣州白云機場不斷完善疫情防控體系,沒有發生一起機場責任原因造成的疫情擴散,實現了零事故、員工零感染。2020年9月8日,白云機場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2項國家榮譽。在此過程中,數字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在全國機場率先推出“科技抗疫”、“無接觸生產”、“無接觸服務”等系列新舉措——引進全國首創的“移動式一體化生物安全方艙”、“紅外感應無接觸”電梯服務、智能消殺機器人、紫外線手推車消毒、洗手間高溫蒸汽消毒機等服務,推進數字技術與生產、服務深度融合,保障旅客和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廣東機場集團推進數字化轉型的規劃與思考
一是頂層設計,制定數字化轉型規劃。
順應數字化時代浪潮,廣東機場集團正在與華為公司合作開展數字化轉型專項規劃,以“實現數字世界一個機場,引領數字航空生態,聯接數字交通與城市”為愿景,驅動集團全面數字化轉型。我們將以客戶為中心,全面梳理優化端到端業務流程,繪制數字化轉型藍圖架構,實施“數字化優先”戰略,深入應用新一代數字技術,構建一個全感知、全聯接、全場景、全智能的數字世界,對傳統的管理模式、業務模式、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和重塑,使集團公司成為以數據驅動的價值型總部,打造世界一流的數字化機場集團。
9月27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簡稱“白云三期擴建工程”)開工,總投資544.2億元。項目建成后,廣州白云機場按照設計2030年旅客吞吐能力、貨郵吞吐能力將分別達到1.2億人次、380萬噸,終端2045年旅客吞吐能力、貨郵吞吐能力將分別達到1.4億人次、600萬噸。白云三期擴建工程將加快數字化建設,著力打造成為中國民航數字化機場建設的標桿工程。在“新基建”框架下,充分運用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智慧跑道、跑道異物檢測系統(FOD)等新技術,T3航站樓設計凸顯“智慧”,將打造一個以人為本、智慧運行、面向未來的航站樓,提升出行效率、優化出行體驗,滿足未來民航運輸“全自動、無人化”發展需求。
二是萬物互聯,夯實基礎數字技術平臺。
加快信息基礎設施資源整合與共享,統籌推進集團化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上云步伐,打造“云上機場”。運用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采用云化、服務化等領先的技術架構,建設全集團資源共享、統一高效的數字平臺,提供統一的云化基礎設施和網絡連接,統一的技術平臺、數據平臺、通用平臺,集團下屬各單位可以一站式、按需獲取數字平臺資源,以敏捷可靠的數字技術服務,賦能業務數字化創新。加快推進5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建設及多網融合,逐步推進各項設施全面物聯,使狀態可感知、數據可獲取。
三是信息共享,搭建數據開放融合平臺。
推進數據共享與協同,建設“數據中臺”,打通信息“孤島”,統一數據標準,實現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交互共享。統籌機場內部各信息系統,實現全場一張網,數據全貫通。統籌推進機場和航空公司、空管、運行保障等單位之間的數據互聯共享,加快建設以機場運行為核心的大數據平臺,覆蓋旅客出行全流程、貨物運輸全鏈條、運行監控全系統、機場管理全領域。推進數據融合應用,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資源調配、預測預警、輔助決策等功能,支撐精確分析、精準管控、精細管理、精心服務。
四是轉型升級,推進業務數字化創新。
運用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對業務進行數字化改造,為業務賦能、組織賦能、人才賦能、協同賦能,實現智慧機場對運控、安全、旅客、航班、行李、物流等生產要素全面物聯、數據共享、協同高效、智能運行,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安全能力、運行效率、管理能力。在運控方面,圍繞航班流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看得全”、“思得準”、“行得順”,大運控體系運行更加高效、決策更加協同。在安全方面,以全場景為目標,進行全區域、前后端數字化改造,大安全體系管控更精準,手段更智能。在服務方面,以旅客流為核心,進行線上線下、全鏈條數字化改造,讓旅客出行更便捷、體驗更幸福。
五是合作共贏,構建航空數字生態。
打造機場行業數字化轉型示范樣板,白云機場成為國際樞紐機場的數字化標桿,構建最佳體驗、安全高效、開放協同的智慧機場生態圈。加強行業各主體間協同合作,推進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運行主體之間數據和系統接口開放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構建未來空地一體化協同的民航體系。加強航空與多種交通方式融合,構建綜合交通體系,推動各種交通方式信息系統銜接,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智慧機場與智慧城市融合與協同,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創新鏈協同合作,與航空制造業、物流業、旅游業以及地方政府等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協同創新、融合創新,為智慧城市建設形成強大合力。
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會一蹴而就。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著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業務模式、管理模式、商業模式的數字化轉型,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久久為功,一張藍圖干到底,建設世界一流的數字化機場集團,努力實現數字經濟時代的高質量發展。
點擊圖片 直達專題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