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庫  >  中央企業現代產業鏈建設  >  企業實踐 > 正文
        中國移動:發揮“扁擔效應” 引領產業自立自強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22-05-17

        移動通信是中國復雜巨系統技術趕超較為成功、已經確立全球領先技術地位的典型產業之一。中國移動作為通信運營商,在連接移動信息產業上下游過程中發揮著“扁擔效應”,處于產業鏈的關鍵“連接點”。

        經過在移動通信行業20年的深耕,在產業由3G突破、4G并跑到5G領先的技術趕超全過程中,中國移動發揮市場在產業資源配置中的牽引、整合作用,打通產學研用全鏈條,走出了一條“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產業國際化”的發展路徑,推動我國通信產業鏈群體突破,實現我國移動通信的歷史性轉折,讓TDD技術從邊緣到主流、從低端到高端、從跟隨到領先。

        “可以說,在我國移動通信3G、4G、5G不斷演進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移動已實質性發揮了‘隱形鏈長’作用?!敝袊苿痈笨偨浝砀咄瑧c說。

        以“三個有”踐行鏈長責任

        當前,移動通信產業作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正從以網絡為核心的信息交換,向算力為核心的信息數據處理轉變,移動通信產業已演進成為移動信息產業。中國移動在踐行現代產業鏈長責任,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高同慶告訴記者,中國移動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個方。

        一是產業根基不夠牢,基礎核心領域“卡脖子”問題嚴峻。例如,在通信芯片/器件設計和基礎軟件方面,國內產業在高端器件設計能力和基礎軟件方面整體偏弱,在數字核心高性能芯片、高性能射頻芯片、高并發處理能力的數據庫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二是產業融通不夠深,全面滿足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面臨挑戰。移動信息產業具有產業鏈條長、技術發展快、服務領域廣、全球化協作強等特點,行業數字化應用“碎片化”“個性化”特征明顯,定制化程度高、開發難度大,存在現場數據采集難、協議不開放等問題,實現互聯互通、標準統一等難度很大,規模發展進程緩慢。

        三是前沿突破不夠強,引領未來全球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先優勢尚未形成。高同慶告訴記者,面對“香農定理”“摩爾定律”趨于理論極限,高端芯片、自主操作系統等“卡脖子”難題,可編程區塊鏈、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我國移動信息產業應用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術創新較為薄弱,從“0到1”的創新成果偏少,長期可持續發展原動力不足。

        面對挑戰,中國移動在國資委等國家部委的指導下,聚焦國家重大關切和產業鏈關鍵問題,充分發揮產業鏈鏈長的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的作用,引領5G發展的同時,還要帶領產業共同發展,扎實推進移動信息產業鏈鏈長建設,重點做到“三個有”。

        體系有保障。中國移動成立了以黨組書記楊杰為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布置現代產業鏈“鏈長”建設工作。楊杰強調:現代產業鏈“鏈長”是國家重大戰略部署、重要政治任務,要堅決按照國資委要求,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在集團層面特別設立重大科技專職機構,專職專司鏈長工作,保障鏈長工作穩扎穩打,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響”。

        攻堅有方向。中國移動向下扎根,解決產業“卡脖子”難題,攻關方向下沉至關鍵芯片/器件和基礎軟件等領域,以及集成電路、算網融合、AI等多領域融合,牽引移動信息產業基礎能力提升;向上融通,加速產業數智化轉型,做優數智化服務能力,做大行業轉型升級賦能平臺,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向前拓展,在6G、算力網絡、下一代AI、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加大布局,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跨學科交叉研究,構建未來信息通信發展領先優勢。

        建設有路徑。中國移動逐步探索出產業鏈“固補強塑”的路徑。固鏈補鏈方面,發揮鏈長企業集成整合能力和全產業鏈的規模優勢,采取多種攻關模式,發揮應用拉動和資本推動作用,打造由需求牽引的技術攻關共同體,推動解決“卡脖子”問題。強鏈塑鏈方面,以引領關鍵領域技術創新、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為目標,打造高水平的共性技術平臺,建設高質量現代產業鏈集群,深化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近一段時間,中國移動組織召開了20余次產業推進會、調研會、工作部署會等,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計劃,全力帶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助推國家形成防范卡脖子風險的戰略布局,努力打造中國的競爭優勢,著力提升產業鏈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

        以“五個一”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開展鏈長工作以來,中國移動對于自身的定位和工作方法有了新的思考。

        高同慶告訴記者,作為鏈長,中國移動的工作目標是帶領產業實現五個“一批”總體目標,即突破一批“卡脖子”瓶頸,鍛造一批數智化能力長板,產出一批前沿原創技術,培養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培育一批細分領域“專精特新”隱形冠軍,打造高質量移動信息現代產業集群,勇擔央企責任,成為國家重要戰略科技力量。

        同時,中國移動確立了3年、5年、15年的分階段目標,逐步實現我國移動信息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規模的領先。為實現以上目標,中國移動構建了“五個一”工作體系,即以一套頂層規劃為牽引,以一條創新鏈為核心,以一組創新協同體為機制,以一批創新載體為依托,以一套軟硬基礎為保障。

        高同慶介紹說,在強化一套頂層設計上,中國移動聚焦國家重大關切和產業鏈關鍵問題,通過繪制產業卡點圖、鍛長圖、攻關圖等6大圖譜,構建產業鏈基礎數據庫,明確工作范疇和邊界,實施掛圖作戰,集中攻堅,牽引整體工作。

        在筑強一條創新鏈上,一是向下扎根。牽引產業協同分工、編隊作戰,提出“芯巢計劃”和“筑基計劃”,目前已有多款芯片取得突破,制定通信產業芯片自主可控標準初稿,填補業界空白,形成以“網絡帶整機、整機帶芯片”的新型攻關模式,帶動上下游加速產業國產化進程,保障移動信息產業安全穩定發展。二是向上融通。推進“平臺 9 one 計劃”,面向合作伙伴提供 5G+AICDE 一站式賦能,提供端到端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有行業影響力、有深度應用能力、有成熟商業模式、有復制推廣性的系列5G應用,推動千行百業轉型、提質、增效。三是向前拓展。加強原創技術供給,加強與國家自然基金委的合作,借助“院士專家工作站”,與清華、北郵、東南等多所知名高校設立聯合研究機構等方式,加速高精尖創新要素向產業匯聚,為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科技創新支撐。

        在深化一組創新協同上,中國移動通過創新鏈,把關鍵技術攻出來;通過供應鏈,實現產品用起來;通過資本鏈,助力產業推起來。例如,中國移動在創新鏈上探索了“聯創+”新型研發合作模式,構建產業研發合作圖譜,與博世、康佳、奕斯偉計算、東信北郵等成立8家企業聯合實驗室,發起信息通信芯片產業鏈創新中心、多樣性算力產業及標準推進委員會等多個產業合作平臺,實現與產業研發伙伴的深度“聯盟”。在供應鏈上,中國移動協同業界20多個軟件供應商,開展百余種大數據軟件國產化適配,實現國產設備“首臺套”大規模應用落地。在資本鏈上,推進產業自主可控能力,投資超聚變公司(華為x86服務器團隊),支持關鍵部件、操作系統國產化發展。

        在打造一組創新載體上,中國移動加速匯聚各方優勢資源,構建1+1+N創新載體體系。全新構建1個產業鏈創新基地,構建真實應用環境,引入市場需求,在“實戰”中持續打磨關鍵技術和產品。同時,中國移動打造1系列具有產業影響力的產業活動,重點圍繞現代產業鏈創新生態,舉辦產業合作伙伴大會,發布產業合作“六大行動”計劃。中國移動還協同聯動N個創新載體,申請獲批國家“新一代移動信息通信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G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推動成立全球首個5G聯合創新中心,設立28個區域實驗室及7大行業聯盟, 與清華、北郵、東南等12所高校成立聯合創新載體,匯聚1400家產業合作伙伴。此外,中國移動積極推進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服務600萬開發者和中小微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在夯實一套基礎保障上,中國移動不斷筑牢投入重地,對國家重點任務給予研發投入戰略保障;拓展合資、并購等模式,豐富資本投入方式,構建產業發展基礎。同時,中國移動持續打造人才高地,培養“十百千”專家體系、打造攻關“特區”激勵、創新獎勵等激發科技人才活力。中國移動還大力探索科改要地,打造“特區”樣板間,實施“揭榜掛帥”、“績效對賭”“項目包干”,在產業鏈進一步探索復制,推動技術協同與成果轉化,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過前期努力,2021年,中國移動在創新技術能力、市場競爭力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移動信息領域的產業及國際話語權得到明顯提升。

        比如,在創新能力方面,中國移動累計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200余項,在ITU、3GPP等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導立項166個,5G領域R17和R18牽頭立項數均居全球運營商首位;主導提出6G愿景,布局百余項6G專利,有效專利總量穩居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同時,中國移動不斷提升核心技術優勢,5G+北斗高精定位、云XR等數智服務能力不斷增強,5G應急急救、車路協同等達到業界主流水平,布局500+項數字化能力,聚焦5G+工業互聯網、智慧港口、智慧醫療等18個重點行業,累計落地6400余場景,創造多項業界第一,促進了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在市場競爭力方面,中國移動2021年全年營運收入達到人民幣8483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政企市場成為增收引擎。2021年,中國移動政企市場收入保持快速增長,達到人民幣1371億元,同比增長21.4%。中國移動還打造了視頻、游戲、VR/AR、支付等優質互聯網產品,不斷提升“場景+內容+運營”能力,持續推進規模發展和體驗優化。比如北京冬奧會期間,咪咕視頻全方位全場景賽事直播就贏得了廣泛認可。

        以“三個全力”邁向創新突破新階段

        在中國移動看來,我國產業發展已經度過生產要素聚集階段、產業主導階段,正在邁向創新突破階段。高同慶介紹說,面向未來,中國移動將全力向國家和產業交上三份答卷。

        首先是全力交出補短鍛長的攻關答卷。中國移動將持續加強移動信息產業關鍵核心問題攻關,提升基礎能力,做優數智化服務能力,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前沿領域布局和研究,構建未來信息通信發展領先優勢。最終實現移動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力和規模位居全球最前列。

        其次是全力交出協同創新的發展答卷。中國移動將激發商業閉環“內驅力”,打造多鏈協同,圍繞創新鏈,協同供應鏈、資本鏈、生態鏈,進而形成價值鏈良性循環,最終提升產業鏈協同發展能力,構建協同創新格局?!拔覀儗⑴c產業共同實施‘十百千萬’計劃,探索建立一套包含產業需求平臺機制、研發攻關機制、成果測試認證機制、成果轉化應用機制、研投采資源匹配機制以及與國家戰略國家資源協同機制等在內的閉環產業鏈協同創新機制體系,讓產業鏈自行高效運轉起來?!备咄瑧c說。

        再次,全力交出共贏繁榮的生態答卷。中國移動根據產業鏈發展需求布局“補短板、鍛長板”的重點領域,計劃設立“鵬城實驗室科教基金會鵬城—中移科研子基金”,進一步聚合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小企業等多元創新主體,結合聯合實驗室、示范基地、開放實驗室營造繁榮的科創生態;同時,設立產業鏈“鏈長基金”,打造高質量產業生態鏈。“通過設立基金的方式,放大資金優勢,撬動社會資本,拉動各類資源、資本共同支持移動信息產業鏈繁榮發展。”高同慶說。同時,中國移動還將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建共創5G行業示范基地,推進產業鏈數字化發展;打造產業鏈現代服務體系,提供供應鏈金融業務支持實體企業融資;深入貫徹“一帶一路”倡議,建設繁榮的國際產業生態。

        此外,中國移動將著力建設產業鏈創新基地,結合在3G、4G、5G技術驗證和規模試驗推動產業發展的經驗,打造國家級產業鏈創新集群,同時帶動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培育“專精特新”企業。

        【責任編輯:溫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天堂资源www在线中文|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bt|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中文亚洲日韩欧美|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看福利中文影院|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新版天堂资源中文8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