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湖南鐵合金集團有限公司:
認真履行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積極實施原湖鐵含鉻渣土治理項目
認真履行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積極實施原湖鐵含鉻渣土治理項目
原湖南鐵合金集團有限公司:
認真履行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積極實施原湖鐵含鉻渣土治理項目
認真履行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積極實施原湖鐵含鉻渣土治理項目

文章來源:五礦集團 發布時間:2018-07-05
原湖南鐵合金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原湖鐵”)始建于1958年,位于“長株潭兩型社會示范區”,歷史上曾長期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鉻渣露天堆放,直接威脅著廠區周邊土壤、地下水和生態環境的安全。鉻渣劇毒危險廢物,是國家環保部明令限期治理的固體污染物,原湖鐵曾立項實施“20萬噸鉻渣污染治理工程”,但直至其2007年破產后,廠區仍遺留有約6.5萬噸含鉻渣土。2008年五礦重組湖鐵,按照五礦與湖南省政府達成的協議,對原湖鐵鉻渣污染環境問題的歸屬劃分,明確新成立的五礦湖鐵不應承擔原湖鐵鉻渣污染治理責任,但五礦發展認真履行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積極協助原湖鐵破產清算繼續實施原湖鐵20萬噸鉻渣污染治理項目。
原湖鐵含鉻渣土治理工程主要包括6.5萬噸含鉻渣土解毒處理、12800平方米堆存場建設、解毒渣土安全填埋、污染處理廠升級改造、堆存場封場綠化及原堆存點生態修復等子項目,該項目技術復雜、投入成本高、關系當地百姓切身利益,而且歷史遺留時間長,協調難度大。
在項目開展前期,五礦發展對所屬五礦湖鐵如何處理企業與員工、社區百姓和周邊環境的關系進行深入的研究,認真履行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解決好所企業面臨的復雜問題,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公眾的歡迎與認可,樹立了負責任的企業形象。
2010年10月,五礦發展開始著手決定解決此問題,并迅速成立治理工作組,由五礦發展健康安全環保部提供治理技術、環保政策支持并全面監督工程實施。五礦發展健康安全環保部通過現場調研和大量技術研究,會同五礦湖鐵提出了濕法解毒、干法解毒和固化穩定化解毒“三管齊下”的綜合治理方案,經專家評審后獲得湖南省環保廳批準,并于2012年8月28日正式開工。
項目啟動后,五礦湖鐵配合施工方很快建成濕法解毒生產線,并在當年12月15日前完成了6.5萬噸含鉻渣土的解毒任務,于2012年12月27日一次通過湖南省環保廳的驗收,得到了國家環保部督察組的充分肯定。隨后,項目轉入堆存場設計、選址、規劃和建造階段。2013年11月初,經近一年的治理,最后兩個環節“進場堆存”和“封場綠化”按期、保質完成,至此全部工程成功收官。
該治理工程的成功實施,不僅夯實了五礦湖鐵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且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得到了環保部的高度認可,并得到了當地政府、居民等各方的廣泛贊譽。此外,該工程在技術和操作層面,為我國鋼鐵行業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與控制提供了有益借鑒。2月10日,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年會在北京舉行,通過企業自薦,經專家嚴格審核,最終有包括集團公司在內的25個企業的優秀案例被評選為“2014全球契約中國最佳實踐”。其中,集團公司報送的《治理歷史遺留隱患,實現綠色清潔發展》案例被評為“2014全球契約中國最佳實踐”獎項中的“關注氣候與環境保護最佳實踐”,并入選《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年鑒》。2014年,五礦發展以鉻渣為題報送的《治理歷史遺留隱患 實現綠色清潔發展》在中國五礦集團公司2014優秀社會責任實踐案例評選中,榮獲“十佳社會責任案例”獎,“最佳綠色五礦社會責任實踐”獎。
【責任編輯:陽希】