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6-13
近年來,鞍鋼集團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以“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為目標,通過持續開展污染防治裝備升級和超低排放改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通過先進節能技術應用、智能化能源集控中心建設、深化礦山綠化復墾等工作,全面提升節能降碳能力和水平,實現了能耗水平持續提升,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2021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碳”工作戰略部署,鞍鋼集團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從頂層設計著手,推進“雙碳”工作部署,發布了“鞍鋼集團低碳冶金路線圖”,提出了低碳發展“三個使命”“五大路徑”,完成了《鞍鋼集團碳達峰及減碳行動規劃》編制工作,以講政治的高度推動“雙碳”工作有序開展,彰顯央企綠色擔當。
鞍山鋼鐵能源集控中心項目
2021年以來,鞍鋼集團將節能降耗和技術進步作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有力抓手,推進實施了以鞍山鋼鐵能源集控中心、攀鋼高爐渣提鈦、鞍鋼鋼鐵園區污水處理、攀鋼鈦渣電爐煤氣回收與鈦精礦干燥閉環利用等為典型案例的一大批先進節能降碳項目,為鞍鋼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1年以來,投資7.5億元多基地建設高質量、行業領先的鞍山鋼鐵能源集控中心項目,建設了集合5G、虛擬云、大數據分析、智能分屏和無人機巡檢等先進技術的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及智能化能源專家系統,有效整合優化了能源站所,打破了專業壁壘,實現了跨生產工序信息集成,多維度數據協同,跨層級各系統全面集控的集中一站式管控。
鞍鋼鋼鐵園區污水處理項目
攀鋼高爐渣提鈦項目采用“高溫碳化-低溫氯化-尾渣資源化利用”工藝,建成年處理10萬噸高鈦型高爐渣示范線。該項目可有效回收高爐渣中70%以上的鈦資源,提鈦后的尾渣100%資源化用于綠色建材,完成了從固廢資源到高值產品的重大轉變,利用價值提高60倍以上。
鞍鋼鋼鐵園區污水處理是鞍鋼集團長期專注于鋼鐵行業水污染全過程控制研究,在鋼鐵園區污染源深度解析的基礎上,創新的“清潔生產源頭節水-廢水強化處理回用-全園區水網絡優化”的治理方式。該技術成果已成功推廣應用到鋼鐵、煤化工行業近20項產業化工程中,年廢水處理總規模超過7000萬噸,二氧化碳減排超過10萬噸。
攀鋼大型鈦渣電爐原設計為非密閉電爐,副產品電爐煤氣無法回收,能源利用率低。為解決這一突出矛盾,攀鋼先后開展了連續加料、連續冶煉、電爐密閉改造和煤氣凈化與回收等系列攻關。并組合實施“電爐密閉改造+鈦精礦干燥”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已于2022年一季度建成投產。目前,攀鋼利用回收的電爐煤氣烘干鈦精礦,每年可處理濕礦7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萬噸以上,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如今,“綠色鞍鋼”已經納入新鞍鋼建設內涵,鞍鋼集團將以央企擔當為己任,將“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作為建設綠色鋼企、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加快落實“雙核”戰略,致力在減污降碳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上站排頭、做表率,打造綠色低碳的高質量鋼鐵產業生態圈,不斷構建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與經濟社會和諧共存的新生態,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鞍鋼力量。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