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庫  >  砥礪奮進新國企  >  媒體聚焦  >  走進新國企  >  中建洋山篇 > 正文
        中建港務:洋山深水港世紀工程背后的人

        文章來源:人民網  發布時間:2017-07-31

        十五年,“滄海”就能變“桑田”?這不是神話傳說,而是正在東海孤島上演的現代工程建設傳奇——洋山深水港。十五年前,大小洋山島,只不過是東海之上的普通小島,居民以打漁為生,閉塞而落后。十五年后,小漁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總面積相當于1000多個足球場大小的現代化深水港。一個世紀工程即將傲然屹立于東海的碧波萬頃之中。

        據悉,洋山深水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島型人工深水港,也是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戰略和樞紐型工程。即將投入使用的洋山四期工程,亦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自動化碼頭。偉大的工程離不開一支堅強有力的隊伍,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旗下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港務”)就是這樣一支成就了洋山,也被洋山成就的建設隊伍,十五年的時間,從初次涉足海域工程的新人,成長為今日港航建設行業的佼佼者。

        洋山深水港十五年的建設傳奇落幕在即,四期工程預計將于今年年底交付使用。記者日前走進接近建設尾聲中的洋山深水港項目,一探這世界級工程背后的種種。

        “洋山夜總會”——名詞新解后的故事

        記者在去往洋山港的路上,聽到洋山“夜總會”一詞,不禁心生疑惑,難道這港區也還建有高檔消費場所?原來這是中建港務洋山建設者發明的名詞新解,意思是說“夜里總開會”。這一小小新解的背后,是洋山建設十五年來不為人知的艱辛。

        2002年6月26日,中建港務在洋山深水港一期C標碼頭打下第一根樁,拉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帷幕。但當時的洋山深水港還只過是互不相鄰的10余個小海島,海島之間海溝深度最深超過30米,各方面條件都較為惡劣。

        工程一期注定是個篳路藍縷的開山之作。當時只有1.4平方公里小洋山島容納不了那么多的施工隊伍。中建港務洋山項目總部的員工只能租住在附近的大洋山島。每天往返都是乘坐從當地漁民那里租來的小船,外海風浪大,每次往返住地和施工現場幾乎都是一次冒險,經常是途中海上風浪驟然大起來,小船就像一片枯葉,被海浪打得漂來蕩去,還時不時地被巨浪拋起來,幾乎垂直地立在海面上。中建港務洋山建設者就這樣堅持了兩年,直到2004年,在吹砂填出來的港區上建設的洋山生活基地正式啟用。

        今天我們去洋山港,都是走東海大橋,十分方便快捷,可要知道,東海大橋是2005年竣工,那之前的三年是怎么過來的呢?答案是靠船,一切生產生活資料,以及人員的運輸都靠船運。但洋山地區氣候多變,刮大風、下大雨都是家常便飯,要是天氣厲害了,船就得停開了。所以當時島上的生活物資都是非常缺乏,一旦蔬菜、淡水續不上,就要自己想辦法解決,洗澡幾乎就是奢望。建設隊伍幾乎都不是海島人,嚴重的水土不服也成為一種常見病。

        條件惡劣的同時,工期任務還十分繁重。記者了解到,這“洋山夜總會”就是一期工程的時候叫出來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期間,工程延修半年,復工后,項目部要求全員抓緊加速工作,爭取按原計劃建成開港。這樣一來,白天時間就要充分利用,抓緊現場建設,那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都留到晚上協商解決,幾乎就是隔三差五就得夜里開會。中建港務總工程師徐梅坤就表示,自己當年就是這“夜總會”的???,任務總結、計劃安排、工種協調、民工交流、項目黨建等等都是這“夜總會”的主題。徐梅坤總工程師還說,這些會結束了,還不算完,他們這些工程技術人員還得接著開協商會,一個個技術難關、工程難題就是在這挑燈夜戰的升級版“夜總會”中解決的。

        “吃三睡五干十六”,雖然現在更多的是把它當作一句口號,但難保不是當年的一番真實寫照。如今洋山深水港全部建成在即,再回首來路的付出與汗水,中建港務人們已不覺的是苦,只道是甜。洋山十五年的建設,不僅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海島型人工深水港,世界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也鑄就了中建港務的靈魂與精神,“誠風破浪、信譽遠航”的藍海文化,這將成為助推中建港務實現“轉型跨越”,不斷“走向海外”的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自動化——洋山黑科技不止于此

        洋山深水港是重大的國家戰略性工程,這就要求洋山建設者們,必須拿出最高水平,體現最高標準,工程技術創新也就成了題中應有之義。十五年的洋山建設史,不僅是中建港務洋山人拼搏奉獻的十五年,更是創新奮斗的十五年。

        十五年的建設遇到了太多的第一次,而每個第一次都是一道要求創新作為的坎兒。第一次施打大口徑密排鋼管樁,第一次施工海上大體積高性能混凝土,第一次自主制造大口徑高標準螺旋鋼管樁,第一次見識水下陽極塊,第一次實施深海地基加固,第一次施工水下倒濾層……中建港務洋山人,唯有眾志成城,探索進取,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收獲的成果也是甜美的,在眾多參建隊伍中,中建港務第一個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完成水工碼頭、地基加固、道堆施工多項技術總結。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著意觀察了洋山四期的不同之處,自動化、智能化乃至無人化,是記者對洋山港技術創新成果的最大印象。

        在和中建港務總工程師徐梅坤的交流中,記者得知,自動化確實可以被視作洋山四期工程的一大特點,而這里面又可細分為施工的自動化和運營的自動化。

        施工中的自動化創新,就好像是在工程加裝第三只眼,讓地基加固過程都能從“黑箱”作業變成“陽光”作業,這樣才能更好確保工程質量。

        洋山港施工的一個前提,就是填海而來的土地要足夠結實,以滿足在其上進行施工的要求。但是通過填海造出的土地地質類型是很復雜的,有吹砂吹出的疏松的砂土地基,有開山取石回填出的碎石堆積體,還有島上原始地貌中的堆積深厚的淤泥層。國際上,圍海吹砂造出的土地,一般要經過十余年的自然沉降才能用于開發建設。

        為了盡快夯實土地,施工隊伍必須對其進行加固。而在對吹砂堆積區域進行振沖加固時,振沖裝置要深入到地表以下20多米進行振沖。并且要分節提升進行分層振沖,逐層達到密實效果。從地下負20米到地表的整個振沖過程都是在監管人員目光無法觸及的“黑箱”中進行的。

        傳統的肉眼觀測根本不派不上用場,那要怎樣才能打開這個地下作業的黑箱,讓監管的目光跟隨振沖器潛入砂土層深處?實現對振沖作業進行實時監控呢?這在國內外還沒有成功的案例。

        中建港務洋山項目總部組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自主開發出振沖自動監控系統并應用到振沖施工中,形成了“自動監控下深層粉細砂地基振沖施工”工法。該系統通過對振沖過程中各項原始數據的采集,轉換成直觀、形象施工曲線,讓整個過程都可以被實時監控。

        此后,在對洋山原始地貌中的淤泥地區進行加固時,為確保塑排板施工方案的有效實施,項目部又開發出塑排板施工自動監控系統。最后,自動監控系統又被應用到碎石回填區域加固施工中,成功地開發出強夯自動監控系統,該系統可以24小時準確記錄強夯夯擊次數。

        運營中的自動化創新,就是要解放人工,實現無人化、智能化,不斷港口提高裝卸效率。

        在洋山四期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記者看到,港區集裝箱的裝卸、調運、運輸等環節都實現了無人工操控的自動化運作,而岸吊、軌道吊等運營設備均通過中建港務所承建的83.3米中控塔內遠程操控,而這中控塔成為整個自動化碼頭運營的“指揮中樞”??粗惠v輛智能操控的運輸車和自動化作業的裝卸設備配合得天衣無縫,偌大的港區看不見工作人員,記者不禁要為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點贊。

        自動化運營的集裝箱碼頭,其運轉效率是很高的。記者從同行處了解到一個小插曲:洋山港很受貨輪海員埋怨,原來竟是因為,洋山港碼頭卸載工作效率高,貨輪??繒r間短,海員們自然也就不能在陸地上多待了。徐梅坤總工程師也笑言,海員們抱怨了,但輪船主是該高興了。不知道自動化操控的洋山四期投入運行后,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洋山港建設中的技術創新,又何止自動化這一個亮點呢。15年來,3項施工工法獲評國家一級工法,6項施工工法被評為交通部水運工程一級工法,1項全國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銀獎,這亮眼的創新成績單,凝結的是中建港務洋山人的智慧和才華,是中建港務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集聚的寶貴財富。

        “黑馬”不“黑”——中建港務的歷史與未來

        偉大的工程離不開堅強的隊伍,堅強的隊伍需要偉大工程的歷練,洋山港世紀工程和中建港務之間正是這種辯證關系。

        中建港務是一支年輕的建設隊伍。很多人都說,中建港務是港航建設領域半路殺出來的一匹“黑馬”,的確,論起來直到2013年2月,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才由中國建筑和上港集團共同合資組建。

        十五年的建設史,也是一部成長史,一組數據見證中建港務的茁壯成長:

        洋山一期時中建港務是學徒。在一期工岸線長1600米程碼頭,共5個7—10萬噸級泊位的工程總量中,中建港務負責了其中35%;

        洋山二期時成為伙伴。在碼頭岸線長1400米,共4個7—10萬噸級泊位中,中建港務負責了700米碼頭、全部67.5萬平方米地基處理和46.8萬平方米道堆建設,工程量約占土建工程總量的50%;

        洋山三期時中建港務已是建設骨干。2600米的碼頭岸線,7個7—15萬噸級泊位。中建港務負責1250米碼頭、全部350萬平方米地基處理和66.9萬平方米道堆建設,工程量約占土建工程總量的65%;

        到了洋山四期時,中建港務已成長為港航建設行業的佼佼者。四期碼頭岸線長2350米,陸域總面積223.16萬平方米,建設7個大型深水泊位,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動化碼頭,而中建港務一力承擔了全部土建工程總量的75%。

        這15年中,僅在小洋山海域的狂風巨浪中,累計成功沉樁7147根,首尾相接長度超過443114延長米,排在地表約等于上海到合肥的陸路距離。這個長度,正是對中建港務人成長之路的完美詮釋。

        中建港務是一支有歷史有底氣的隊伍。

        中建港務黨委副書記顏志凱,對“黑馬”說,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說中建港務年輕是可以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建港務沒有過去,沒有底蘊。因為中建港務的前身可追溯到,創建于1953年2月的上海港務工程公司,這是一家以港航建設為主體的綜合建筑企業。可以說中建港務沒有海島型深水港工程的經驗,但港航建設經驗是充分具備的。

        改制合資后,中建港務又獲另一重要力量的支持——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不僅代表著我國房建領域的最高水平,還涉足城市軌道交通、高鐵、特大型橋梁、高速公路、城市綜合管廊、港口與航道、電力、礦山、冶金、石油化工、飛機場、核島等多領域經營。是我國專業化發展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程度最高、全球排名第一的投資建設集團,也是我國建筑領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在2016年的全球財富500強中,更是高踞24位。

        正是依托于中建母公司的雄厚實力,中建港務如虎添翼、底氣十足。所以顏志凱副書記表示,對這個“黑馬”說,他是既認可又不認可。

        展望未來,“走出去”是中建港務的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中建港務將依托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等強大后盾,緊跟“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積極投身海外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將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帶向世界。記者現場了解到,由中建港務和中建八局共同建設的吉布提多哈雷港口項目,已于5月24日如期開港,工程建設獲得中吉雙方各界的廣泛贊譽。

        顏志凱副書記的一句話令記者印象深刻,“中國企業的走出去,不僅是中國技術的走出去,更是中國標準的走出去”。相信中建港務將繼續以專業的施工、優質的服務,為中國乃至世界水工工程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波多野结衣在线aⅴ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