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貝爾亮相“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
諾基亞貝爾亮相“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18-07-04
6月27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組織的“新時代·走進新國企”活動走進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正在“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上參展的諾基亞貝爾,以“科技以人為本”為主題亮相,通過“數字生活”“數字城市”“數字企業”“數字服務提供商”以及諾基亞貝爾實驗室“Future X 5G端到端”等五大展區的40多項展示在體驗中彰顯技術價值,以前沿科技構建起充滿酷炫感的“未來小小世界”,向觀眾展現諾基亞貝爾以全面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創新未來數字世界體驗的“大大夢想”。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毛一翔(左前)為本次活動致辭
諾基亞貝爾總裁王建亞表示,作為國資委直屬央企中唯一的合資企業,諾基亞貝爾在發揮體制優勢、創新優勢、規模優勢、發展優勢四大優勢的基礎上,正大幅增加5G研發投入,并通過一系列舉措來支持5G中國引領。這其中,既包括不斷推動諾基亞端到端5G Future X未來架構的發展、全面加大對中國5G研發和測試的投資力度,還包括充分發揮中國團隊創新實力。
“自去年7月1日諾基亞貝爾正式成立以來,我們構建起了新的治理模式,不斷打造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新時代、新央企’。目前,我們的這一架構運作良好,全球競爭力不斷提高。此外,諾基亞貝爾也在不斷拓展新市場,并取得顯著成效。除了運營商外,我們也幫助包括能源、交通、公共事業、互聯網、大型企業、廣電等垂直市場內的企業發展以5G為基礎的行業物聯網應用,實現數字經濟轉型。”王建亞說。
本次展會上,諾基亞貝爾用超過1000平方米的展區為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未來數字化生活體驗。在“數字生活”展區,諾基亞貝爾面向室內WiFi干擾、手游卡頓和斷線問題,以及運營商快速部署業務的需求,重點展示了可助力運營商快速、成本經濟地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數字生活體驗的千兆無雙-無縫家庭WiFi和無線PON、熱點業務體驗優化等解決方案。諾基亞貝爾在該展區同時展示了可滿足未來網絡需求的ONT/STB融合網關、智能家庭網關等多種個性化家庭終端。通過靈活、領先的定制化能力,諾基亞貝爾個性化家庭終端可提供包括4K高清視頻在內的豐富多彩的業務應用,并全面支持運營商各種寬帶場景部署和業務需求。
“數字城市”展區則令觀眾親身體驗到城市中無處不在的安全保障、更智能的城市管理、更適宜的城市環境,以及更便捷的出行,充分展現諾基亞貝爾利用創新技術打造美好數字城市的強大能力。在該展區,參觀者看到包括城市安全保障、人工智能視頻分析、智慧終端、智慧車聯、智慧城市運營保障及數據價值挖掘、先進數字城市、5G空氣質量監測,以及智慧城市應用等一系列解決方案和演示。
重磅打造的“Future X5G 端到端”展區展示了一系列端到端、突破性的創新技術,讓觀眾領略諾基亞貝爾實驗室這一全球通信技術創新圣殿面向未來智能數字世界,如何突破網絡極限,實現X倍容量、連接和業務價值,以全數字化網絡,塑造 5G 未來并推動以云為驅動的網絡變革。
“諾基亞推出的Future X,極大激發了5G潛能,可以實現10至100倍提升容量和速度。諾基亞對5G網絡有四個定義:第一個是高容量,第二個是高效,第三個是智能,第四個是敏捷。滿足這四個定義才能讓5G網絡不光服務于人,更可服務于各種各樣物聯網、車聯網場景。”諾基亞貝爾執行副總裁、移動網絡業務集團負責人章旗介紹說。
在該展區,諾基亞貝爾展示了其基于AirScale的5G NR,該系列產品可以提供更高速度、更大容量和更低時延,并可接入更多類型的業務,通過靈活多樣的選擇大大降低了5G推出的成本。在“5G New Radio”展示中,諾基亞貝爾則通過VR技術,帶領觀眾進入虛擬的Oulu 5G實驗室,演示首個基于R15 3GPP第一版的特定功能,突出顯示關鍵5G功能。
本次展會上,諾基亞貝爾還與中國移動攜手,利用5G網絡的超低延遲空中接口、高性能邊緣云等特性和要素,進行了創新性的5G 觸覺生產系統演示。今年2月,諾基亞與中國移動曾在巴塞羅那簽署了面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視頻智能分析、下一代網絡等方面的戰略技術合作協議,5G觸覺生產系統的對外成果演示,使得這一戰略技術合作的應用落地體現。
據了解,5G觸覺生產系統依托于5G網絡、機器人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通過一種更安全、更直觀且更靈活的方式來處理工業制造流程中的材料,利用前所未有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諾基亞貝爾執行副總裁、中國移動業務集團負責人于曉晗表示:“通過5G觸覺生產系統演示,我們正在向外界展現5G技術對社會的實際作用與切實收益。實際上,利用5G技術支持觸覺互聯網,只是應對企業挑戰的一個例子。利用我們在低延遲空中接口和高性能邊緣云等5G 網絡方面的創新,我們有志于將‘創新技術,連接世界’的愿景充分落地,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光明融媒記者 殷泓)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