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電: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企戰略 奮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智力引擎
中國華電: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企戰略 奮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智力引擎

文章來源: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7-11
從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到抓好人才高地建設布局,從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到注重引育并舉激勵保障……近年來,中國華電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扎實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堅持創新驅動引才聚才,改革體制機制選才育才,優化發展環境用才留才,奏響了人才培育與企業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的鏗鏘樂章。
堅持黨管人才,交出人才建設亮眼成績單
2022年6月15日,中國華電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同時表彰在生產經營發展改革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才。61個名字熠熠生輝,中國華電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新青年領軍人才和華電工匠的榮譽閃耀華電。
這是中國華電重視人才、禮敬人才的一個縮影。
一直以來,中國華電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強化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堅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各類人才的創造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黨管人才優勢更加彰顯。中國華電堅決扛起黨管人才政治責任,強化謀全局、議大事、抓重點,統籌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推動人才強企戰略深化實施,確保中央關于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十四五”人力資源規劃》、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十條”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從戰略全局高度謀劃人才事業發展。狠抓督促落實,將人才工作成效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年度考評,確保人才工作與公司改革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黨的政治領導力在人才工作中得到新的加強。
人才發展機制不斷完善。認真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全面推進用工市場化改革,廣泛實施競爭性選拔方式。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薪酬分配自主權,在“雙百企業”“科改示范企業”以及市場化程度高的企業率先實施工資總額備案制管理;開展科研骨干人才薪酬市場對標,近3年定向投放工資總額5000余萬元。用好用活中長期激勵“政策包”“工具箱”,在43家企業實施股權激勵、分紅激勵、員工持股、超額利潤分享和跟投等激勵措施。
一批批面向基層、面向創新、面向尖端的一線人才項目結出累累碩果。
——人才總量不斷增加。一批優秀年輕干部走向重要管理崗位,副廠級以上經營管理人才平均年齡連續兩年同比下降;總部部門負責人和直屬單位班子成員中,45歲左右人員占比21.2%。
——創新型人才不斷涌現。中國華電選派16名專家作為企業導師,與浙江大學、西安交大、上海電力大學聯合培養4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截至目前,擁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3人,全國及行業技術能手185人。建立4個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國家級研發(實驗)中心,柔性引進5名院士,招收培養25名博士后。開展首屆“科技創新人才”和“華電工匠”評選,首批遴選中國華電“科技創新領軍人才”9人,“科技創新青年領軍人才”30人,“華電工匠”22人。
——人才創新成績單愈發靚麗。成功研制出覆蓋煤電、燃機、水電、風電、電網等電力全譜系的“睿”系列工控產品,累計實現12個“國內首次”,承擔2項國家“揭榜掛帥”項目?!笆濉币詠?,榮獲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3項,建設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編制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359項。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101項,獲得授權專利6365項。
增強自覺意識,扛起建設人才高地的華電擔當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
新戰略領航定向——
國有企業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承擔著加快培養造就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打造卓越工程師隊伍、強化承載科技創新人才主體地位等重點任務。
中國華電積極主動對接國家戰略,自覺在全局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切實把服務國家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同實施“五三六戰略”相統一,同落實華電“十四五”規劃相結合,對標對表找準自身定位,深耕能源行業人才發展,堅決成為建設新時代人才強國的重要力量。
新任務直面挑戰——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科技和人才成為國際國內戰略博弈主戰場。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中國華電深刻認識人才對企業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堅定不移走人才強企之路,著力在高層次和高精尖人才引進上下功夫,強化在“雙碳”、氫能、儲能等能源領域的人才儲備,在全球范圍內開拓市場、配置資源、優化布局,加快培育一流人才,持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水平。
新目標振奮人心——
到2025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不低于3%,科技創新主力軍隊伍梯次形成,人才隊伍結構更加優化,實現培養3名戰略科技人才、30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00名“科技創新青年領軍人才”、50名“華電工匠”、500名“卓越工程師”的“33155”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目標……中國華電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目標更加清晰、行動更加有力。
到2030年,人才發展“五個體系”基本完善,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高層次人才集聚水平明顯提高,在能源行業科技領域擁有一批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擁有一批開拓者……中國華電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力打造創新人才高地示范區的思想自覺、戰略自覺更加明確。
到2035年,在各產業板塊形成中國華電人才競爭比較優勢,科技人才綜合實力位居國際同行前列,高水平人才隊伍達到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水平……中國華電加快建設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責任擔當更加凸顯。
狠抓工作落實,開創新時代人才工作新局面
近年來,人才工作緊緊嵌入中國華電生產經營發展全局,目標任務瞄準戰略需求來確立,工作措施圍繞戰略實施來制定,工作成效根據戰略成果來檢驗,中國華電工作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服務到哪里。
中國華電把握人才變化的新趨勢新特點,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創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舉措,大力推動人才交流合作。
——人才“引進來”步伐加快
定向引進高層次人才。牢固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主動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與合作,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制定人才引進特殊支持政策,積極吸引各類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對電力市場交易、綜合能源服務等緊缺專業人才和智能制造、能源互聯網、儲能等新興專業人才,堅持“一事一議”“一人一策”,實行個性化引進。
拓展柔性引才途徑。成立中國華電專家咨詢委員會,邀請23名能源領域院士和知名專家,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能源戰略規劃、重要政策以及重大問題研究上的咨詢作用。靈活運用技術服務和項目合作等方式,通過設立短期工作崗位、實行協議工資制或項目工資制,吸引高層次技術人才以柔性流動方式加入華電。
——人才來得了,激勵有保障
深化薪酬分配機制改革。加大人才績效激勵力度,進一步落實薪酬分配自主權,在“雙百企業”“科改示范企業”以及市場化程度高的企業率先實施工資總額備案制管理;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關鍵人才薪酬制度,加大向核心崗位、骨干人員和一線關鍵苦臟險累崗位的分配傾斜力度,對引進的急需高層次人才實施協議工資制并單列管理。
實施專項獎勵。優化中國華電特殊獎勵機制,圍繞睿系列、科技進步獎等重大科技項目研發、成果申報,近兩年投入人才專項獎勵資金共計4500余萬元。加大對有突出貢獻及重大影響的專業技術人員專項獎勵力度。完善科技創新激勵保障機制,擴大獎勵范圍、提高獎勵力度,將承擔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平臺建設、承擔重大攻關任務、發布國際標準、取得國際專利和發明專利授權等納入獎勵范圍。
著力培養造就各崗位高素質人才
人才工作,基礎在培養,難點也在培養。
中國華電在自主培養上“出真招”,創新培養模式。搭建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平臺,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綠色低碳能源技術創新聯合研究中心,與華北電力大學聯合成立高效清潔智能發電聯合研究院,不斷提升產學研合作層次和水平,推動人才培養鏈和產業鏈相融合。建立區域性、行業性職工技術創新聯盟,加大“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各類人才崗位攻堅、創新創效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加強青年人才培養。樹立“青年駿才”計劃和“華電藍?!毙U衅放菩蜗?,面向海外知名院校和國內985、211、“雙一流”院校,招錄優秀畢業生,開展為期三年的“遞進式”培養、“周期性”評價,幫助青年駿才實現跨越成長。有計劃地安排青年科技人才參與各類重大科研項目建設,明確要求重大項目團隊核心成員中年齡在40歲以下的不少于30%。
中國華電在深化改革中“顯實效”,暢通職業發展通道,建立以管理、技術、技能和客服四個族群、六類發展通道為主體,分層分級的職位序列管理體系,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年度薪酬可高于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平均水平,華電工匠年度薪酬可高于本單位中層干部平均水平,極大調動了廣大技術和技能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
加大授權放權力度。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方式,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在“揭榜掛帥”制項目中實施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賦予項目負責人充分自主權;足額安排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將優質資源、精銳力量向重大科研項目、重大工程建設聚集,全力推動重大人才工程實施,引領帶動產業發展,積極爭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優化人才評價體系。牢牢扭住激發創新活力這個關鍵,以破除“四唯”為重點,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及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突出中長期目標導向,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成效,將業績成果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適當延長科技人才的考核周期。建立完善容錯機制,鼓勵科技人才不畏挫折、大膽創新。
在加快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的進程中,中國華電將以更加強烈的擔當、更加務實的舉措,全面開啟人才強企戰略新征程,努力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為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