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17-09-05
繼互聯網、物聯網之后,車聯網成為了未來智能城市的一個重要標志。
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國家電網公司運用“互聯網+”思維在電動汽車服務領域推出重大創新舉措,建成了開放、智能、互動、高效的智慧車聯網平臺,為電動汽車用戶和充電運營商提供信息服務、運維服務和金融服務,促進社會資源共享,實現了全國統一接入、統一支付、統一服務。
自2015年11月30日上線以來,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已經安全運營500多天。小車輪轉動大生活,車聯網徹底改變了汽車產業氣象,搭建了完善的智能充電網絡,使車與路、車與人、車與車、車與城市智慧互聯,為城市交通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和優質服務,讓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成為可能。
智能創新:一站式服務,讓充電不再難
資料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超過百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大規模的電動汽車投放量,為市場提出了一個難題,如何解決充電慢、充電難的問題?怎樣消除用戶電動汽車使用不方便的刻板印象?必須創新。
國家電網公司深化“互聯網+”充電設施服務應用,建成了目前全球接入設備最多、技術水平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的車聯網平臺,實現了與車輛、充電樁、用戶的高效互動、互聯互通、深度融合。
基于智慧車聯網平臺,公司建成易充電服務平臺、易充電網站,“e充電”“巡檢”“e約車”等手機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6大門戶,實現資源監控、業務運營、充電服務、租賃服務和增值服務5大功能,保障電動汽車用戶充電無憂、購車無憂、養車無憂、用車無憂。
“e充電”APP,實現在線查詢,基于大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一鍵導航、充電智選、便捷支付一站式服務,實現“充綠色電,和加油一樣方便”。通過距離、篩選和排序三個工具,根據用戶常用出行線路和充電需求,實現最優充電樁推薦。用戶還可設定并收藏出行方案,便于快速找樁。目前服務用戶超過30萬人,周活躍用戶超過10萬人。
找樁方便,充電結束后的支付過程也很方便。車聯網自主開發計費控制單元TCU能自動采集充電樁位置信息,統一充電界面和支付手段,支撐充電卡支付和多種無卡支付,讓用戶暢游天下。
同時,車聯網通過30余種充電故障的自動檢測、判定和應對,保障充電過程的安全。
“我們已經建成五級快速搶修體系。通過實時監控充電設備運行狀況,15分鐘內自動派發工單、45分鐘內到場檢修、2小時內完成處理。當前,全網充電設備可用率超過99%,滿足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需求。”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公司平臺建設運維中心、運營監控中心主任助理史雙龍說。
據了解,目前車聯網已經開通95598全國統一服務電話。依托國家電網遍布全網的搶修、客服隊伍,提供7×24小時全天候在線客戶服務,平均處理時間低于3分鐘,為用戶提供最快、最專業的咨詢、報修等服務。
“十三五”期間,公司規劃投資120億元建設改造相關配電網,為各類社會資本投資充電樁做好供電服務,最大項目精簡充電設施接電報裝流程,做到“只進一次門、只上一次網,即可辦理全部用電手續。”
智慧互聯:大數據增值與標準樹立提升國際話語權
布局開放、智能、互動、高效的充電服務網絡,公司已經卓有成效。據國網公司專職新聞發言人王延芳介紹,針對電動車用戶“找不到樁”“繳不了費”“充不上電”的難題,公司已建成充換電站5526座、充電樁4.5萬余個,形成“六縱六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覆蓋16個省、121個城市,計劃2017年年內建成“九縱九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
網絡建成后,如何實現車與路、車與人、車與車、車與城市的互通互聯?智慧車聯網創新給出答案。
在平臺上,你將看到一副全景式的充電網絡布局圖:在全國充電站點分布圖上,黃色站點表示國網高速公路快充站,綠色站點表示國網城市充電站點,橘黃色表示南網運營充電站點,藍色表示社會運營商的充電站點。充電網絡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魯、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和中西部的重點省會城市。通過國網的高速公路站點,將這些城市的站點聯接在一起,初步形成全國一張網。通過京港澳高速已經跟南網實現了互聯。
“國家電網公司車聯網平臺是國際上接入充電樁數量最多、覆蓋范圍最廣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平臺。平臺可接入超過80萬個充電樁,可同時服務超過300萬用戶。”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負責人介紹。
在互聯互通中,實現數據共享與分析。車聯網與普天新能源、特來電、星星充電等17家充電運營商開展互聯互通,接入平臺的充電樁總數超過16.7萬個(國網自營充電樁4.5萬個),功率超過416萬千瓦,日充電量超過100萬千瓦時,累計充電量超過4.35億千瓦時。與吉利、比亞迪、江淮等20余個廠家進行技術對接,可以實現對車輛的檔案信息、實時狀態、實時位置和電池剩余電量等信息的監控和分析。
在構建車、樁、人、城市聯通的大格局中,公司創新標準體系建設,提升電動汽車產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公司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換電標準體系。累計完成國家標準22項、行業標準27項、企業標準61項,創新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領先的中國充換電設施標準體系,與美、日、歐標準并列成為國際4大充換電標準體系。
“國內電動汽車充電基礎及設施標準從無到有到初步形成體系,國家電網功不可沒。”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副主任、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長助理劉永東說,“堅持‘中國市場-中國標準’,與國內外車企開展以中國標準為依據的車輛互操作測試,推動國外車企采用中國標準,對中國標準的推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中國在國際電動汽車產業的地位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