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車: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 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中國中車: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 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文章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發布時間:2021-06-10
近年來,中國中車黨委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一以貫之”的重要指示要求,建立健全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的制度機制,著力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連續9年獲評A級。
堅持權責法定、權責透明、權責統一。依照黨章和有關法律法規,從確權明責入手,正確處理黨委與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努力構建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一是把握功能定位。黨委的領導作用、董事會的經營決策作用、經理層的經營管理作用都發揮好,公司治理才能形神兼備、有形有效。中車黨委聚焦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支持其他治理主體依法行使職權,做到同心同向、同軌同軸,共同推動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在企業落實落地。二是建立完善“1+3+N”制度體系。“1”即公司章程,“3”即黨委、董事會、總經理工作規則,“N”即各治理主體具體運作的26項基本制度和247項專項規章,通過完備的制度體系落實黨的領導。三是厘清權責邊界。系統梳理各治理主體職責,制定實施《黨委前置把關清單》、《董事會決策事項清單》、《經理層經營權限清單》,讓各治理主體都知道有啥權、管啥事、負啥責,讓權力在制度下規范、在陽光下運行。
堅持決策質量與決策效率兼顧。對于企業來講,決策一旦失誤,損失難以估量;機遇一旦錯過,也會貽誤發展。一是規范決策程序。探索建立了醞釀啟動、經理層論證評估、黨委前置把關、董事會會前溝通、董事會決策、黨委意圖落實報告的決策流程,努力做到環環相扣、步步銜接,既防止程序空轉,又防止同一撥人對同一事項重復研究。二是強化黨委前置把關。黨委注重抓大事、議大事,避免事無巨細、眉毛胡子一把抓。涉及企業發展戰略、投資、改革等20類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經黨委前置研究討論后,再由董事會決策。凡上黨委會前置研究事項,會前必調查研究、必科學論證、必風險評估、必充分醞釀。黨委會上,嚴把政治關、方向關、規則關、廉潔關,保證前置把關質量。2020年董事會決策事項48項,除董事會自身建設事項外,其他42項均經黨委會前置研究。三是發揮外部董事作用。及時組織外部董事深入調研論證,上會前充分溝通,做到實際情況提前了解,不同意見提前反饋,難點問題提前解決。2017年以來,中車重大經營決策過程合規、風險可控、效果較好。
堅持有力執行與有效監督相協調。黨委除了在決策環節把好關,也注重在執行、監督環節發揮作用。一是支持經理層行權履職。黨委支持經理層在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中充分發揮作用,每季度集中聽取1次經營管理情況匯報。董事長、黨委書記不參加總經理辦公會,不干預經理層日常經營管理。2020年總經理主持召開辦公會28次,決策經營管理事項132項。二是發揮組織優勢促落實。黨委通過抓班子、帶隊伍、強組織、建機制、興文化,為抓落實營造氛圍、匯聚合力。深入實施新時代高鐵先鋒工程,開展階梯式主題年專項行動,持續提升基層組織力。三是完善履職監督機制。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將紀檢、巡視、審計和職工民主監督等貫通起來,建立監督機構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監督合力。建立審計監督、合規管理、內控與風險管理等情況向黨委匯報的制度,專職副書記列席總經理辦公會,紀委書記列席董事會和總經理辦公會。對經理層執行決策不到位的,黨委及時提醒糾正,保證各項決策有效執行。中車的實踐充分彰顯了國企的制度優勢,“復興號”動車組成為新時代亮麗的“中國名片”。
【責任編輯:王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