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加快采購管理體系改革 提升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中建八局:加快采購管理體系改革 提升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6-08
中國建筑旗下中建八局深入學習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指示要求,推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創新采購管理模式,系統構建設計、采購、生產、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推動供需精準匹配和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和韌性,增強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建立具有中建八局特色的現代化供應鏈體系。
創新采購模式,塑強產業鏈條
一是深推集采聯采。縮短供應鏈,提升廠家直采占比,整合需求,以量換價,培育集中采購優勢,深化總部到項目部四級聯采成效。強化采購前介設計端,全面推行“設計入圖、概算融合”,突出采購領域品牌、物資設備參數“雙植入”,提升限額設計條件下的采購成本管控能力。
二是優化專業自采。提升資源保障的靈活性、針對性、有效性,延伸采購價值鏈。在機電安裝、園林景觀、智能弱電等13子項專業工程細分領域,推行“勞務分包+主材設備自主采購”模式,改變專業分包大包收取管理費模式,2021年中建八局專業領域自采占比達52%,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中建八局在國務院國資委2021年采購管理對標評估交流取得好成績
三是探索供應鏈金融。順應產業組織形態變化,強化供應鏈下游客戶服務能力,探索建立面向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通道。創新“廠家直供+專業物流配送+第三方資金”模式,多渠道引入賬期合理、融資成本低的金融產品,注重防范第三方供應鏈金融風險,合理制定分供合同支付模型,嚴格合同依約支付比例考核,強化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支付保障,踐行央企責任擔當。
聚焦精益管控,提升管理效率
一是優化內部績效評價機制。構建“1+4+16”采購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即1個決策層指標——采購物資運營指數,4個管理層指標——高效益、高效率、高品質、合規性,16個業務層指標——計劃、采購、合同、成本、效益、消耗、策劃、資源、履約、料具、兌現、時效、價格、場站、資產、體系,形成“指標、落實、評價、反哺”閉環管理,促進整體采購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拓展局級戰略采購合作。加強上下游產業協同,增強產業鏈韌性,整合行業龍頭資源,與五礦發展、東方雨虹等行業知名品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提升采購降本增效能力。培育優選供方,執行“嚴格準入、實名推薦、分級維護”的分供商管理原則,開展分供方考核評價,動態剔除不合格及僵尸供方。
中建八局積極探索與實踐供應鏈管理
三是提高項目資產周轉效率。明確資產分類標準,細化10大項目資產品類,盤實盤活項目資產超100億元,資產周轉效率提升至35%,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實施剛性考核,量耗管控責任書在項目100%覆蓋,嚴控日檢、飛檢、專項檢查,主材損耗率,2021年物資消耗精益管控創效5.58億元。
四是推進數字化賦能。延伸云筑電商平臺功能板塊,配套大數據分析及場景展示,實現計劃、訂單、驗收、盤點、結算、調撥線上一體化,提升檢索效率,緩解基層負荷。建立多維度檢索的EPC資源集成平臺,涵蓋13個工程序列,集成2200種物資設備品類,超過20萬條建筑信息。打造MRO零星采購專區,不斷優勝劣汰專區資源,實現零星采購量價雙控、手機端+現場端輕量化移動點驗、云端數據分析和全程監管。
中建八局聚焦供應鏈“斷點”“堵點”,打造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形成比較優勢。2021年,中建八局完成采購價值創造37億元,EPC采購效益綜合占比達到8%,設備拆分專業采購創效2.65億元,供應鏈金融節約資金成本2.84億元,在國務院國資委2021年采購管理對標考核評估中位列建筑央企第一名。數字轉型進程不斷加快,采購模式持續升級,價值創造成效顯著增強,供應鏈自主管理能力出進一步提升。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