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人民郵電報 發布時間:2017-07-20
五年前,中國老百姓還不知光網為何物,10M速率的帶寬就是“頂配”,中國網速國際排名第90位;五年后的今天,我國所有地市基本建成“光網城市”,百兆帶寬成“標配”,“千兆城市”已誕生,光纖寬帶用戶占比接近80%,進入全球前三位。
勇于攻堅、敢于克難,中國通信業在五年時間里,開創性地突破技術瓶頸,扛住資金壓力,經過艱苦探索與創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寬帶網絡,“神州大地皆光網”成為現實,我國信息化發展邁上了一條全光網高速路,建設網絡強國、繁榮信息經濟有了堅實的根基。
有勇氣 技術瓶頸敢突破
五年前,導致我國和世界寬帶網絡落差的根本原因,是兩代接入技術的差距,盡管通信業不斷對ADSL進行提速,但銅線技術已經遇到“天花板”,最高速率也僅能達到光纖寬帶起步速率的十分之一。
要對全國5億多千米的寬帶接入網絡進行一次徹底的光纖技術改造,是一項煩瑣而耗資巨大的工程,難度超乎想象,光是用戶側“最后一公里”總和就足以繞地球上萬圈。而且,基于光纖的高速寬帶需求比例當時還很低,在接入網的光纖化改造上,面臨著“FTTH ADSL”和“一步到位建設FTTH”兩種選擇。是沿用漸進式、改良式的發展模式,還是闖出一條跨越式、超常規的光網發展之路?
2012年,位于中國西南的四川率先走出了這一步,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對傳統電信網進行“一步到位”的全光網改造,普及光纖入戶,實現全程傳輸光纖化。2015年9月,四川“全光網省”全面建成,全省21個市州全部建成“全光網市(州)”,四川省在全國率先告別“傳統銅纜程控交換通信”,邁入全球領先的超寬帶、大視頻、全智能的“全光網”新時代。
星星之火隨即燎原。2015年下半年,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在山東、河南、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紛紛宣布建成“全光網”,實現了寬帶發展的歷史性突破。2016年上半年,安徽、西藏、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等地也建成全光網,海南6個市縣提前建成全光網。目前,全國超過三分之二的省份已經建成“全光網省”。
徹底去銅換光,這一“基石”的變革,突破了“提速”的技術空間,網絡實現了全程光化傳輸,帶寬有了十倍級以上的跨越式提升,實現了光纖寬帶“1000M引領、100M普及、20M起步”格局。自2013年光纖寬帶開始規模建設以來,我國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快速提升,走出了一條漂亮的躍升曲線。
有智慧 建設模式勤探索
全光網是一次基礎網絡的革命性變化,也是一個巨大的、全覆蓋的社會工程,光網建設不僅涉及光纜安裝,還要進行銅纜拆除、老舊設備清退和網絡新能力建設。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各地區、城鄉網絡布局差異大,建設模式無法統一。同時,還有可能面臨巨額網絡建設投入后用戶市場不能形成規模的風險。這些,都成為光網建設中的“硬骨頭”。
有智慧,勤探索,“硬骨頭”就能啃下來。率先建成“全光網”的四川電信探索出“需求一片、建設一片、營銷一片、放裝一片”的建設策略,這種成片開發的方式,實現了光網建設、用戶遷移、銅網關電一條龍。
在山東,“農村突破、試點先行、分段實施、逐步推廣”成為全光網建設的主要模式,實踐中,山東聯通推出了“四控”管理體系、“五步”工作法和光改列車時刻調度表、鋼線掛鉤器等一系列創新舉措。
在河南,中國電信按照“高速接入、廣泛覆蓋、多種手段、因地制宜”的思路,大規模投資建設光網。通過“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合作模式,在農村信息村建設中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在城市,針對每個社區現狀,現場設計可行性方案,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實現退銅、退電、退租、退設備“四退”目標,目前已達千萬級的光端口覆蓋能力。
在內蒙古,中國聯通組建了500支“網格、營業、施工及客響”四位一體的光改協同保障隊伍,使得光改快速推進,共建設FTTH端口近150萬個,改造小區、村莊6800個,完成62萬傳統ADSL用戶、112萬端口的改造,退網各類設備6600臺,拆除電纜200萬線對公里,2015年年底12個盟市、101個旗縣區全部完成光纖化網絡改造。
僅2015年一年時間,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就完成了全省超過1.6萬個小區銅纜寬帶的光網改造,新建小區全部光纖到戶。
作為有線寬帶建設的“新軍”,中國移動采取前瞻性、高標準的建設策略,新建家庭寬帶全部實現光纖到戶,骨干傳輸網絡實現大容量、動態化、高效靈活。目前,中國移動有線寬帶光纖到戶覆蓋占比達到83%以上,均具備100M以上帶寬接入能力。
有擔當 重重困難闖出來
資金壓力頻加碼,建設資源難協調,市場需求不均衡,城市小區入場貴,農村地區回報少,偏遠地區建設難……光網發展的重重困難擺在電信企業面前。他們沒有等待,而是以國企的責任擔當,自籌資金,付出艱辛努力,闖出了一條大投入、高水準的全光建設之路。
2011年2月,中國電信在行業內率先啟動“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工程建設,至2015年底,共計安排約2000億元投資用于寬帶光纖化改造、光纖入戶建設和骨干網擴容升級,同時積極探索寬帶領域與民間資本的合作共建,累計引資近70億元。
為了在四川省這樣一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人口眾多、城鄉差別巨大的地域建設全光網絡,四川電信采取了錙銖必較、利舊換新、騰挪循環等一系列措施,籌措130億元的資金,依靠精細調度、科學規劃大幅提升了資金利用和網絡建設效率,最終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在西藏日喀則吉隆鎮,經歷了尼泊爾地震后的道路尚未完全修復,頭天剛挖好的纜溝還沒來得及布纜就被山洪沖平,中國電信的施工隊伍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施工,保質保量完成光網改造任務。到2015年年底,西藏所有縣級以上城區100%實現全光網絡覆蓋。
2016年,在建成全光網省7個、全光網地市118個的基礎上,中國聯通再度提速光改,北方十省份全部實現全光網,提前1年實現城區100M、農村光纖到村的國家目標。
冬季的呼倫貝爾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為了讓用戶使用快速、質優、放心的寬帶網絡,呼倫貝爾聯通人在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斗嚴寒、拼意志、講奉獻,在短短的5個月施工期完成了90797用戶光纖化改造和26個PSTN端局下電退網。
近兩年來,電信企業還自籌資金,加上中央財政共300多億元,實施了包括3.1萬個貧困村在內的10.1萬個行政村光纖建設,為縮小城鄉差距、實現信息“進村入戶”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大運營商在今年將持續加大光網投入,中國電信在年底前要基本實現南方區域鄉鎮以上光網全覆蓋,行政村光網覆蓋比例提升到75%;規模開展百城“千兆示范”活動,在主要區域實現千兆寬帶接入能力。中國聯通在15個城市開展千兆寬帶試點,并實施了“光寬帶 ”計劃。中國移動新建寬帶全部采用光纖到戶,抓緊推進光纖到樓存量用戶提速改造,打造“百兆能力、千兆示范”的有線寬帶網絡。
2017年,前行中的中國光網值得期待: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有望打通入戶“最后一公里”,全國城市家庭將具備100Mbps光纖接入能力,80%以上的行政村將實現光纖到村。通信業以勇氣、智慧與擔當成就了“全光網”夢想,為信息社會構筑了高速、便捷、安全的網絡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