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研院:突出“三個優勢”把實事辦好
中國建研院:突出“三個優勢”把實事辦好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10-21
中國建研院黨委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為國為民服務中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發揮建筑業國有科技型企業優勢為職工謀福利、為行業解難題、為社會作貢獻,展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新時代風貌。
突出“高效率”優勢,“做暖心事”為職工謀福利
建立調查研究第一反應機制,積極回應職工關切,及時推進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結合行業特點和員工作業領域開展安全檢查、消防演練等活動,完善試驗基地安全監控設施,在公司辦公樓外因地制宜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棚、檢測設備充電樁,消除辦公場所安全隱患,提升安全保障和應急管理能力。打造“健康驛站”,針對脊椎脊柱、突發性心臟病等健康問題開展專題講座、現場診療和急救培訓等活動,在辦公大樓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設備,打通保障職工生命健康安全“綠色通道”。舉辦“食堂開放日”“十項評議”活動,邀請職工參觀食堂后廚操作間,定期對飯菜質量、衛生條件等進行評分,加大職工對食堂的監督力度,保證職工用餐質量。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暖”活動,安排工作人員定期檢修辦公樓空調設備并安裝“海林蜂巢”智能操控系統,為高溫環境作業員工購買防護用品,改善科研實驗大樓二層會議室冬季保溫性能差等問題。暢通職工晉升渠道,解決小眾專業技術職工職稱評審不暢問題,持續推進實施公司人才“三項計劃”,服務保障職工成長成才。
突出“高精尖”優勢,“啃硬骨頭”為行業解難題
持續開展行業所需的共性、基礎性、公益性技術研究,致力于解決我國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推進行業技術進步。成功研發完全自主可控的國產BIMBase平臺,開發多個國產BIM軟件產品,在BIM設計與施工、數字化交付與BIM審查、CIM平臺建設與智慧運維管理等領域形成完整的國產BIM應用體系,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數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與數十家設計院、高校合作,推動國產BIM平臺落地及應用,共創國產BIM軟件生態圈。研發基于BIM的綠色建筑運營管理系統融合技術,研究成果已在北京、上海、江蘇、深圳等地多個辦公及商業綜合體上得到應用,將有效提升我國綠色建筑的運行效率。成立建筑工業化產品創新中心,為客戶提供裝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連接系統創新產品一站式解決方案。舉辦以“雙碳目標下的‘新城建’”為主題的中國建筑科學大會,發布《建筑科學研究2021》和“建筑能效云解決方案”,為建筑業轉型升級出謀劃策、提供技術支撐。研制“人防門安裝機器人”,實現建筑物地下狹小空間內FM1020~1520規格鋼筋混凝土人防門安裝作業,推動人防門安裝作業人員由“強體力勞動者”向“設備操作員”轉變。
突出“高站位”優勢,“當排頭兵”為社會作貢獻
弘揚“愛國愛院”光榮傳統,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自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公司黨委領導班子帶領職能部門和各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赴雄安新區考察并召開專題研討會,研究助力新區建設的新思路新模式。參與建設“熱帶新型建筑產業化基地”,打造集研發、設計、生產、檢測、培訓、體驗、展示于一體的熱帶新型建筑產業體系,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持續提供技術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及時調整幫扶機構,選派幫扶干部,舉行助學愛心捐贈儀式,舉辦農村建筑工匠培訓會,助力山西省偏關縣全面鄉村振興。鞏固“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取暖改造成果,新承接20余個城市的試點申報及后續技術服務工作,研發城鄉一體化清潔取暖智慧監管平臺,助力河南省鶴壁市36萬戶家庭解決設備“售后難、報修難”問題。鞏固援藏工作成果,開展技術研究,制定標準規范,推廣應用成果,解決高寒地區農廁冬季易結凍、廁屋環境差、糞污處理難的問題,顯著改善村莊人居環境。
智者創物、不忘初心。中國建研院黨委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和國資委黨委有關要求,以做好重點民生項目為抓手,不斷豐富內容,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切實提升黨史學習教育實效。
點擊圖片 直達專題
【責任編輯:王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