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團聚,等待,從這八個故事里,你是否看到了自己?
逃離,團聚,等待,從這八個故事里,你是否看到了自己?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7-08-11
火花海沒了,諾日朗瀑布沒了,游客疏散了,熙熙攘攘的九寨溝突然間安靜了;消防車來了,工程車來了,往日溝內略顯冷淡的加油站熱鬧起來。
大巴載著游客向溝外疾馳,油罐車滿裝著油品向溝內逆行;賓館停業、超市關門、服務員撤離,加油站恢復供應,加油員依然堅守。
中國石油作為一家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中央企業,災后第一時間立即啟動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協調資源,調運物資,組建突擊隊,全力投入搶險救災行動中。
在這場與死神搶時間的大逃亡中,災難,有時候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了中國石油人的光輝。
截至目前,距離8.8九寨溝地震已接近72小時,在過去的這72小時里,離別,團聚,歡笑,流淚,無數的故事與情緒在這個曾經的人間天堂漫延。
今天,我們為大家講述8個中國石油人的小故事,在每一個故事里,每個人或許都能看到自己。
男孩擔當
親歷地震后,雙河加油站員工趙凱覺得自己一夜間長大了。
趙凱91年出生,到加油站上班剛滿一年。8日晚,正在溝口走親戚的他突然覺得一陣眩暈,接著大震顫抖,幾乎站立不穩。跟著親戚跑出房層時,街道上已涌滿了從各家賓館逃出的游客。
大約一小時后,政府開始組織向外轉移游客。想到自己所在的雙河加油站是車輛必經之處,他有些局促不安。
9日,他提前趕回站里接班。從溝內駛出的大巴車、私家車一輛接著一輛,4個加油島都擠得滿滿,等待加油的車輛排出站外近100米。
下午6時,大巴車、私下車漸漸少下來,趙凱在加油現場連續工作了9個多小時,提槍早已超過1000次。趙凱自己都覺得奇怪,以前總覺得加油苦、加油累,有時還有偷懶的想法,但今天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
“搶險救人是他們的職責,為他們加油也是我的職責。”趙凱說,每當有消防、救護車輛進站加油,他心里總有種特別地、說不出來的感覺,總想跑快點為他們加好油,因為他們早一分到達,或許就能多搶救一個傷員。
藏族姑娘
如果沒有地震,25歲的藏族姑娘澤丹卓瑪還是水一樣的女孩,處處需要被人呵護。
辦公室內,澤丹卓瑪平靜地講述震后故事 杜澤明攝
地震發生后的第一時間,九寨溝片區管理人員分別帶一名員工分頭到各加油站排查受災情況,澤丹卓瑪主動要求要去震中所在的溝口和漳扎加油站。考慮到她年紀小,又是女孩子,片區經理羅爾基原本不同意,她卻十分堅定地說:“七一黨課時才講了,黨員在這種時候就要沖在前面!何況我單身一人,走哪里都方便。”簡單收拾了幾樣必需品,卓瑪跟著羅爾基出發了,細心的她還把自家所有體貼、碘伏等傷口處理用品一并帶上,以備不時之需。
山上滾落的大塊石頭,沿途隨處可見。10多輛被落石砸壞的車輛已被移到路邊。
一路走走停停,往日20分鐘不到的路程足足跑了近一個小時。剛到加油站,卓瑪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氣。漳扎站被避難游客圍得水泄不通。
正當卓瑪和同事們給老人、小孩分發食物時,一位40歲的男子擠了過來,用濃重的河南話問:“妹兒,網上說凌晨3點有八級地震,幫忙核實下,中不?”
“網上的謠言大家最好別信!”卓瑪看著男子,以為對方開玩笑,卻依然認真答復。
“這是朋友發我的,說是地震部門預報的。”男子有些懷疑地追問。
“大哥,我們加油站結實,放心。再說目前科技還沒有發達到地震預報呢!”
看站卓瑪明亮而透徹的雙眸,男子終于相信,安靜地回到自己的位置。
“他們從未經歷過,驚恐很正常。”在特殊時期,能安撫一個毫不相關的人,卓瑪覺得很自豪。
懷孕媽媽
10日上午,九寨溝縣城安樂加油站。青年志愿者服務臺前,薛桃熱情地為游客發放食品。盡管選擇了大一號工裝,但微微隆起的肚子依然有些顯眼。
快當媽媽的薛桃還在堅守崗位 杜澤明攝
薛桃是名藏族員工,肚中的寶寶已經三個多月了,站經理特意將工作量較輕的發放贈品任務分配給她。她老公在溝口天堂大酒店上班,8日晚上,得知溝口天堂大酒店和新九寨賓館損失最大,還有人受了傷。通信不暢,一直聯系不上老公,薛桃擔心得眼淚直流,同事們都說她瞎擔心。
“你和寶寶怎么樣?沒嚇著吧?”9日中午,聽著電話那頭老公關切的話語,薛桃臉上笑出了一朵桃花。
薛桃一直覺得,家人平平安安就是生活給予自己努力工作最好的回報。得知老公平安無事,干起工作來更有勁了。
半個小時前,老公電話告訴薛桃,晚上就能趕來安樂加油站與他匯合。想到一家“三口”團聚的畫面,薛桃發放贈品時笑得更加燦爛了。
三個女孩
10日上午11時,周艷菊和兩個小伙伴跟隨一輛小貨車,終于“逃離”了溝口。
24歲的周艷菊來自甘肅文縣,在新九寨賓館當服務員,與她同行的小伙伴陶慧艷和張海利分別只有18歲和19歲。因為受損嚴重,賓館已關閉,至于何時上班,老板讓她們回家等電話。
好不容易才有一輛小貨車同意捎他們一程,因為方向不同,她們不得不在安樂加油站下車換乘其他車停。
盡管地震過去快40個小時,但她們依然沒有從當時的驚恐中舒緩過來。而更大的困難還在于何時才能找到去文縣的車。
得知三個小姑娘還沒吃早飯,安樂站的員工送來了牛奶和面包。還積極幫助她們聯系去文縣的順路車。
下午14時,等待了近3個小時,三個小姑娘終于再次上路了。晚上7時,周艷菊發來短信,說她們都安全到家,并謝謝中國石油的員工。
大逃生
漳扎加油站離震中最近,也是受損相對最嚴重、保供壓力最大的加油站。漳扎站斜對面不到100米,就是溝內最大的《九寨千古情》劇院,每晚近萬人在此欣賞節目。
8日晚21時19分,26歲的加油員若巴在二樓員工宿舍洗漱完畢,一只腳剛踏上床。突然一陣劇烈搖晃,床上的東西散落一地。來不及找鞋子,若巴光著腳丫就沖了出去,不小心被震碎的玻璃劃破了左腳后跟,成了地震中整個公司唯一的“傷員”。
8日晚上,游客就是擠滿了這個加油站 杜澤明攝
若巴沖出宿舍,就聽見《九寨千古情》劇院尖叫聲響成一片。剛下樓,游客就像湖水一般涌了過來,不到1分鐘,加油站已密密麻麻地擠滿了驚恐未定游客。
雖然停電了,但月光很亮,依然能看清人影。“大家都放松點,別緊張。”怕人群擁擠發生踩踏事故,若巴和同事們開始維持秩序。見人群中有不少老人和孩子,若巴和同事們又將便利店內水、飲料和食品拿出來,分發給老人和小孩。
“怎么這么準,剛演5.12劇情就地震了。”膽大的游客開始竊竊私語,但四周更多的是寂靜,大家都默默祈禱白天早早到來。
早上8點,加油站全面恢復營業,游客才逐漸散去。這個夜晚,加油站成了游客最好的避難場所。
因為停電一片漆黑,又異常忙碌,誰也沒有注意到若巴腳上一直流著血,他自己也忘記了傷痛,就這樣在加油站忙著。第二天,天剛微微亮,經過一晚上忙碌的加油站漸漸恢復平靜,大家緊繃著的弦也稍稍放松。若巴這才想起自己腳上的傷,老實、羞澀的他還不好意思向站經理請假,只是支支吾吾地問有沒有創可貼。站經理曾麗娟一看他腳上幾條大大的血口子,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親密戰友
九寨溝天氣變化多端,早晚需要裹冬裝,而中午氣溫卻能達到30多度。10日上午,九寨溝縣城安樂加油站外,馬國平和另一名警官一直忙個不停,背上早已被汗水浸透。
九寨溝片區支部書記廖明為值勤交警送去礦泉水和面胞 杜澤明攝
馬國平是九寨溝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他們負責從溝口到縣城的交通管制,除了安樂站路口固定值勤點外,他還要在整個路段巡視,工作量非常大。從地震發生到現在,他們幾乎沒合過眼。
“看,這兩天你臉都變黑了。”監近中午,九寨溝片區支部書記廖明送來礦泉水和面包,調侃著馬隊長。
“再黑也要比你白點吧。”地震以來的40多個小時,兩人早已成為戰友。正是有了馬隊和同事們的協調保障,加油站才能實現快進快加快走,而也正因為有了中國石油的成品油保障,才能保證溝內運輸車輛的正常運車,才保證了溝內滯留游客有效疏散。
地震書記
8月9日早上7時許,四川銷售岷江分公司黨委書記如莫他出現在雙河加油站,員工們瞪大雙眼不敢相信。這一夜,如莫他冒著余震危險,穿越了近500公里路程。
對如莫他來說,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5.12地震,他帶著20多輛油車,翻超夾金山。4.20雅安地震,他繞道幾百公里,組織送油到震中。
8月8日晚,當震中漳扎加油站遲遲聯系不上時,他帶著王小平和駕駛員,又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挺進九寨溝的征程。
南線斷了,只得繞道北線,然而北線也并非一帆風順。
“溝內有我們幾十名員工,作為書記,我必須進去。”隨著車輛涌入,通往震中的道路實行交通管制,每經過一個路口,如莫他都要與交警百般交涉。
9日凌晨5時,如莫他連闖五道關口,來到距九寨溝只有百余公里的平武縣白馬鄉,交警說什么也不同意放行。短暫停留后,他們選擇翻越海拔3800多米的杜鵑山。
直到上午10時,在跑完溝內5座加油站,與幾十名員工一一見面或通話后,“地震書記”如莫他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歡迎再來
經過兩天緊張大撤離,九寨溝內目前已無游客滯留。黑河加油站終于結束了保供的忙碌。
加油員周海蘭依然守候在加油現場,倚靠著防撞柱,讓疲憊的雙腿得到片刻喘息。
周海蘭為杜紅蘭家轎車加油 杜澤明攝
監近中午,一輛廣東牌照的黑色小轎車快速駕來。剛停下車,一個20多歲、一身黑衣的小伙就促著快點加油。因為小伙面色鐵青,周海蘭沒好意思多問。
油快加完時,從轎車后排下來一位女士。交談中得知女士叫杜紅蘭,家就住九寨溝縣城,家人和朋友一行20多人震前就前往神仙池游玩,如今3天過去了,依然杳無音訊。
“別急,說不定去了若爾蓋,恰巧手機又沒電了。”周海蘭不停地安慰著杜紅蘭。
“但愿別出事!”目送杜紅蘭越去越遠的身影,周海蘭小聲嘀咕著。
客戶牽掛著親人,周海蘭牽掛著客戶。其實,在周海蘭身后,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一萬多名員工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他們,百萬石油員工也時時刻刻地牽掛著這里。
周海蘭讓記者轉告大家:“我們阿壩州265名中國石油員工都很平安,震后九寨依然美麗,重建后歡迎你們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