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8-09-28
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工作中。(張文絞 攝)
在國家能源集團所屬的大渡河公司瀑布溝水電站,一臺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忙碌的工作著,它沿著指定路線“行走”,間或停下來轉動頭部望向設備區,用“眼睛”記錄下需要采集的各項數據。在完成任務后,機器人又會自動回到休息區,完成充電,等待下一次任務執行。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沒有機器人以前,巡檢人都是步行到每個區域,人工觀察設備、抄錄數據,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夜間巡檢,更容易出現疏漏。在使用智能巡檢機器人后,不僅提高了巡檢效率和質量,還大大減輕了巡檢人員的工作強度。
神東煤礦8.8米超大采高智能工作面。(張文絞 攝)
智能巡檢機器人還只是國家能源集團提“智”增效的一個縮影。國家能源集團黨組副書記張國厚說,集團利用新的信息技術,以全面感知、全面數字、全面互聯、全面智能為主攻方向,推進智慧企業建設工作,初步實現了企業的智能生產、智慧管理。
例如,國家能源集團在煤炭板塊,建成了世界首套8.8米超大采高智能工作面、國內首個數字礦山示范礦井和世界首座智能煤礦地面集中控制中心;在新能源板塊,建成了世界最大自升式海上風電施工平臺——“龍源振華叁號”、國內首個風電運營商“大數據”平臺。除此之外,在火電、水電、運輸、化工等板塊,國家能源集團也進行了智能化改造。
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渡河公司)是國家能源集團在水電板塊打造智慧企業的一個例子。大渡河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業榮告訴記者,公司在推進智慧企業建設過程中鼓勵創新創造,成立了青年創新工作站,按照“人員流動進站、課題滾動研發、成果聯動孵化”運作模式,鼓勵青年職工圍繞生產實際,開展創新發明,推進孵化應用。
截至目前,大渡河公司已成功孵化了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安全帽等一系列創新產品,投入市場運用。與此同時,公司與華為集團、阿里巴巴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推動信息化升級、自動化改造。
大渡河公司智慧企業建設已經取得部分成效。據了解,2017年公司提前48小時精準預報了大渡河上游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通過加大電量爭取、預泄洪水等措施,使洪水平穩過境。2016年,通過大數據監測分析,公司提前4小時預警大崗山電站庫區省道S211鄭家坪道路邊坡大規模垮塌風險,避免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
信息化、智能化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國家能源集團作為能源國企,應主動適應時代變革要求,轉變發展方式,促進提“智”增效。張國厚說,國家能源集團的愿景是,引領能源行業變革,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張文絞)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