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工網 發布時間:2018-09-29
智能巡檢機器人、空中無人機、水下機械人、通過手機足不出戶便可實時掌握井下運行……在國內首家“智慧企業”樣板——國家能源集團,記者發現: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技術在這里已經蔚然成風。
國家能源集團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合并重組而成,于2017年11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集團總資產1.8萬億元人民幣,產業分布在中國31個省區市和美國、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煤炭、火電、新能源、水電、運輸、化工、科技環保、金融等8個產業板塊,構建了一體化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年產能源當量位居全國第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國家能源集團發揮煤電一體化優勢,實現了平穩起步和良好開局。上半年下水煤量、發電量、鐵路總運量、港口裝卸量、航運量等多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各項指標全部超過合并前兩家企業同期指標相加的總和,八大業務板塊全部盈利,利潤增速大幅高于收入增速,‘ 1+1>2’的重組效應逐步顯現?!睋夷茉醇瘓F黨組副書記張國厚介紹。
與此同時,該集團也面臨著如何建立新型生產組織模式,大幅實現降本增效的問題。
“國家能源集團利用新的信息技術,以全面感知、全面數字、全面互聯、全面智能為主攻方向,推進智慧企業建設工作,初步實現了企業的智能生產、智慧管理。”張國厚介紹說,集團在業界率先提出并推進智慧企業建設,通過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物”,和人人互通、知識共享的“人”,促進“人”與“物”的交互與融合,成為國有企業創新管理的標桿。
煤炭板塊,在神東礦區建成世界首套8.8米超大采高智能工作面、國內首個數字礦山示范礦井和世界首座智能煤礦地面集中控制中心。
在陜西榆林的神東煤炭集團,按崗位定制的智能工作平臺,能夠實現一鍵啟停、無人值守;煤墻上安裝的各種傳感器就涉及人員定位安全系統、調度通訊系統、皮帶計量系統等幾十個軟件系統;洗煤廠、裝車站全部建成國際先進水平的綜合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遠程控制、監測和故障診斷。
“通過科技創新,逐步探索出一條煤炭企業建設智慧能源企業的發展道路?!鄙駯|煤炭董事長楊鵬表示,神東真正實現了將信息化技術延伸到井下作業現場,“少人則安”成為現實。
神東煤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杜善周對記者表示,神東通過科技創新,逐步探索出一條煤炭企業建設智慧能源企業的發展道路?!?018年3月世界首個8.8米大采高綜采面投產,生產能力將達到1600萬噸/年,比7米綜采裝備工效提高20%.”杜善周稱,先進的開采裝備、開采技術和采煤工藝,是煤炭相關企業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的前提。據杜善周介紹,神東錦界煤礦自動化使用率達到95%以上,人工效率提升到95.4%,直接工效589.2噸/工,增幅42.8%.除了注重技術發展,智慧企業建設還需發揮數據的驅動作用。煤制油鄂爾多斯公司黨委副書記李瑞光表示,在智慧企業的建設中,數據的獲取和分析利用是關鍵,操作人員通過檢測數據對生產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和預警,達到從目標管理向風險控制的轉變。
火電板塊,建成了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煤電機組,指標全球最優,引領世界高效燃煤發電技術進步,并且率先建成了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近零排放的智能生態燃氣電廠。
新能源板塊,依托數字化、智能化風場和區域化集中監控推進智慧風電試點建設,搭建了國內首個風電運營商“大數據”平臺。
水電板塊,國家能源集團所屬大渡河公司在業界率先提出并推進智慧企業建設,通過智慧工程、智慧大壩、智慧調度、智慧檢修、智慧安全等,建設流域梯級電站群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智慧企業管理模式。
2014年,大渡河公司在業界率先提出并推廣的智慧企業建設,通過多年探索實踐,將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水電生產建設、經營管理等深度融合?!爸腔燮髽I”理念在推動大渡河公司轉型發展方面取得成效。據介紹,大渡河公司智慧企業建設獲得第二十四屆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以數據驅動管理,打造智慧企業,最重要的是突出在數據中”人‘的主動性?!按蠖珊庸军h委委員、副總經理周業榮表示,人工智能時代,智慧企業建設并非意味著將員工淘汰,反而意味著釋放員工的創造價值。
運輸板塊,研發了重載鐵路LTE網絡系統、應用系統、終端等成套設備,在全球首次實現基于LTE技術的重載鐵路應用業務。
化工板塊,開展信息化系統控制,提高生產水平,確保了世界上唯一的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示范項目和世界上單套投資規模最大、裝置最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的“安、穩、長、滿、優”運行。
智慧管理方面,國家能源集團建立了智能、數字決策支持體系;建設了以ERP系統為核心的經營管理平臺,實現“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價值流”四流合一,實現全產業鏈的業務協同、上下游協同、上下級協同;搭建了電子交易平臺,變革銷售方式,實現物資采購、煤炭以及衍生能源與產品的通存通兌,打造穩定的共享經濟模式;構建了產業一體化運營協同平臺,形成集團公司運營一張圖,提高了集團一體化調度指揮水平,實現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等業務環節的產運銷高效運營和協同管理。
張國厚表示,未來國家能源集團將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等信息化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融合為驅動力,布局智慧企業建設,推動集團在資源配置、業務運營、決策機制、組織架構、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使企業的生產過程更加智能,經營管理更加精益高效,風險防控和業務決策能力大幅提升,并拓展能源行業新型生態經濟。(記者 劉靜)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