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李洪巖——扶貧路上 他在奮力前行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李洪巖——扶貧路上 他在奮力前行

發布時間:2017-07-27
中國有色集團自2001年起,由國務院扶貧辦指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云南梁河縣的對口扶貧單位,多年來始終堅持“教育扶貧”為主,項目扶貧為輔的扶貧工作方針,在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教學條件改善、資助貧困學生就學、抗旱救災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較好的扶貧效果。2016年,中國有色集團撥付扶貧資金200萬元,同比增長43%。截止目前,中國有色集團累計向梁河縣撥付扶貧資金1015萬元。
梁河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東北部,是傣族葫蘆絲音樂的發祥地,總人口17萬人,主要以漢族、傣族、景頗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為主。梁河縣是云南省73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之一,是以種植糧、蔗、茶和畜牧養殖為主的農業縣。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92億元,財政總收入2.52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8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7元。2016年大廠鄉和永安寨脫貧出列,減貧1425戶5698人,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7%降到10.1%,尚有4113戶15948人處于貧困線以下。
2016年8月17日,經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選派,李洪巖同志到梁河縣掛職副縣長。根據組織安排,分管科技工作,協助分管扶貧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李洪巖同志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攻堅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擺正位置、服務大局、埋頭苦干,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貧困群眾工作做了一些實事好事,得到當地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把脈問診找窮根
剛到梁河的第二天,李洪巖同志就開始下鄉調研開展工作。先后深入4個貧困鄉鎮和26個貧困村系統開展脫貧攻堅入戶調研,與貧困群眾一起分析原因,尋找致富辦法。經了解發現,大多數貧困戶因思想觀念落后、勞力缺乏、長期患病、自然災害、子女讀書、信息匱乏、資金不足等因素致貧和返貧。 極少數人是因為懶惰心理嚴重而導致貧困。簡單的送物送錢不僅不能幫助脫貧,而且會成為導致返貧的開始。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加強教育培訓、改變思想觀念才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
二、對癥下藥開良方
李洪巖同志先后調研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云南世博集團和云南煙草專賣局等三家單位在梁河縣的定點幫扶村,了解了三家單位的幫扶模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派1人掛職副縣長兼關璋村第一書記,但以縣里教育和文化宣傳工作為主。云南世博集團派1人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同時派出由6人組成的駐村工作隊駐村開展幫扶工作,采用“農村信用社提供貸款-企業貼息”的模式進行幫扶。云南煙草專賣局派1人掛職縣委副書記,派2人分別掛職九保鄉副鄉長、囊宋鄉副書記,同時派9人駐村開展工作,采用“企業提供資金-政府相關部門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模式進行幫扶。在系統學習和研究三家單位對梁河縣的幫扶政策和具體措施的基礎上,結合集團公司特點和分管工作,李洪巖同志提出了“科技扶貧入梁河”的工作思路,堅持“重點著眼當前,同時兼顧長遠”的工作方針,制定了《2017-2018年中國有色集團幫扶梁河縣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從智力扶貧、技術扶貧、產業扶貧、基礎扶貧、教育扶貧等角度開展高效精準扶貧工作。
(一)開展精準培訓,夯實智力扶貧
圍繞梁河縣甘蔗、茶葉、烤煙、中草藥、果蔬、畜牧等六大支柱產業,組織實施智力扶貧工程,在教給農民“織網”之術、強化農民“造血”功能、傳授農民致富本領、組織農民創業生財上下功夫,引導貧困群眾“學一智、多一技、增一能”,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帶動一片”目標,不斷提升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已開展茶葉種植和加工、葡萄種植與管理、民族特色菜烹飪等三期培訓,受益群眾達150余人,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二)加快成果引進,夯實技術扶貧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梁河縣自然資源優勢,圍繞六大支柱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組織實施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重點在甘蔗優良品種引進、中低產茶園升級改造、古茶園開發與保護、道地藥材種植、高品質葫蘆種植與葫蘆絲制作工藝優化、高附加值蔬菜系統種植、生態黑毛豬養殖等方面建立科技扶貧示范樣板基地,不僅做給農民看,而且帶著農民干,逐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梁河縣甘蔗種植面積5萬余畝,但整體甘蔗品種較為落后,產量較低。目前李洪巖同志正在積極聯系,計劃于2017/ 2018冬春種植之際,從云南省農科院和德宏州甘蔗研究所引進5個甘蔗新品種。此外,梁河縣荒田村中低產茶園升級改造項目已經開始組織實施,項目完成后可使500戶茶農直接受益,預計每年人均凈增收900元。
(三)培育主體產業,夯實產業扶貧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路,是精準扶貧的重中之重。按照云南省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省州縣三級產業扶貧規劃,結合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布局,重點解決梁河縣產業發展瓶頸,圍繞六大支柱產業發展,組織實施科技扶貧計劃項目,培育和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種養大戶,扶持一批能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區域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簽訂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協議,以生產經營主體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按照“公司+基地+農戶(含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模式,使貧困地區經濟逐步走向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為實現精準扶貧和脫貧做出樣板和示范。目前,李洪巖同志已經組織梁河縣龍鑫茶葉有限公司和云南梁河民族制藥有限公司申報州級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項目,同時幫助梁河縣香砂仁種植產業合作社等種植和養殖合作社積極申報產業發展項目。
(四)推進設施幫扶,夯實基礎扶貧
李洪巖同志在下鄉調研時發現,河西鄉光坪村照壁山搬遷點文化活動室因資金短缺無力修建、小勐武自然村老年活動室年久失修,同時有3條溝渠和3條村內道路存在不同程度問題,嚴重影響了1000余戶群眾的生產生活。他及時組織相關人員赴現場查勘,并進行詳細測算,文活化活動室、老年活動中心、3條溝渠和3條道路預算總投資181.3萬元。之后專程向集團公司分管扶貧工作部門匯報,建議集團公司從專項扶貧資金中予以支持這些項目。
(五)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夯實教育扶貧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既是扶貧的重要目標,也是扶貧的有力支撐。2016年8月,梁河縣成功申報云南省“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為全縣教育贏得了重大發展機遇。該項目重點向國扶縣傾斜,主要包括鄉村教師培訓團隊研修、送教下鄉培訓、鄉村教師網絡研修、鄉村校園長培訓等內容。為持續提高梁河縣2000余名教師隊伍質量,增強教師隊伍穩定性,切實完成“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中各項鄉村教師培訓任務,梁河縣擬規劃建設教師發展中心研究培訓樓一幢,四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1400m2,預算400萬元。李洪巖同志對該項目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考察,并與縣教育局長進行數次溝通交流,認為該項目對改善梁河縣師資培訓條件具有重大意義,已向集團公司建議支持該項目建設。
三、因地制宜選產業
河西鄉光坪村是中國有色集團的定點掛鉤村,過去農民收入主要以錫礦、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2015年7月25日,光坪錫礦發生重大坍塌涉險事故,造成11名礦工被困井下長達42小時,幸無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后引起各級部門和領導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及時對光坪錫礦下發了停工停產整改通知。村民收入一下子沒有了來源。李洪巖同志多次與村三委干部商討產業發展方案。一次他偶然聽說光坪村在來利山上有一片500余畝的茶園,但已經荒廢了30余年。因海拔較高(2300米以上),地勢險要,村民基本上常年不去那里。他組織縣里兩位茶葉專家,并邀請兩位有經驗的村民帶路,手腳并用爬了將近2個小時,去實地查看那片茶園。專家們都認為茶葉質量較好,可以作為生態茶園來逐步改造。今年春天,他自費請人采了14斤鮮葉,做成干茶請數位茶葉專家品嘗,都認為口感很好,這片茶園有開發利用價值。他又聯系了茶葉企業,明年春茶季節到光坪村收購鮮葉,爭取為光坪村群眾打造出增收致富的新支撐點。同時,他還積極爭取在光坪村易地搬遷點引入光伏扶貧產業。光伏扶貧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產業扶貧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重大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金寨、寧夏銀川調研精準扶貧工作時對光伏扶貧給予了高度評價:“光伏+改善生活環境”、“光伏+美麗鄉村”、光伏+就業+金融,是一舉多得的扶貧實踐。李洪巖同志積極聯系浙江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討家庭分布式光伏系統在光坪村易地搬遷點實施的可行性,并邀請該公司領導赴梁河實地考察,協商具體了實施方案,待易地搬遷點工作完成后逐步推進。
四、精準“點穴”助脫貧
李洪巖同志在光坪村系統走訪時發現,光坪村有兩個家庭情況非常特殊。一個是家中有4口人,父母雙亡,爺爺奶奶將近80歲,姐姐17歲,弟弟13歲,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他積極聯系將姐弟兩人納入了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為主體的“天使成長助學計劃”,姐姐每月獲得400元資助,弟弟每月獲得300元資助,直到大學畢業,有效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另一個是家中有一位年僅4歲的腦癱且伴有斜視的兒童,為了治病已欠下20多萬元的債務。他通過多方介紹,聯系了陜西愛加倍社會關懷促進中心,希望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為家庭減輕一點點負擔。
目前,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國有色集團這個堅強后盾的大力支持下,他在梁河縣脫貧攻堅道路上,奮力前行……但他并不孤獨,全縣有千千萬萬個人與他一樣,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為如期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