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聞亞梅——扶貧濟困的石油人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聞亞梅——扶貧濟困的石油人

發布時間:2017-07-27
聞亞梅,女,漢族, 1971年10月出生,1994年7月參加工作,200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定點扶貧與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聞亞梅同志主要負責中國石油定點扶貧與對口支援工作,該同志堅決落實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扶貧開發部署和中國石油黨組扶貧工作要求,強化幫扶意識、健全工作機制、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項目、創新幫扶方式、解決貧困地區實際困難,堅持以改善廣大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扶貧工作均取得較好成效,受到受援地政府和群眾的好評。為進一步提高幫扶項目精準度,深入各扶貧縣調研,走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直接了解脫貧需求,幫助制定脫貧方案;充分利用中石油品牌影響力,搭建平臺,引入社會資源,幫助受援地特色農副產品尋找銷售渠道;創新智力幫扶措施,開展電子商務扶貧、旅游產業扶貧、現代農業扶貧、師資教學、鄉村醫護人員等專業性培訓,提高各地基層干部和致富帶頭人脫貧能力。中國石油定點扶貧縣中,有3個縣已在2016年脫貧,2017年還預計有3縣脫貧,其他縣將在2018年前全部脫貧。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扶貧辦多次獲得“全國定點扶貧開發先進集體”“全國扶貧先進集體”“中華慈善獎”等榮譽。
一、加大幫扶力度,提高扶貧項目精準度
為保證扶貧項目切實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擺脫貧困,該同志每年都要數次走訪各受援地,與當地政府和幫扶群眾溝通聯系,協助尋找致貧原因和脫貧辦法,保證幫扶項目的精準度。該同志每年負責組織中國石油扶貧工作預算編制和項目審批。按照國務院扶貧辦部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全國4省(自治區)10個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數量列央企第一位,每年直接用于定點扶貧與對口支援捐贈資金達8000多萬元。同時各地分公司還承擔著地方政府的扶貧任務。經統計,十一、二五期間,中國石油在全國23個省(自治區)208個縣開展扶貧工作,幫扶區域內涉及貧困人口500多萬人,派出掛職干部500余人次,投入資金14多億元,實施援助項目1475個,呈現點多、面廣、項目多、投資大的特點。多年來,中石油的扶貧開發之路漸行漸寬廣,成為中國“大扶貧”理念和模式的不懈探索者、積極實踐者。
二、加強項目管理,建設扶貧陽光工程
為了加強幫扶項目的精準度,項目選擇上,該同志認真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的可行性、經濟性、可持續性進行綜合評審,優選符合當地貧困戶需求精準項目投入資金。嚴格進度管理,該同志每年定期深入項目實施現場,跟蹤進度,主動協調解決問題,配合地方政府進行項目驗收,確保項目按質完成,保證項目經得起群眾和時間的檢驗,打造扶貧樣板項目、陽光工程。
三、推動產業扶貧,拉動地方經濟發展
該同志改變了中石油一直以來以民生和基礎建設為主要扶貧模式的格局,全力推進直接提高貧困人口收入的產品扶貧。2016年,中石油在定點扶貧各地全面推進產業扶貧,陸續援建灌溉工程、紅花產業園、牲畜養殖項目、光伏+草菇種植等項目,實現10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該同志還積極協調加油站網絡開展產業幫扶。協調引入習酒進入加油站便利店銷售。目前訂貨額已超500萬元,拉動了地方經濟,提高了貧困戶收入。該同志多次前往阿里巴巴、蘇寧公司等電商企業,推介受援地特色產品,幫助習水縣引入阿里巴巴“村淘”項目,開辦58個鄉村淘寶服務站,幫助范縣、臺前、橫峰和習水參加國務院扶貧辦“電商扶貧雙百示范行動”;對接蘇寧易購,將4縣特色農副產品納入“扶貧農副產品展銷平臺”銷售,目前已有多家企業通過該平臺銷售產品,拓寬了受援地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了產品知名度和銷售量。為加強幫扶項目精準性,帶動外出務工婦女返鄉就業,該同志設計并實施了 “媽媽返鄉就業”項目,通過扶持中小合作社,帶動當地貧困婦女穩定就業。截止目前,共考察合作社11個,已投入200萬元在江西橫峰和貴州習水扶持花卉園木培植、辣椒加工、蜜蜂產業、苗木產業以及黃菊種植等多個專業合作社,帶動當地400多名貧困農民就業(其中婦女280多名),通過日常工資和年底分紅的方式提高貧困群眾收入,實現穩定脫貧。
四、創新智力幫扶,提高致富能力
多年來,中石油一直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按照國務院扶貧辦提出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針對貧困地區基層干部和致富帶頭人,該同志領導中石油扶貧辦創新開展了多種專業培訓,包括電子商務扶貧培訓、旅游產業扶貧培訓、鄉村教學管理、現代農業扶貧培訓,培訓縣鄉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鄉村醫護工作者、致富帶頭人近600人次。截止目前,中國石油定點扶貧縣中,7個縣成為商務部“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通過對基層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的技能培訓,有機將扶貧與扶志相結合,增添了他們脫貧的信心和能力。各類培訓深受援地各級政府和群眾的歡迎。
為了提高受援地鄉村教師業務水平,該同志啟動中石油“益師計劃”。該項目區別與其他教師培訓普遍采取一周到半個月的短期培訓模式,將“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與北京史家教育集團、北京171教育集團、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烏魯木齊第58中學等優質教育資源合作,采取“師帶徒、手拉手”方式,累計安排80多名幫扶地中小學教師在各地名校進行為期1學期的跟班學習;同時擇時在北京實驗中學、171中學開展校長及教務主任短期培訓,培訓教學管理人員100多人次;安排北京171中學和人大附中、北京實驗中學名師4次到貴州習水、江西橫峰開展現場教學與交流,培訓當地教師近千人次。項目促進了各幫扶地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對實現教育公平性,斬斷貧困代際傳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五、開展醫療扶貧,通過“同舟工程”減少幫扶地因病返貧的現象
經過調研,該同志發現中石油內地各幫扶地因病返貧現象較嚴重,為此中石油每年在江西橫峰、貴州習水各投入100萬元推進“同舟工程”醫療扶貧項目,為扶貧戶核銷部分自費藥費,減輕貧困家庭壓力。目前已救助腦癱、白血病等危重病癥患者家庭52戶,一定程度減少因病返貧的現象。該同志聯系中國石油中心醫院、蘭州石化醫院,每年定期在各定點扶貧縣開展精準醫療巡診,根據當地醫療機構提供的信息,針對當地多發病及行動不便患者,送醫送藥上門,2016年累計診療患者2800多人。同時在江西橫峰人民醫院開辦“天使之家”,安排廊坊中心醫院麻醉、婦科、風濕科等專家,以1-2個月為周期,輪流坐診,滿足幫扶地群眾需求,提高當地醫院診療水平。
六、拓展幫扶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中國石油扶貧工作
該同志積極拓寬幫扶方式,一方面作為扶貧主體繼續為各幫扶地扶貧開發工作貢獻力量,另一方面利用中石油品牌優勢、社會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各幫扶地扶貧開發事業,形成合力,助力幫扶地民生、經濟建設。2016年,中石油與蘇寧公司合作,幫助青河縣特色農產品對接蘇寧云商,實現該縣特色奶制品的網上銷售;與北京工商大學合作,邀請行業專家會診習水電商發展,加速產業發展、升級;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合作,在河南范縣和臺前縣免費為婦女開展“兩癌”篩查,并贈送價值80多萬意外保險及運動服裝。
七、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社會大眾關注扶貧工作
為使社會大眾更加關注扶貧工作,2016年該同志組織編撰《中國石油扶貧開發(2006—2015)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央企中首家對外發布,對外客觀披露了中國石油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的扶貧開發工作情況。同時該同志十分重視新媒體傳播。為增強傳播內容的互動性和參與性,中石油與騰訊公益“益行家”合作,開展為“中石油智力扶貧項目”捐贈步數的活動,7天時間參與人數超過268萬人次;與騰訊九九公益合作,推廣“媽媽返鄉就業”和“同舟工程”項目,在9月9日網絡公益日發起公眾配捐活動,3天時間超過2.2萬人參與捐贈,募得善款60多萬元。為配合項目宣傳,中石油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共計30座加油站張貼海報并發放宣傳停車卡;騰訊公益配合免費發布“媽媽返鄉就業”朋友圈宣傳廣告,113萬人觀看宣傳展示,轉發次超過285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