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張志鵬
找好切入點 把好著力點 抓好突破點 緊緊圍繞小米產業發展 做好精準扶貧大文章
找好切入點 把好著力點 抓好突破點 緊緊圍繞小米產業發展 做好精準扶貧大文章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張志鵬
找好切入點 把好著力點 抓好突破點 緊緊圍繞小米產業發展 做好精準扶貧大文章
找好切入點 把好著力點 抓好突破點 緊緊圍繞小米產業發展 做好精準扶貧大文章

發布時間:2017-07-27
2016年4月18日,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指派張志鵬到山西省武鄉縣,扶貧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扶貧掛職以來,他深入學習中央和國務院國資委有關精神,結合武鄉縣的實際,深入廠礦、企業、旅游景區、農貿市場、農村基層和醫療及教育等單位,以個別訪談、座談會、邀請專家會診等形式,開展調研、考察等工作,深入了解有關情況。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進一出”(把外地游客請進武鄉來;把武鄉的特產賣出去)的總體扶貧思路,起草了《在武鄉縣掛職期間開展定點扶貧工作規劃》和《2016-2017年度定點扶貧工作計劃》,并結合武鄉縣的實際,開展定點扶貧和精準扶貧工作。
一、開展武鄉小米產業扶貧
(一)開展武鄉小米產業扶貧工作的基本情況。
武鄉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被譽為“八路軍的故鄉、子弟兵的搖籃”,“小米加步槍”的說法就源于武鄉,百團大戰在武鄉指揮,《亮劍》的故事在武鄉發生。武鄉盛產小米,上古時代稱為“炎帝米”,十六國時期稱為“石勒米”,明朝稱為“爬山糙”,清朝改名為“沁州黃”,歷史以來皆為朝廷貢米。
到武鄉縣掛職以來,他緊緊圍繞“推動特色產業發展,貧困地區整體提升”這個“精準扶貧”關鍵點,走出了一條授人以漁、可持續發展的武鄉小米產業扶貧之路。
到武鄉后,他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調研,發現全縣有1785萬斤谷子仍積壓待售。為解決積壓谷子的銷售難題,我赴全國20多個省市,參加“美味中國行”、“全國秋季糖酒會”、“互聯君生態農品嘉年華”等上百場推介活動,,行程36262公里為武鄉小米站臺、代言、背書,被譽為網紅“小米縣長”。
他的代言詞“小米加步槍,好米在武鄉”和“大米五常,小米武鄉”等,在全國各大網站紛紛被“刷屏”。
借助自己“小米縣長”的網紅身份,我充分發掘和利用各方面的社會資源,組建了“武鄉小米”系列扶貧團隊,并由此引發的蝴蝶效應持續發酵,使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參與到武鄉小米的推介和銷售當中,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不僅使2015年以來積壓的1785萬斤谷子在短短四個月時間內被一售而空,而且2016年新產的4000多萬斤谷子,也在5個多月內實現了基本售罄,徹底解決了武鄉小米的“售糧難”問題。
武鄉小米的谷子價格,也由之前的平均1.5元/斤,提升到平均2.5元/斤,溢價高達1元,帶動全縣17000多個貧困戶,戶均增收2500多元。
武鄉小米的銷售,還引發了品牌效應,讓武鄉小米從一個地產名,變成了“武鄉小米”區域品牌名。僅僅8個月時間,“武鄉小米”區域品牌,就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獨特發展歷程。據專家初步估算,“武鄉小米”區域品牌價值,已經達到5000萬元。
他還幫助武鄉縣精心打造了我國第一款頂級小米----晉黃羊肥小米。一是選擇全縣土壤最好、最適合谷物種植的上司鄉,作為羊肥小米的種植基地;二是使用產量非常低,但小米品質好的“晉谷21號”種子;三是使用天然、優質羊糞肥;四是進行生態輪茬種植;五是配備了24小時可追溯的視頻管理系統;六是引進精米生產線,確保產品的內在品質。
由于養肥小米品質好、營養價值高,目前市場價格達到了80元/斤,成為高端小米市場的標桿。我還真誠邀請“小米之母”陳瑛教授,“小米廚神”吳俊文加入“武鄉小米產業扶貧團隊”,為武鄉小米提供最優質種子和獨家烹飪秘方,增加了打造國家頂級產品品牌的“砝碼”。
武鄉小米訂單化、基地化生產也初見成效。截至目前,山西太行沃土在武鄉縣建立了4000畝的產業基地,2016年共收購小米10萬斤,直接帶動基地的米農,戶均增收7000多元。中喬大三農集團也在蟠龍鎮建立基地,承包了2017年蟠龍鎮所有貧困戶的小米,并捐資220多萬元,開展地膜種植。
江蘇永朔實業公司、山西金鰻集團等多家企業,也在武鄉縣設立了小米產業基地。他還通過協助縣里舉辦梨花節、播種節等鄉村旅游活動,訂出了50多萬元的武鄉扶貧小米和200多畝貧困戶的小米地塊。
(二)開展武鄉小米產業扶貧工作的基本經驗。
一是武鄉小米產業扶貧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武鄉小米產業扶貧以農民賴以生存的小米為民生紐帶,通過引導生產高品質的小米,培育小米知名品牌,做強做優縣域小米企業,實現小米溢價、促進米農增收,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提高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武鄉小米產業扶貧是以貧困戶穩定脫貧為主要目標,兼顧非貧困戶和已脫貧戶共享扶貧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貢獻。
三是武鄉小米產業扶貧是打造產業品牌,造就新型米農、小米企業家和市場銷售人員的一次“造血式”扶貧模式創新。武鄉小米產業扶貧,實現了小米價格的大幅溢價,增強了貧困戶的信心,使他們從思想上真正實現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根本性轉變。
二、開展電商扶貧
電商扶貧主要是解決“賣什么、誰來賣、賣給誰和怎么賣”的問題。一是他通過為武鄉小米代言,推動武鄉小米產業的發展,為全縣微商、電商扶貧工作解決了“賣什么”的問題。為解決“誰來賣”的問題,他親自帶隊與全縣的微商代表一起赴半湯商學院學習,并到安徽省碭山縣考察學習其微商發展的經驗和做法。他主動與微商貧困戶談心、交流,鼓勵和激發其創業熱情,推動更多的貧困戶開微店。
二是為解決“賣給誰和怎么賣”的問題,他請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和微店總部把脈,請電商大咖授課,并通過頭腦風暴、微電商論壇和專題分享等互助活動,教會了貧困戶微商如何銷售,從而使貧困戶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脫貧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三是他通過代言和推介武鄉小米和武鄉梅杏等農特產品,舉辦梅杏節、小米節、梨花節等一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幫助貧困戶上線銷售時令果蔬、滯銷糧食。他以“一店帶多戶”、產業帶頭人幫扶等方式,帶動貧困戶通過電商扶貧,脫貧致富。同時,全面推動羊肥小米的生產商、服務商、網商“三商聯動”,推動羊肥小米基地建設,帶動基地貧困戶脫貧致富。
三、開展旅游扶貧
武鄉縣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興辦旅游經濟實體,特別是開發鄉村旅游資源,對于武鄉縣貧困村的整體脫貧、致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他幫助打造鄉村特色旅游,深入推進旅游扶貧。通過對全縣近百個旅游資源村的走訪,他提出了二十多個鄉村旅游策劃方案。經過多方組織協調,目前已經在祿村舉辦了“漁樂”系列活動、在嶺頭村舉辦嶺頭梨花節,活動共吸引周邊游客近萬人次。
二是他積極與北京等地的多家旅行社聯系,尋求合作,吸引外地游客進入武鄉游覽觀光,通過旅行社渠道,快速、高效解決游客問題。目前,山西盛世春秋國旅等公司,已經考察了縣里的旅游資源。積分寶平臺也與紅星楊旅游公司等開展合作,協調游客旅游事宜。
三是他積極協調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中國浦東干部學院設立現場教學點事宜。通過各種大型、固定、長期培訓班學員來武鄉學習,從機制上,解決游客問題。目前,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均已來縣里開展了考察工作。
四、開展教育扶貧
教育是百年大計,他積極推動教育扶貧工作。一是協調公益活動,推動一對一幫扶。在他的積極協調下,CCTV “校園小記者”公益先行第一站,放在了武鄉縣太行上電希望小學。使該小學的32名貧困學生,免費成為CCTV 的“校園小記者”,他們將與城里的孩子一起,開展互動,最終實現“一對一”幫扶。
二是建立武鄉縣貧困學生基礎數據庫。對貧困學生家庭的貧困程度進行分級,建立貧困學生數據庫,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確認貧困學生、貧困家庭的基本情況是否屬實,為愛心人士提供真實真確的信息,以便于其放心地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目前,已經統計、造冊的特困學生1118名,其中幼兒園和小學的特困學生365名,初中和高中特困學生716名,大中專特困學生37名。
五、開展就業扶貧
實現全家穩定就業,避免因家庭一方就業,而導致家庭成員分離,一直是他的夢想。為此,他通過多方努力,終于聯系上了北京中企領航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不僅可以同時為想到同一單位就業的夫妻,提供合適的崗位,還能幫助其子女一起就近或是在同一單位就業,實現了人性化就業,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
貧困大中專學生歷來是一大難題,他積極與中央企業聯系,協助待業人員就業。目前,武鄉縣已與其所在的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共識,擬于近期簽訂《貧困家庭待業人員就業戰略合作協議》。集團公司所屬中煤科工保定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作為試點,已經先行在武鄉縣招聘13名貧困待業人員作為若干司爐工和化驗工。
青年返鄉是解決空心村問題的核心,也是解決貧困縣人才短缺問題的核心。他積極推動籌備建立青年返鄉創業數據庫,并以武鄉縣創客中心為平臺,依托武鄉縣紅星楊物流中心的創業培訓,為青年返鄉創業提供服務和幫助。
六、開展消費扶貧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扶貧辦“消費扶貧座談會”精神,他積極與新聞媒體、渠道商聯系,一起組織開展“千企萬店”消費扶貧系列活動。邀請包括微電商企業和個人店鋪在內的企業和商戶,通過分階段向全國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銷售武鄉縣貧困戶的武鄉梅杏、武鄉炒指、武鄉蜂蜜、武鄉手工掛面和武鄉小米等應季、新鮮農特產品,讓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參與消費扶貧系列活動。
此外,他還圍繞縣域重點產業,開展旅游項目、交通設施項目、生態扶貧項目和高科技項目等方面的招商引資工作,將全方位的產業扶貧與武鄉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