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黨建深度融合驅動高效增油
中國石化:黨建深度融合驅動高效增油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21-06-07
【單位】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微生物采油研究所黨支部
【亮點】黨建與業務一體化融合,將黨小組和研究室聯動設置,根據運行課題重新劃分黨員責任區,形成具有科研特色的立體網格化黨建新模式。
【成績】2018年榮獲集團公司“優秀創新團隊”稱號,2018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
勝利油田的熱采及低效水驅稠油開發狀況差異較大,急需微生物“軍團”一展身手,但部分稠油熱采區塊硫化氫較高,影響安全生產。這成為擺在該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微生物采油研究所面前的一道難題。
該所的黨小組經過兩年的攻關研制高效脫硫劑,為正常生產井和作業井的硫化氫處理提供了技術支持。之后,該團隊研發新型催化脫硫裝置,脫硫成本再降80%以上,為油井硫化氫治理提供了低成本技術。
微生物采油研究所黨支部將黨建與業務一體化融合,黨小組和研究室聯動設置,根據運行課題重新劃分黨員責任區,形成具有科研特色的立體網格化黨建新模式,黨建和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有效解決油田生產難題,切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責任下沉黨小組和研究室聯動設置
微生物采油研究所現有員工38人,其中黨員25人。主要承擔微生物采油、油田污水生化處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20多年來,先后在勝利油田29個區塊、多種油藏類型開展微生物驅油試驗,累計增油超36萬噸。
2021年,微生物采油研究所黨支部將增油任務定為15萬噸。3個研究室每個承擔5萬噸的任務。
研究一室主任、黨小組長及時召開黨小組會,大家一起討論方案,將5萬噸任務指標分解到每一個區塊。“任務雖然較重,但是通過集思廣益,大家很快找到了發力方向”。
研究一室7名成員中有6名黨員,由油藏、生物、化學、地質等多專業科研人員組成,主要負責濱南單14、尚一區、孤島中二區微生物驅及吞吐技術應用。
早在2017年,該所黨支部將黨小組和研究室聯動設置,研究室也由按專業劃分變成多專業組合。這樣的改變讓大家不再拘泥于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兼顧科研、生產、經營全過程各領域,從室內試驗到現場實施,都要對微生物驅油效果負責到底。
從那時起,黨小組的政治學習、組織生活、形勢任務教育就和研究室的生產經營任務緊密結合,黨小組會議和生產經營部署會聯合召開,既能及時了解黨員思想動態,又可以討論創效任務完成情況,分析解決問題,做到任務分解、責任下沉、工作落實。
動態管理科研項目管理雙軌制
針對日常黨員責任區設置與科研課題動態運行存在脫節、黨員示范帶頭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問題,微生物采油研究所黨支部實行科研項目管理雙軌制。
科研項目管理雙軌制,即創新實行科研課題項目組長負責制,探索實施黨員責任區科研課題動態管理制度。
每年,黨支部將科研項目和推廣任務進行分解,根據運行的課題對黨員責任區重新劃分,按照雙向選擇方式組建項目組,給予其人員組建權、獎金分配權、評獎優先權等。在課題任務設置過程中,黨支部組織技術骨干對主要技術難題和儲備技術進行探索和實踐。
該所黨支部書記介紹,不僅每個科研項目成為黨員責任區,黨支部還形成“一崗雙責”黨建組織架構,每個支委都有負責的組室、采油廠和區塊,每周召開項目運行會,加強協調組織,及時解決問題。
現場鍛煉帶動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長
該所黨支部以問題為導向,給每一個項目落實試驗目標區塊,項目中期后必須進入現場實驗,根據現場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并鼓勵青年人多去現場鍛煉,帶動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長。很多青年員工承擔多項科研項目,并在各自領域取得較大進展。
去年5月,為保證勝利西部油區微生物吞吐井的現場施工效果,黨員們安頓好年幼的孩子后,遠赴3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奮戰43天。微生物采油技術在勝利西部成功應用,單井增油300噸以上,每口井的微生物吞吐措施都收到預期效果。
【責任編輯:王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